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尊重他人、奉献自己、成就他人》

圣严法师  2010/07/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所谓高僧或高尼,并不是自己说:“我是高僧”、“我是高尼”,那么自己就是高僧、高尼了。真正的高僧或高尼,也不会说:“我要成为高僧”、“我要成为高尼”,如果是这样子的话,相信他很难成为高僧、高尼。

记得几十年前,有一次,中国佛教会在台北善导寺举办护国息灾法会,发动各佛学院的学生大约有一百多人到场诵经,而在报纸上发出了一个讯息,说这一次护国息灾法会,非常的盛大,由一百多位高僧共同主持。当时,我和我的师父看到这个讯息,都觉得这措词非常不恰当,心想:“这样下去,佛教的前景堪虑啊。”去诵经就说是高僧,把和尚衣服一穿就说是高僧,这样的说法是不妥当的。现在,几十年过去了,那一班所谓的高僧,不知是不是真有成为高僧的。

不应该随便自称是高僧,也不要过誉、随便称别人是高僧。通常我们讲“高僧”,是历史上的人物,所谓“盖棺论定”,他们的事迹行仪,有若干可以让后来的人取法、学习的,这叫做高僧。人还在世时,一到场,就被说是“某某高僧来啰”,那有如是扶鸾,在鸾坛上说:“孙悟空齐天大圣在此。”这好玩啦。小说里面,譬如《西游记》中描述遇到了什么鬼怪妖灵,他们自己会称呼自己是某某大神、某某大圣,这些都是不知惭愧。自己称自己为高僧,或是希望人家来称自己为高僧,这也是不知惭愧。

什么叫做高僧?历史上的出家人,他们的事迹、行仪,可以作为我们的典范,让我们学习,譬如像弘一大师、虚云老和尚,就是高僧。

最近,我有一个随行的秘书,他每天跟著我四处走,我说:“你这样每天跟著我,你会失去信心哪。”他说:“怎么会呢?”我说:“我又不是一个高僧,我是一个普通人,你还没有每天跟著我的时候,或许还会觉得这个圣严老和尚可能有一些名堂,现在你天天跟著我,你看我,也吃饭、也睡觉、也会打瞌睡、也会偷懒,有时候也会唠叨。老人有老态,我就是老人一个而已。这样子,你会失去信心。”他说:“师父,不会呀,我看到的师父,令我越来越对师父感到尊敬、景仰。”我说:“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想法?”他说:“师父在任何时间,跟任何人讲话,都不是在表现自己、认为自己有多了不起,也不是要人家来接受自己,而是随时都在关心著他人,关心对方、尊重对方。另外呢,师父很谦虚,没有觉得自己是大师、是高僧,没有觉得自己是法鼓山的一山之主,很尊重所有的人,如果错了会承认错误,不会强词夺理,即使是有道理的,也不会跟人争论,这些是我学到的。”这个是有善根的人,如果没有善根的人,他看到的,会是别人的缺点。

有一次,有人问某位法师的弟子:“你有看到老和尚,有什么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吗?”那个弟子说:“有!我看到了。老和尚有功夫。”什么功夫呢?他说:“他的膀胱很有力。”蛮有意思的,他的功夫就是膀胱很有力。这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半天不去上厕所,他说老人多半会频尿,而这位老和尚,年龄这么大了,可以半天不上厕所,所以很佩服他。

这个算行仪吗?膀胱有力,半天不上厕所,我相信除了这位老和尚以外,其他健康的老人也可以,那么,这个算是高僧行仪吗?所以,这位菩萨没有注意到,什么叫做行仪。我不相信这位老和尚的行仪就是膀胱有力,这样的看法很古怪。

还有一次,有一个人告诉我,说他见到的一位高僧,真是有功夫。我问他:“什么功夫?”“喔!他冬天时衣服穿得很少,夏天时穿著棉袄。”我说:“这个是什么功夫!”他回答:“欸,这是修行啊,大修行人才有这功夫,我们一般人,冬天会冷,衣服要穿多一点,夏天会热,甚至于想把皮都拔掉耶,太热了。他在冬天可以少穿衣服,夏天可以穿棉袄,这是功夫,这是修行。”唉,我说:“我在英国看到,小绵羊生出来的时候身上毛很少,冬天时还可以在户外蹦蹦跳跳,绵羊在夏天,身上一身的毛。我说,这样说来,绵羊也是功夫很好的。”就是有一种人,体质特殊,体质特殊的人并不等于就是大修行人。以外相、表象的特殊或古怪,就藉以评断这人就是高僧,弄错啦!弄错啦!

我们看《一梦漫言》中记述的见月老和尚,他会不会记恨、记仇?不会的,他只有慈悲心,没有怨恨心、没有忌妒心,他有自信心但是非常谦虚。怨恨心、忌妒心,不是出家人应有心态;不谦虚,不尊重人,也不是出家人应有的心态。你们应记住,要谦虚、要有慈悲心,不要有怨恨心、忌妒心。

曾有人跟我提起:“现在我们的分院,都是独立的法人,都有独立的信徒大会,师父在的时候可能没事,但师父走了以后,说不定会闹独立耶。那怎么办?”其实,这就要看我们本山的方丈和本山的僧团大众是不是有大心量。如果心量大,所想的就是为人谋福利,这样子的话,应该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换句话说,就是为每一个分院提供资源、提供方便、提供福利,处处为他们设想、为他们好,支援他们的不足。还有,要尊重每一个分院他们特殊的状况,如果不尊重他们的状况,一定要求他们非得跟我们一样,这也有问题。各分院有各分院的环境、人事,如果不尊重对方,又不为他们提供资源,提供服务,那么,要跟著你法鼓山做什么?即使原本不想独立的也会独立呀。如果我们是把分院当成我们的募款站,募集站,要替我们找钱、找人,存著这种想法的话,他们会愿意加入吗?不愿意的。《维摩经》讲:“欲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牵。”这个欲,指的就是利益,我们提供各分院所希望的、所需要的,提供教育的设施、弘法的理念,提供各方面的便利,各分院会很愿意加盟我们这个团体。现在社会上的许多加盟店,怎么加盟的?就是那些总公司提供品牌,提供技术、提供制度,还可能提供产品,有完善的组织规划与福利制度,让加盟的人可以很省力地赚到钱、得到利益,如此才会有人愿意加盟。佛教团体的加盟,也是同样的道理。

大家在学做出家人的时候,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尊重他人,不强求对方改变。如果我们自己本身有一定的优点,不用强求,人们也会渐渐、渐渐的向我们学习,跟上我们。第二个要学习的,就是奉献自己所有,把我们自己所拥有的,分享给需要的人。

再重覆一次,先要尊重他人,其次要奉献自己。这是非常重要的,请你们记住:要尊重他人、奉献自己、成就他人。

我们心中经常考虑到的问题,不应是自己个人。至少,以我们这一班男众来说,我们要考虑的就是男众班,我们不要让男众班丢脸,不要让人家说:“僧伽大学的男众真糟糕啊!”僧伽大学的男众只要一个人有问题,人家不见得都知道你们的名字,弄不清楚欸,可能就只会说,是僧伽大学男众班的。所以,个人没什么关系,我们这一班的精神、光荣才重要。再者,我们这一班人是为僧团、为三宝奉献的,为僧团、为三宝,不应去考虑自己的利益和损失。一个出家人常常挂念自己的得失时,一定是痛苦的。譬如你经常就是考虑自己的意见,而不是考虑对方为什么会讲这样子的话、为什么会有这样子的意见、为什么会有这样子的表现状况,这就有问题。其实,对方会这样表达,背后一定有原因的,譬如说,是他的社会背景使然,或是他的身体状况使然,或是他积习已久,乃至他的天生性格是如此。所以,不强求其他的人要像我们自己一样,说:“我能够的,你为什么不能够?”要知道,你能够而人家不能够的事情太多啦,人家能够而你不能够的事情也太多啦,不需强求的,就问自己能够为人奉献什么。这句说很重要!“就问自己能够为人奉献什么”,大家如果都能这样子想的话,我们这个僧团,会是团结、有凝聚力、有向心力的,大家的目标一致,都是为弘法利生而努力。

我们最忌讳的事,是叫人家谦虚,而不是自己谦虚;叫人家惭愧,而不是自己惭愧;叫人家忏悔,而不是自己忏悔;叫人家尊重我,而自己不尊重人;叫人家奉献给我、帮助我,而不是让我来奉献给人、帮助人;叫人家来成就我,而不是由我来成就人。以上这些心态,是世俗人的心态,你们刚来的时候,可能是这个样子的,但现在你们都已经受了沙弥戒,决定做出家人了,如果还不知道把在家人的想法换掉,那就很糟糕。出家人的想法跟在家人是相反的,价值观绝对相反,请你们不要用过去的价值观、在家人的价值观、世俗人的价值观来生活,来跟人相处,否则的话,你会烦恼不已,痛苦不已,到最后,你会待不下去,会想离开。出家人没有用出家人的心态来过出家人的生活,没有以出家人的心态跟人相处,那么的话,你还是在家人。既然你还是在家人,当然没有办法过出家人的生活,你会待不下去、想离开,也是正常的。所以请诸位要警惕自己啊!如果还是用在家人的心态,动不动就说:“我!…我!…”动不动就说:“我以为怎么样!”、“我觉得怎么样!”、“我相信怎么样!”这样子的思考,就是没有脱去在家人的习气。许多的人,尤其是年纪大了的人,习气很重,叫你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不要一天到晚在“我”上打转,你可能随时随口说出“我以为我自己应该要摆下我自己”,一下子就出来三个“我”,你们看看,一句话里面跑出来三个我。当然,这不是要你们不能说“我”字,而是说,不要老是在“我”上打转、思考,以自我为中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无我无相,功德无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前面已经做了一些说明,进一步谈...

宏海法师:信解行证

好各位,我们尊敬的上果下道和尚慈悲,各位在座的法师...

念佛是最好的改命方法

一般人不论富贵贫贱,有没有权势地位,个个都有不称心...

修福要怎么去修

首先来看修福。一个修行人要修福,怎么去修?从哪里下...

【推荐】从朝至暮,一句佛号不令间断

无论在家在庵,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

昼可不食、夜可不眠,功课不可不做

你每天如果没有一定的功课,就是挂名的佛教徒。净土行...

净土法门的修持方法

(一)实相、观相与持名 实相念: 念佛并不是专指口念...

六祖大师教你在家如何修行

六祖为在家人修行说了一个《无相颂》,并且说,在家人...

用智慧来化解脾气

根据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台湾地区的人民非常容易生气,...

圣严法师《大愿心》

大愿心,包括了清楚界定修行目标以及矢志实现这些目标...

在家居士应具足的五个条件

在《杂阿含经》卷三三第九二七经等的规定,在家居士,...

如何在生气时还能心存慈悲心

主持人: 佛教经常教导人们要慈悲,面对烦恼时要自我...

【佛教词典】二种常

(名数)智度论所说:一、如菩萨自百岁经八万劫,至于...

【佛教词典】仙人

梵语 rsi,巴利语 isi。(一)音译利师、哩始。又作仙人...

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修忍辱

问: 在修行中要修忍辱,可是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如...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

治疗眼病的偈语

(一)瞎子竟重见天日 (作者:煮云大师) 不多久以前,...

最令人敬仰的四个老实念佛人

一、黄铁匠: 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

业障发现的公案

我们每个人,思想随时变化的,当你打完佛七,得到佛菩...

八个人生经典问题解析

有个失恋的女孩,在公园里因为不甘而哭泣。一个哲学家...

这五种习气,你是不是样样都有?

第一种是贪,有了贪心,就这样也要、那样也要,贪不到...

广置义田的顾正心

广置义田,就是买一些田来做善事,这是在《懿行录》里...

开发出自己的潜能

禅宗有许多文武双全的高僧大德,释方老和尚就是这样一...

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问: 佛法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惟觉长老答: 生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