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星云大师:逆境也可以激发心志

星云法师  2011/07/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身处一半一半的世间,顺逆境无不在我们生活周遭交替发生着。顺境固然是助人成功的跳板,逆境同样可以激发心志,而成为逆增上缘。

如果没有专制的厉声,哪来慧远大师「沙门不敬王者论」的出世呢?因此,我们遇挫折要能不折心志,要能勇往直前,奋起飞扬。这世间有哪些逆增上缘?提供四点与大众共勉:

第一、世风日下皆是向上之阶:「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是身处世间的我们常哀叹万分的憾事。然而世风虽日渐浇薄,却正是我们磨练心志的炼金石,也是我们成熟人格的阶梯。佛陀说:「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即是开示凡事不经山穷水尽之际的振作奋发,就无法领略柳暗花明的幽趣。因此,愈是世道衰微愈应发愤有所作为,发愿向上有成。

第二、世路风霜皆是练心之境:世间路时而平坦无折,时而崎岖艰辛,要如何面对人生的顺逆境?先贤告诫我们「对境练心,对人练性」,意即藉八苦等种种境遇,以启未来的大机大用。当然,先决条件是坦然而甘愿接受每次因缘;唯有逆风扬帆,藉此磨练心性,才能开发智慧,进而丰富我们的生命。

第三、世情冷暖皆是忍性之德:清朝巡抚张伯行一世清明,但也因此一生孤立。他饱尝官场冷暖,屡遭同僚排挤,虽知清官难为,也宁愿孤立而不随波逐流,终为自身留下「天下第一清官」的美誉。诚然,时序尚有春夏秋冬,世情又岂无冷暖炎凉。一个有智慧的人,面对世情寒冽,他不但无所畏惧,反而会藉此考验,培养忍性之德,训练自我坚强之志。

第四、世事颠倒皆是修行之资:世事不免倒果为因,颠倒黑白,倘若抱持愤世嫉俗的观念,只会让人堕落,丧失上进的意志。反之,以「夫善者是诸恶之师,恶者是万善之资」的积极心态,面对颠倒的世事,就能长养我们的慈悲心、平等心。

梅花因耐得住霜雪才显露芬芳,雄鹰因禁得起暴风才能搏击长空,皮球不用力拍击如何跳得高,石灰不经烈火焚烧如何清白留世?

禅门祖师不也道出:「热往热处走,冷往冷处去。」足见身心必经一番淬炼,方能成就珍贵的法身慧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顺境与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

有一座寺院供奉着一尊观音菩萨像,因为有求必应,四乡...

遇到任何难关,都不能损伤到健康

想要保持健康,就不能老是为事烦心。无论遇到任何人生...

八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

第一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炽盛。 在此种情况下,...

碰到不好的事,要怪自己

你碰到这些人,碰到不好的事,你不要怪别人,首先怪自...

千锤百炼,身心皆益

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则心身...

【推荐】当时好像是被人欺负了,其实那是消灾免难

我们不论学一门技术,或者念佛也好、参禅也好,要面对...

我祈请佛力加持,可为何总碰到不如意事

问: 我每天都念佛回向给我妻子,祈请佛力加持工作顺利...

【推荐】以逆境苦难为师

古圣先贤无一不在逆境苦难中,成就人格与大业。佛教四...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星云大师《佛教僧伽的十无思想》

各位新戒同学们: 我们在俗家时,过的是红尘的生活;...

【推荐】星云大师《我是佛》

禅门里有这么一段故事: 有一天,信徒问禅师:什么是...

时时心存感恩,人生何其美好

迷惑时,我们失去所有时间,开悟后,我们拥有全部世界...

【推荐】星云大师《佛教对民俗病态的疗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我常在想:一个出家人,如...

【佛教词典】杀

(一)断绝生命之相续。大日经疏卷十载,断除根本,称为...

【佛教词典】一间

(术语)旧云一种子。言不还向中一种之圣者,虽断欲界...

红豆的营养

吃了半辈子红豆,你知道红豆都有啥营养吗?有人用红豆...

难忍能忍的须赖

佛陀住世时,舍卫城中住着一位赤贫如洗的佛弟子,名叫...

关闭恶趣门踏上菩提路

从接触佛法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了。也因为观察到众生有...

一本佛经改变了我的整个想法

有人说过年是年关,年纪愈长,愈觉得过年是一个关卡;...

放不下,妄想就多,苦了自己

在这里一个关键点,你是不是有入道,很简单,你有没有...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

【原文】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

夏天的5种补肾食物

夏天正是补肾时!很多人都有一个认识误区,以为到了秋...

遇到鬼魅扰害,应至心念诵供养地藏菩萨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颠狂心乱。鬼魅所著。有能至心...

《一函遍复》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净土法门,对上、中、下...

如何专一念佛

印光大师为什么强调十念记数?这种十念记数法就是针对...

念佛感受有深有浅是什么原因

问: 念佛的感受有深有浅,是什么原因呢? 常敏法师答...

追求神通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学佛修道之人追求神通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稍微弄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