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不离烦恼,也不起烦恼

圣严法师  2010/1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法华经》里将娑婆世界比喻为‘三界火宅’,所谓三界,就是指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欲界’的众生,追求的是五欲的享受。所谓‘五欲’,就是色、声、香、味、触,也有人说是财、色、名、食、睡,总之都不离物质的享受。在人间,虽然五欲的享受能带给人短暂的快乐和满足,但是对五欲追求,就像捕风捉影一样徒劳无功,风和影子都是虚幻不实的,勉强追求只会带来痛苦。所以,人间的众生虽然享受五欲之乐,但痛苦的时间其实是远比享乐的时间多。至于天上的众生,虽然能享受无尽的五欲之乐而不会有任何痛苦,但是天人的福报有一定的年限,当福报享尽以后,同样又会回到人间来受苦,甚至到比人间更悲惨的地方去。

到了‘色界’,追求的则是‘定乐’,也就是安住禅定而得到的快乐。虽然不同于五欲的欲乐,而且是大修行人才能享受到的,可是定的快乐,也只有在定中的一段时间内享受,一旦出定以后,定乐也会渐渐消失。

至于‘无色界’,则是最高的禅定境界,此时不但没有身心的活动,甚至连念头的活动也没有,只剩下微细的意识。但是这种禅定也有一定的年限或时段,当定力退失、出定之后,又会回到人间,甚至到地狱、饿鬼或畜生道去了。

由此看来,无论是欲乐或定乐,随时都有可能失去乐的享受,而且很快就会带来灾难,所以都不是最究竟、最真实的。因此,三界就像火宅一般,燃烧着苦恼和不安的火。而我们都在烦恼中苦中作乐,虽然处境已经非常危险了,却依然没有危机意识,还是不断追逐着不可靠、似是而非的快乐。

但是,我们真正需要做的,并不是从火宅之中逃出去。虽然小乘佛法认为三界就像火宅一样,需要赶快离开;但是大乘佛法认为,只要我们内心不会被贪、嗔、痴等烦恼所困扰,那么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像在佛国净土中一样。所以,并不一定非得逃离三界的范围。

因此,大乘佛法所说的菩萨与佛,是不离三界的,虽然和众生一同生活在三界之中,却不受三界的痛苦。他们和我们生活在相同的环境里,但他们的心里早已没有恐惧、贪爱、怨恨、怀疑或是不安全的感觉。他们不但不觉得自己在受苦受难,而且还不畏艰难地救苦救难,这就是菩萨精神。佛、菩萨都是从三界烦恼中得到解脱的人,也是我们真正需要学习的对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一定要让学佛成为快乐的事

实际我个人24岁出家到现在60岁,我们师父们也可以见证...

为何世俗的快乐会带动生死轮回的痛苦

我们每一个有情众生,在内心的深处都有一种天生的本能...

圣严法师《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我们经常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而生气。曾经有人告诉我,...

以淡定心去面对烦恼事

怨起于心,结于心,所以当了于心。以一颗淡定的心去面...

苦乐勿忘念佛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谓心平,就是心清净,心清...

魔军的这十支队伍

菩萨道里面,特别强调忍的力量超过持戒、精进、禅定一...

心烦时如何调伏心态

每天事务的杂乱有时令人心烦,常会想下一步怎么办?一...

渡河

佛陀在世时,有一次在河的对岸讲法。有许多比丘想渡河...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圣严法师:收心的练习

佛法教导我们抗拒诱惑、破除对七情六欲的执着,多利用...

圣严法师《演好人生大戏》

问:许多人努力了大半辈子,回首看,难免有这辈子似乎...

越慈悲的人就越有智慧

聪明的人,不一定智慧。真智慧一定少烦恼。但只有深入...

住宅内如有虫蚁,应当如何处置

有人写信问我:住宅内如有虫蚁,应当如何处置,打扫时...

【佛教词典】寂灭相

即涅槃之相。以涅槃远离一切诸法之相,故称为寂灭相。...

【佛教词典】正智

【正智】 p0500 瑜伽七十二卷五页云:何等为正智?谓略...

本焕老和尚:父母恩德难报一定要报

日前,笔者就佛教在线《愿天下儿女发起孝心》一书的倡...

人之幼时,教养为急

子舆氏有言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梦参老和尚:华严经梵行品

(梦参老和尚二○○四年讲于五台山普寿寺) 第一讲 我...

善良成就的世界名曲

1814年的一个夜晚,一个酷爱音乐的年轻人走过维也纳街...

为什么我们要选择到极乐世界修行

问: 为什么我们要选择到极乐世界修行? 大安法师答:...

念佛行人不应沉迷在网聊和辩论上

今朝脱了鞋和袜,不知明朝穿不穿,人命无常,一分一秒...

知识不等于证悟

虽然经常诵念经文,但放逸而不奉行的人,像替人放牧的...

一切时处勤诵地藏菩萨名号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可以说也是指我们;虽不为求...

本既无迷,悟亦不立

问:如何是修道? 师云: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

造佛塔与绕塔的功德

塔的历史典故 佛塔,梵文译名是窣堵婆(STUPA),略译...

佛说一大藏教无非破执

问: 佛教常言: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云何破除五蕴?且...

大安法师:如何依止善知识修学佛法

问: 我们常常听到依止一位善知识修学佛法,应该是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