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为了生死而出家

宣化上人  2011/01/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的人,时时刻刻要存「有若无,实若虚」的思想,不应该有骄傲的心,不应该有自满的心,不应该有不谦虚的心,不应该有不用功的心。总之,要时时修持,刻刻精进。

以前中国的出家人,有的为生活而出家,有的为患病而出家,真正为了生死而出家的,如凤毛麟角,可以说是寥寥无几。我不是批评以前的出家人好吃懒做,但是事实是如此。我希望你们跟我出家,第一要充实学问,第二要培养德行,做个堂堂正正的出家人。

有些人冒充佛教徒,混在佛教里,指佛穿衣,赖佛吃饭,真正的工作,一点也不做。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是我从过去所得的经验,今天有所感慨,所以说出来,令你们晓得出家人是救世的使者,而不是好吃懒做的蛀米大虫。

以前中国的出家人,大约有一百多万人,大半是文盲。因为没有读过书的缘故,所以读经也不求甚解,内容不懂,每天还是照样念经,成为例行公事,等于在混光阴。因为一般出家人,大多数是贪吃、贪睡、不做事,所以佛教就一天比一天衰败。这虽然不能一概而论,可是大致是这样的情形,如果再不纠正这种不良的风气,那么佛教的前途,就暗淡无光了。

据我所知,中国出家和在家有几千万人信仰佛教,可是多数是坐吃山空,不事生产,或者被名利所迷,或者贪图供养,不想充实自己的学问,也不用功参禅,对于修持方面,不认真去做,这实在太可怜了!

我们看看天主教的神父、基督教的牧师,他们都要受高等教育,在神学院毕业之后,才有资格担任神职,负起传教的责任。我们佛教的口号,说:修行!修行!修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修成一个好吃懒做的人。过去的出家人,整天无事做,就专门打听哪个庙的斋菜好,哪个庙的衣单多,就往哪个庙跑。对于弘扬佛法,讲经说法,一窍不通,成为哑羊僧。只知早晨吃麻油粥,晚上吃麻油饭,把吃和利挂在眉梢上,没有把生死挂在眉梢上。这种趋势令佛教每况愈下,形成佛教里的毒瘤。

因此我要积极提高出家人的素质,凡是跟我出家的,一定要大学毕业才够资格,或者在万佛圣城僧伽训练班三年毕业,若有博士、硕士的学位,更为欢迎。出家人一律要背诵〈楞严咒〉和《楞严经》,以及《梵网经》和《四分律》等,以研究《华严经》和《法华经》为主课,时时精进,没有懈怠,这是万佛圣城的家风。

现在佛教在西方初露曙光,我们不要把它变成末法时代,一定要令正法常住于世,续佛慧命。如何能令正法常住?就要充实佛教的学问,理解经典的义理。所以在万佛圣城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学习,研究自己的学问,培养自己的品德,修持自己的戒律。

出家乃是大丈夫的事,没有勇猛果断的力量,是办不到的。所以出家之后,就要认真修行,严守戒律,不可懈怠,因循放逸。如果觉得出家的生活太苦,随时可以还俗。我不是鼓励你们还俗,而是佛教里根本不需要这种似是而非的人。不要因为一个不守规矩的人,而破坏万佛圣城的名誉,这是我的规矩。我是遵守佛制而行事,不是别出心裁,故意标新立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两个念头,酬偿两次生死

为什么要无住呢?它的理由是说,我们一念的清净的本性...

念佛人不可以有求取福报之心

何以世间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祗以念佛之人,无...

出家与在家修行的区别和出家的条件

问: 出家修行与在家修行的区别在何处?若要出家,应...

在家人如何体验出家生活

我们都敬佩出家师父能够放下万缘,舍家离欲,出家修行...

为大众服务应该要有慈悲心

不管执事(执事是指在僧中做事,服务大众的人)也好,...

持诵观音两度复明,感念佛恩遁入空门

本文是万如法师出家前的亲身经历,选自福建莆田广化寺...

明心法师的出家学佛心路

我出生在浙江省永嘉县楠溪江畔的一个古镇,这里风景如...

【推荐】倓虚法师出家后度化妻子的精彩对话

一九二零年,我和禅定和尚,离观宗寺,一块回北方,预...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情欲心太重会堕落畜生道

我们人为什么色欲心,这个淫欲心那么重?情爱的心那么...

宣化上人:为什么叫地藏

为什么叫地藏呢? 因为地能生长万物。藏是宝藏,一切...

宣化上人:七圣财

《地藏经》中有位财首菩萨,他是无毒鬼王所修成的。财...

宣化上人:风水算命的看法

1、 问: 一般都说,风水要好,大门入口处要掛镜子,...

【佛教词典】七种修习现观次第

【七种修习现观次第】 p0065   显扬十六卷二十页云:...

【佛教词典】三疑

疑自、疑师、疑法。...

善人杨自惩的故事

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时县宰严...

学佛就是要出离苦恼

现在常有很多人来找师父开示,我问开示什么?他说他要...

要有大学文凭才能学佛出家吗

曾看过一些帖子,上面是汇集了各种高学历高文凭的出家...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

问: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呢? 答: 归敬...

善意可贵,不要伤了好人的心

故事发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小城。 一个风雪飘飞的...

他走他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在佛法中,有人讲佛法不离世间法,即所谓佛法在世间,...

杀子成担的故事

有一个愚痴的农夫养了七个活泼健康的儿子。他每天带着...

「小年」的佛教意义

忽尔一年,小年又来了。曾经记得,年少时的故乡风俗,...

不小心踩死动物该怎么办

问: 请问师父,我走在路上无意踩到一只青蛙,不知是...

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杀戒》

佛言:若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

六祖禅法之三句口诀

简略地介绍六祖禅法,有三句口诀,这三句口诀,就是在...

挪用善款是否犯偷盗戒

问: 弟子每月都会代收善款,有时还挪用一些善款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