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调和主观和客观》

圣严法师  2010/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主观’和‘客观’是现代人很喜欢用的两个名词。如果有人坚持己见,我们就会批评他太主观了,应该要客观一点。相对的,为了要表示自己对事或对人的看法不偏不倚,我们也会强调自己的看法是客观的。好像这两种角度,有优劣高下之分,其实,‘主观’和‘客观’是不相冲突的。

从字面上看,‘主观’是自己的看法,‘客观’是他人的看法;两者虽然是相对的,但却不是绝对,而是可以互补的。

‘主观’本身并不是坏事,重点是除了有自己的主观,同时还要考虑到其它人也有他自己的主观。尊重其它人的意见,让每一个人都愿意提供自己的发现和创见,然后集思广益,集合大家的意见,这便是‘客观’。这种客观从何而来呢?就是从很多的主观归纳出来的。

如果一个人,只容许有自己的意见,不容许其它人有意见,那表示他的主观意识很强,非常自私,人缘一定不好。如果他的能力很强,自信心也很强,可能就会成为一个独裁者。

现代社会中,因为特别强调个人主义,所以有很多主观意识非常强烈的人。他们总是相信自己想到的才是最好的,自己是最聪明的,自己的想法是绝对的真理,其它人都不如他。像在家庭里,有的太太很强悍,动不动就否定丈夫的意见;有的丈夫则是大男人主义者,完全不理会孩子和太太的想法,总是说:‘我说的就是对的,你们只要照着做就好了。’完全不让人说理由。类似的情形,在公司、团体之中,也经常看得到。

这种人,多半自信心很强,头脑反应快,处事精明能干,判断事情也蛮精准的,所以有时候会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对的。但是,判断正确并不表示你就可以否定其它的人,其它的人并不是你,你一个人的想法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想法。你可以提供自己的意见和方法,贡献智慧和能力,但是也要尊重其它人的意见,至少要获得他们的认同。

更何况任何人做事难免都会有盲点,常常自以为一切都考虑周全了,后来才发现原来还是有漏失的部分。过于坚持主观意识,虽然还是有可能成功,但做事的阻力会很大,会多走很多冤枉路。

既然我们并不是全能,其它人也并不是全然无能。征询不同的意见,对事情的规划一定有帮助。而且从佛法的观点来说,众生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一份福报和智慧。彼此虽然因为意见不同,可能会增加一些麻烦和不便;但这正是考验我们的机会,如果能够广纳意见,就能为我们增长更多的智慧,带来更多的福报。

不过对于别人的建议,也不是就要照单全收,而是经过评估之后,定出优先次第,再考量取舍,哪一个最急、最重要,就赶快去做,哪个可以慢慢来实施,就晚一点做;如果虽然立意很好,但是时机不恰当,那就保留着,等待适当的因缘再做。这样,既有了主观,也兼顾了客观。

如果我们能够尊重自己,也尊重所有的人,提供自我的主观,也能客观肯定他人,具备既主观又客观的修养,那就能集合大家的智慧与努力,完成彼此共同的事业。这样的话,不管是家庭也好,团体也好,我们的社会、国家,都会一天比一天更好,一天比一天更成长。

所以主观意识并不坏,问题是出在,过于坚持自己的主观意识,抹煞他人的贡献或意见,那就不好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疑人窃斧

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走的,于是...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圣严法师《泰然面对众生相》

要如何修?我常说,人要站稳现在而往未来看。有的人老...

圣严法师《骂出一句阿弥陀佛》

当嗔恨心起时,你可能会气自己怎么回事,为什么老是容...

圣严法师:别人不做的工作都由我来做吧

如果你对工作有非你不可的责任和使命感,做起事来一定...

圣严法师《开发智慧的潜能》

曾经有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脑力其实只...

【佛教词典】究竟道

(术语)理之至极也。智度论七十二曰:究竟者,所谓诸...

【佛教词典】大明高僧传

《大明高僧传》,简称《明高僧传》,八卷(清藏作六卷)...

素食是对儿童的最好投资

尼尔伯纳德博士,美国临床医学专家,美国责任医药内科...

虚空本不动,白云自往来

我喜欢五台山那片湛蓝的天空。更喜欢它的祥和与宁静,...

病人断气后的注意事项

病人断气后,神识(俗称灵魂)尚未离去,弥留之际,仍...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做人要厚道!厚德才能载物,而且,看到厚我们就想到大...

见忍法师:如何发心

如何发心这个问题,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属普贤行愿...

文珠法师《楞严经七处破妄十番显见》

一、前言 楞严经是佛教三藏教典中的一部大乘经典,佛...

天天听佛号,也有大功德

无锡念佛的人逐渐增多。有个人烧得一手好素斋,凡是有...

释提桓因的忍辱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对比丘们开示:很久...

一句念佛是谁,戒定慧三学兼备

十一月初十开示(四七第四日) 三学兼修,一参具备。三...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有人说: 念佛比参禅较为稳当。其实念佛一法,又有事念...

修何方便能令念佛念出喜悦

问: 修何方便能令念佛有味,入喜悦念佛? 大安法师答...

出家真正的利益在哪里

原文: 古德云:最胜儿,出家好。俗有恒言曰:一子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