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习六大做人的准则

2012/06/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遍观历史上那些圣贤名臣,以及近代的杰出人物,乃至平凡的平民,只要一生做到以下六点准则的其中之一,或全部,不是居家富甲一方,就是成圣成贤,为后人景仰。而我们很多人,从跨入成年到渐渐年老,终生糊里糊涂,不知做人的道理,白白浪费了一生的生命,而终生也和穷困潦倒为伴,实可悲,亦可叹。何不学这六大做人的准则,让自己一生得人尊敬,做个成功人士,让家人为你感到荣幸呢?

第一不争

不和任何人去争。我取自己应该得的,不应该得的不要。绝对不发脾气。“小不忍则乱大谋”能忍常人不能忍之事,才能行人所不能行之事,退一步海阔天空,争一分鱼死网破,能做到“不争”就是有涵养,人家想要就让给他,不和他争,少要一点没关系,这样我也不用受气,他也心满意足,皆大欢喜。

第二不贪

无论什么物质,够用就可以了,什么也不贪。我的东西,你需要就送给你,没有吝啬的表现。我们生活的这个物质世界,他有他的规律,就是有对立性,有黑就有白,有生就有死,有多就有少,多到极点,就会变为很少很少,就象什么都没有了。“物极必反”嘛。人不能有贪心,够用就行了,够了还去贪更多,就会连自己原来那份都贪没了。够自己用,就是到了“极”点,更多就变没了。当然了,如果你是为社会大众谋福利,所得的财富才留下够自己用的一点,其它全部回报社会的话,那就多多益善,因为那不算是贪,不为自己的不是贪。人家想要你的东西,那就给他,不必吝啬,你放心,没有人会提出很非份的要求的,那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他要就给他拿去。不贪的范围,包括财、色、名、食、睡,无论什么东西都是那样,足够就可以了,什么都要适可而止,贪太多没有利,反而害处很大。没有贪心的人,生活永远是富足的,快乐的。

第三不求

不向外边去求东西。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不求就有高尚的人格。凡是有人格的人,都是少欲知足。不贪财、色、名、食、睡的人,心中多么安乐,内心没有恐惧。自己只要自己的劳动所得,不去求那些非份财名,不要求自己那天买彩票中大奖,只要你没有求的心,心里就没有胡思乱想的念头出现,也不会为这些非份的事情牵肠挂肚,自寻烦恼。

第四不自私

无论什么东西,属于大家的,公共使用,不必藏起来自己用。不要见到什么东西,或得到什么东西,就先想到自己,能和大家分享的就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只有有这种不自私的心,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尊敬。

第五不自利

就是舍己为人。有利益之事,让给他人去做。反之,没有利益的事,留著自己去做。绝不贪图名声财富,这种沽名钓誉的事,是自私自利的思想。做人不要存自利的想法,你给人家一分方便,人家会给你二分方便,古德有云:“吃亏是福”只有真有大智慧的人,才能理解这句话,这句话放到现实中,比方两个做生意人,一个急功近利,只贪图眼前小利,一味加大利润,在旁人眼里他的生意有声有色,很会攒钱。是个很出色的生意人。因为生意就是以利润为最终目的的。而另一个很老实,所有商品,只加百分之一的利润,所得的利润仅仅够维持公司日常运行,如果遇到价格波动,第一批商品进价比第二批低很多,而市面上大家都是以最新进价来出售,他还是很老实,虽然第一批低进价商品还很多,但还是把第一批商品按原进价卖完了再提价卖第二批高进价的商品。他就是这样经营,经营了三年的利润所得比不上第一个生意人一年的利润所得,大家都笑他是大傻瓜。

可是十年之后,由于他出色的销售量,大多商品生产厂家都抢着进入他的商场,逼得他不得不向银行贷款在各地多开几家分店,也是由于他良好的信用,银行也巴不得贷款给他。就这样,二十年之后,他的商场遍布全国各地,他的收入也跃升全国第一,而原来第一个商人的市场却早在十年前就倒闭了。如今,他的商场遍布全球,人人都赞赏他的经营能力,他就是美国沃尔玛公司的创始人山姆·沃顿。肯吃亏的人有大智慧,你几时学到这一点,几时你也象他一样有智慧。

第六不妄语

什么是妄语?就是不说假话。所谓‘见说不见,不见说见;闻说不闻,不闻说闻;不懂说懂,懂说不懂;知说不知,不知说知。’这就是妄语。做人以诚实为本分,如果你说现在社会上以油滑刁奸为能事,老实人被看不起,被欺负的,那你不妨作一个被“人”看不起的“老实人”,如果你被他们看得起,那你和他们就没什么两样了,你要让正直的人看得起,那才是真正的做人。能为国家为社会尽一分心力的人都是正直诚实的,而千古流芳的人都是从这些正直老实的人里出来的,能与天下正直的人同列,你不觉得很庆幸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满地泥泞与繁星璀璨

瀑布的壮观是在没有退路的时候形成的,繁星的璀璨是在...

停止抱怨会让任何人走向成功

有一个作家出差时,无意中坐了一辆非常有特色的出租车...

应本着怎样的心念来为人处世

近年来,由于社会讲求道德的声音低落、价值观念偏差,...

人人都能亲身感受的八苦

一、生苦。 一个人一生下来就哇哇大哭苦啊苦啊。因为...

【推荐】富人和穷人不能只比物质,还要比幸福感

1960年,美国因贫富差距悬殊,产生许多社会矛盾。穷人...

众苦煎迫的「娑婆世界」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名叫娑婆世界。娑婆意为堪忍,...

【推荐】人生的真相

在一个寂寞的秋天的黄昏,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

弯腰拾起的尊严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过海到了法国,他要报...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用心灵的力量来引导你的生命

基本上佛教把众生分二类:一个叫觉悟的众生,一个叫颠...

此生就是来了生死的

今天一天又过了,你们的功夫怎么样呢?有没有进步呢?...

百万佛号闭关体会

生死苦海,唯佛法可度;诸法门中,唯净土为最。生而为...

佛经中为我们开示了吃素的三个理由

作为一名佛教徒,吃素最正确的动机应该是大乘菩提心。...

【佛教词典】尼余二衣僧听畜着

子题:褊衫即是祇支覆肩二物 资持记·释二衣篇:“问:...

【佛教词典】百卷钞

(书名)日本真言宗觉禅着。百十一卷。亦云觉禅钞。广...

证严法师:时时心存善念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一份很清净的本性,这也...

听闻随转修心要

第一个「听闻」:闻所成慧 当然现在有一些文字的档案,...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

只转心,而不精进做功课有用吗

【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

为什么要信仰佛教

信佛教就是为了成佛,而成佛的好处多:一是彻底明了宇...

对网络弘法的开示

一、网络媒体是双刃剑 日嘎上师说:这几年,随着互联网...

仰天而唾,唾还从己堕

佛法告诉我们种善得善,种恶得恶之因果真理。在言说中...

治愈「少白头」的三款食疗粥

中医采用食疗补益肝肾、养血乌发的方法,结合性志调节...

世间并没有不好的东西

新近因了某种因缘,和方外友弘一和尚(在家时姓李,字...

天天看美女跳舞和演奏如何?

浅薄的乐,往往是苦因。 一位乡下财主,一天,在一高...

佛讲父母恩德

很多人对于佛教徒出家离欲十分不理解,而且认为佛教对...

第十九愿--勤修我皆接引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