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人心是最大污染源

圣严法师  2011/03/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四十多年前,我在上海时,听过一部电影《阿里山风云》的主题曲《高山青》,里面有两句歌词:“高山常青,绿水常流。”描写台湾阿里山的风光。在我的想象中,宝岛台湾该是到处山青水绿。但经过四、五十年,台湾环境渐渐恶化,现在阿里山的水是不是能喝,我不知道。但梨山上流下来的,可能就有问题了。因为山上垦植,用农药杀虫及施肥,虽然生产了很多水果,却因此破坏了水资源。

日前,我在台北县金山乡法鼓山,问三十多位参与禅修者:“五百年后我们再回地球访问,地球会是什么面貌?”大家说:“那时地球可能已经翻了一个身。”“地球上可能已经没有山了,连阿里山都不见了。”“人口太多把山铲平填海了。”“山上树木都不见了。”但也有一位听众说:“五百年后世界会更美好,会出人间净土。”

这种种看法、想法,恰巧会完全相反。诸位也猜猜看,五百年后地球会是什么模样?会变更坏,还是真有人间净土出现?我们今天如果不及时刹车或及时调整生活观念、生活方式,我相信,五百年后的地球,可能到处都是垃圾山,所有的人类身上,可能都会害皮肤病。

但如果我们及时回头爱护环境,人间净土是可能出现的。以佛教徒的立场而言,只要努力、只要有心,未来的灾祸,不是不可以挽救的。我希望五百年后回到地球,我们的子孙都生活在人间净土里。

今天整个世界的环境问题在于“人”,人心是最大的污染源,因为人不断增加,而且不断贪图方便。

现在人口增加速度很快,三十年后世界的人口会再翻番(如果没有大的瘟疫、灾害、战争的话);目前的环境已经这样糟了,如果再翻番,那怎么办?人口不断增加之外,还要求比以前更好、更方便的生活。要维持以前的生活水准,环境已经受不了了,何况我们要求比以前更好的生活。

我们常为了得到一时的方便,而带来以后无穷的不便,塑胶袋便是一例。以前我们买菜带菜篮,买的东西用荷叶包,荷叶是可以分解的。自从用了塑胶袋之后,是方便多了,但是用后乱丢的太方便,造成大量的垃圾,塞在臭水沟,堵在抽水站,一下雨,到处淹水。

另外,抽取地下水,地层下陷,造成下水道扭曲;再者,河床淤积,河水排不出去,一下雨便成水灾,不下雨就成旱灾,大家都倒霉。

环境保护最大的困扰在于每个人都有:“我多用一点、多方便一点,有什么关系?别人少用一点就好了。”大家也都希望“别人爱护环境,我可以破坏环境”,每个人都这样想,问题就出来了。如果大家都有法师所主张的“不要透支自然资源”的观念,心存“如果我们现在透支,将来子孙就没得用了”,那么问题就较易解决。

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让每个人觉得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循环的一部分,目前的环境,子孙还要用,人人能够惜福,不但不要透支,还要加给它一点存款。

有时候,晚上睡觉想到这些环境的问题,想得心里都有些害怕,想到车辆增加的速度,我们再怎么做,都赶不上其增加的速度。

例如要把空气污染的标准从严立法,业者会反对、利益团体会反对、消费者也反对,因为标准从严,价钱会高一点。但是,好不容易把标准从严一点点,假如从严三分之一,但数量增加三分之一,就又把标准从严三分之一的作用抵销掉了。垃圾也是,每六到七年,垃圾就翻番,政府再怎么盖焚化炉、垃圾场都没用,以目前的速度,等于七年后,我们的焚化炉、掩埋场都没有用了,而重新再产生和目前相同多的问题。

环保工作要从心灵做起,所谓心灵环保,就是真正彻底的从心灵深处做环保,不只是呼吁大家少用点纸、水,多种几棵树……,还要从每个人内心的观念、信仰改变起。

佛法讲因果、福报,就是心灵的环保。所谓“因果”,是指我们所做所为与将来所得到的结果有关。也许是自己的这一生,也许是下一生,也许是后代子孙,会受到果报。再从佛教信仰来看,我们一定要为未来生做准备。因此我们不仅要珍惜现有的福报,同时要为来生培养更多的福报。

培养福报的作法为何?无非是少浪费、多付出、多奉献。以用水为例子,当水不虞匮乏之时,就要节省用水,免得旱季时无法忍受缺水之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欲爱的根源来自于这念心

过去,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时,为所有的天人等四辈说...

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心静欲自消

四十二章经的三十一章,心寂欲除,这个心寂灭了,自然...

【推荐】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

今天是打七的最后一天,我们打七的目的,是用参禅的方...

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

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环境中,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

做任何事前要衡量一下自己的实力

一个年轻的小和尚去集市的时候,见一位老者摆了个捞金...

所有的外境,都是你心中的影像

成就相违识相智。如饿鬼、傍生及诸天、人同于一事。见...

知道与不知道

从前,有一位大师,充满智慧,远近闻名。 这位大师讲...

勿在虚假的物质生活中打转

佛法说人身难得,既然得了人身,却不了解因果、心性的...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圣严法师:该不该怀疑

人不一定生性多疑,多半是因为曾经上过当,所以才疑神...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共有四种:第一、心态不...

圣严法师:如何种植福田

有一回释迦牟尼佛向一位农夫托钵,农夫却对佛陀说:「...

消灾和延生的原理是什么

消灾延生的原理,在于忏悔及发愿。应该接受的果报,必...

【佛教词典】绳床

(物名)张绳之极粗椅子也。禅者倚之。...

【佛教词典】大心

(一)指大菩提心,乃求大菩提之广大愿心。大智度论卷四...

了凡四训

第一篇 立命之学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

一声南无佛

在佛住世的时候,有一个老人来这个庙上出家;佛不在庙...

闲居之地是非多,如何才能不畏人间舆论

闲居之地, 指视昭然, 吾虽掩之甚密, 文之甚巧, 而...

说四众过罪的四个条件

说四众过罪,它罪业的成立有四种条件: 第一个,因:要...

一生的修行过程中,只需一声佛号一部经即可吗

问: 请问在一生的修行过程中,只需一声佛号即可,还需...

如何用善巧劝导别人修习净土法门

问: 我朋友有这样一个问题,她说她经常遇到有缘人就...

世间四种可贵之人

佛陀过去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有四...

从本来面目来发动佛号,每一句佛号都是不可思议

春秋战国时代,鲁国有一口祖先留下来的古钟,这个钟特...

数十年只念大悲咒,临终得观音菩萨接引

我们大家对于我们的修行,念佛,或你专持一行,或是诵...

妙莲老和尚《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

第一天 山溪日夜流声静 佛号法水涤尘心 一、皇天不负...

莲宗五祖少康大师画传

一、母梦玉女,授青莲华 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

年轻人如何权衡好念佛与学业、工作的关系

问: 作为一个年轻的佛弟子,如何权衡好念佛、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