佛弟子文库

似清风甘露的四句话

2012/05/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法句经》二零四章看到了四句话,似清风和甘露飘洒心田,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这四句话,揭示的人生哲理精辟而深刻,令人掩卷深思。每每咀嚼都会有心得和收获。就像冬日的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一、健康是最大的利益

人有时候,真不知要谋求什么?往往把最值得维护和珍贵的东西忽视了,却不知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现在好多人都在透支健康,燃烧生命,经常借口工作忙、应酬多,不注意生活方式,不重视锻炼和爱惜自己,过早处于亚健康状态。一般都是撑不住了才去看医生,身体有毛病了和退休了才去保养和锻炼。往往都是等到健康状况不行了,才想起去珍惜和维护。其实,如果我们过早地把自己身体都搞垮了,要再多的身外之物又有何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世界上再富有的人,往往也无法买回自己的健康。

我觉得无论干什么,干多大的事业,健康毕竟还是第一位需要维护的利益。我们连自己都没了,还会有什么?

二、满足是最好的财产

人性的孽根性就在于不知足。不是有句话就欲壑难填吧。现在一些人,吃了地上吃天上,几乎活的东西都想品尝一下。还有一些人,贪了百万想千万,贪了千万想万万,到了嗜钱如命的地步了。殊不知,钱到一定地步,就只是一堆数字,而且变成心惊肉跳、寝食不安的数字了。还有一些人,没有多大的领导才能和水平,也没为老百姓干下多少实实在在的政绩,一心直想往上爬,对岗位经常是挑肥拣瘦,对自己也没有正确认识,还觉得谁都对不起他。

当然,“满足”要怎么去理解。往大里说,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不应该满足;往小里说,个人的修养和提高,也不应当满足。

这里说的满足,我想应该是知足,知足常乐吧。就是说,正确认识自己,合理把握度和分寸。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我们只能尽力干好力所能及的事。人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凡事要适可而止。不是自己的或不该碰得东西不要去碰,碰了一定烫手,碰多了灼伤的还是自己。

三、信赖是最佳的缘分

现如今,我们这个社会好像到了信任危机的时代。“不信任”的情绪四处蔓延。不仅人与人之间存在不信任的情况,老百姓对过去崇拜和迷信的专家、明星、知名企业,也开始将信将疑。也难怪,当人们一日三餐,吃的喝的都不知、不敢相信是什么的时候,这个社会还会有多少信任呢?人们还有多少幸福指数?现在,邻里之间一般是老死不相往来,就是亲朋之间、夫妻之间也因为不信任导致反目为仇的比比皆是。

这个世上,人与人相遇、相识、相知,无论是血脉的还是非血脉的关系,本身就是一个缘分。如果连最起码的信任都失去了,这个社会、这个世道和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美好可言。

只有重构社会信任的氛围和文化土壤,人与人之间多一点亲情、少一点私利,多一点真诚、少一点猜疑,我们才能享受来到人世因相遇、相识、相知而得到的这份缘分,以及这份缘分带给我们的那份美好和温馨。

四、心安是最大的幸福

俗话说,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这就叫心安理得。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康有为说:人为一己私欲所系缚,被外物颠倒役使,成天患得患失。刚从这件东西的追求中解脱出来,又跌入到那件事的营求中,就没有一刻可以安宁。现实中,凡做了亏心事,干了缺德勾当,强取豪夺、贪得无厌者,哪一个不是整天提心吊胆,吃不香饭、睡不了安稳觉。你说,这样的人,即使有权有势,有钱有财,表面上看很风光、很气派,内心里他能感到幸福吗?能享受幸福的真正滋味吗?

幸福不是别人的感觉,而是自己的内心体验。幸福不在钱多少、官有多大,也不再住得房子有多大、开得车子有多好。其实,幸福并不昂贵并不遥远,她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在我们平常生活的点滴中。

只要行得端,走得正,没有害人之心,不做亏心之事,就会活得踏实、坦荡。即使生活并不富裕、无权无势,我们也会在这份心安中享受别人难以体验的那种幸福,寻常百姓的朴素幸福,真正发自内心的那种幸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慈悲一百语

1.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2. 福莫大于心善。 3. 一点...

净土法门之金玉良言精要

夫称三昧者何?思专想寂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

蕅益大师《净土玄门》

○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十六卷云: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

永明延寿大师垂诫

学道之门别无奇特。只要洗涤根尘下无量劫来业识种子。...

证严法师《静思语集锦》

1、众生之苦从欲所生,因欲生忧,因爱生怖。 2、人生...

心开意解(法语短语)

亲近善士 学佛依止考察善知识,要有证德像恵能大师这样...

佛陀所谓的两阶段救拔

这一段是讲到〈譬喻品〉,所谓的三界火宅。那么三界火...

正如法师:贪心是纷争之源

1、不贪,不是无为,而是为而不为。 2、看得开,想得...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造同样的罪业,受的果报为何会有轻重差别

问:同样杀一只蚂蚁,果报有可能堕到地狱,也有可能只...

人际关系的图解

...

【推荐】佛经格言集萃

▲ 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

世间还有什么事放不下想不开的

我们自己庄严无比的主人翁,在佛教早晚课诵本中有一句...

【佛教词典】他许

因明用语。他,指立论者以外之人,包括敌者(问难者)...

【佛教词典】舍心

【舍心】 四无量心之一。弃舍一切而无著也。...

星云大师:励志名言名句

1.做万种事,可结万人缘;利万种人,能修万种行。 2...

佛号在心中是不可取代的

在《净土圣贤录》里面讲到一个公案: 宋朝有一个人叫...

学会忘记,就那么简单

对于已经错过的一些东西,或许不用再试着去挽留,错了...

化干戈为玉帛

当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还是一位上校的时候,他率领着...

贫生童子的供佛斋僧果报

在佛陀时代的印度王舍城地方,有一位商人的儿子,因为...

律航法师的往生经过

他在往生前的一个礼拜,就叫我到他身边说:拿纸笔来,...

阿含经故事:时刻不染着

有一次,尊者阿难随佛陀来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

奶奶病重念佛痊愈的经历

从我记事开始,奶奶就信佛。记得那时候每隔一段时间,...

幸福烦恼都缘于心

做功夫,除妄想,其实也就是我们调节自己的身心,给自...

迦叶尊者入灭的因缘

世尊灭度了!所有的佛弟子听到这个消息,都十分地悲伤...

同登彼岸,不为渡河,是为度梦

好,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现在我们站在的地方呢,是佛...

为富不仁的果报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波斯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