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不死之药》

圣严法师  2010/06/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戒为甘露道,
放逸为死径,
不贪则不死,
失道为自丧。

这个偈子,是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的价值,善用生命,生命的价值便能成为永恒。

现代的台湾,流行着一句话:“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这是放逸颓废不负责任的观念。

“甘露”是印度的梵文,中文叫做不死药。“戒为甘露道”是说:持戒是生路,能使人真正不死;死的是肉身,精神的生命、功德的生命不会死亡,可以带到永远的未来,持续地成长,直到成佛为止。

不放逸等于持戒,有益于众人的事必须做,有益于众人的话必须说;有害于众人的事不要做,有害于众人的话不要讲,这样的话,可使自己身心平衡,长保健康。“放逸”是恣意放荡,行为不检,狂赌、滥嫖、酗酒、日夜狂欢、男女行为不节制、饮食无节度、生活起居没有规律、损人害已…。这种人易招致短命早死的横祸,而且可能死得很惨痛。

“贪”是贪得无厌,是为了自己过得更快活、物质享受更多些。贪欲之苦,如饮海水止渴,越饮越渴,所以贪的作用是一切烦恼的根本,贪不到就会瞠,贪与瞠是一体的两面,有贪有瞠,便有无尽的烦恼跟着发生,如果没有要贪要瞠的人、事、物,一切烦恼便无从生起,自然得到平安。

“死”有两层意思,一种是因放逸而自掘坟墓,走上死路,另一种是精神生命的腐朽或消失。精勤努力,为众人作奉献,永远活在众人的心中,活在文化历史中。就佛法来说,佛教徒藉着佛法的指导,若以无私无我的立场和观点持戒修善行,能够成为福智圆满的佛陀。若以有我的果报观点,持戒修善行,则能得享安乐的福报。

死或不死,并不单指肉体的生命,也包括精神的、功德的生命。持戒不但能使我们现生健康长寿,也使无形的生命不断延续。相反地,放逸只会使这两种生命提早毁灭而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无意识下死亡能否往生

问: 在无意识状态下死亡,是否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慧...

如何在临命终时落实信愿心

念佛就能往生吗? 清朝续法法师曾著文论述念佛人的一百...

圣严法师《佛教对宇宙生命的来源及看法》

佛教既然不相信另有一个宇宙的创造神,但是宇宙的存在...

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禅门有云:「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众生最大的...

常修梵行,为了临终一念

特别要注意临命终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愿非常重要,那个...

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活

据说,在这世界上,每天有36.5万人诞生,有15.5万人停...

生死是幻相,要用信愿念佛来了断

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

星云大师《生死泰然》

死亡是历来人们忌讳谈论的问题,但是时代的进步,生死...

圣严法师《谢谢癌菩萨》

病苦是帮助道心增长的逆增上缘,重病更可能是悟道的因...

圣严法师《大与小》

有一次,我和一位居士同乘一辆车,遇到红灯,车停下来...

圣严法师《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现代社会由于物质文明过度蓬勃、结构变化太快,造成人...

圣严法师《有聚有散才能成长》

俗话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见爱情、友情、亲情虽...

【佛教词典】酬因感果

谓酬报因行功德而感得果报。三身中之报身即为酬因感果...

【佛教词典】三天四仙

乃印度外道之说。三天为:(一)摩醯首罗天,即大自在天...

净界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1讲 我们从今天起跟大...

不准时的公鸡

从前,在波罗奈国的西北地区,有一位全国闻名的老师,...

如何化解当下的情绪

所谓老僧入定,是指在定中不会有情绪,但是在平常生活...

进步哪有退步高

一个庄稼人家非常的好客,有朋友来拜访时,主人总是准...

地狱有八,名地狱异

地狱有八,名地狱异。 一、等活地狱,谓彼有情,虽遭种...

成刚法师临终开示:念佛没有巧路,靠我们老实

我们皈依三宝了以后,不管是出家僧人,还是在家居士,...

肉鸡蛋和菜炒到一块,光吃菜不吃肉行吗

问: 学佛两个多月,肉不吃,鸡蛋不吃。请教师父,肉、...

节身与慎言

节身慎言,守摄其心;舍恚行道,忍辱最强。《法句经》...

三生石的故事

唐代有一个叫李源的,他的父亲是东都的一位地方官做官...

三宝在你心中有多少分量

经过多年修学,我越来越真切地体会到皈依的重要性。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