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善用六根求无上道

宣化上人  2011/01/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互相帮助,也可以说它们结成一党,狼狈为奸。怎么叫「狼狈为奸」?狼和狈,必须要在一起,才能走路;若不在一起,它们就不能走路的。为什么?因为这个狼、狈,和普通豺狼不同;狼的前边那两条腿长、后边那两条腿短,狈的前边那两条腿短、后边那两条腿短长,狼没有狈就不能站立,狈没有狼就不能走路,狼和狈常常相附而行,所以这叫「狼狈为奸」。

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也是,它可以作恶,也可以作善。向下边跑,它就可以令你的法身,跟着它们到地狱里去;或者做饿鬼,或者转畜生,都是因为这「眼、耳、鼻、舌、身、意」带你去的。要是成佛呢?也是由「眼、耳、鼻、舌、身、意」互相合作;你帮助它,它帮助你。好像我讲的,鼻子的功德生出来了,眼睛的烦恼就灭了;眼睛的功德生出来,鼻子烦恼就灭了。什么是眼睛的烦恼?什么是鼻子的烦恼?你所愿意看而得不到的,见着,心里就生出贪心来,就有一种烦恼;这个烦恼,是因为眼睛而造成的,这就是眼睛的烦恼。

眼睛的功德是什么呢?眼睛看见经典,哦!这个经典这样好,我要读一读!这也是眼睛帮你心里明白这个经典的道理。我眼睛看见佛像,于是就拜佛;为什么你拜佛?你眼睛看见佛像,就「我要恭敬、我要供养」,这眼睛有了功德,来帮助你了。那么眼睛可以帮助你,鼻子、耳朵也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统统都是这样子,都有这种的力量,也可以帮助你,又可以破坏你,看你怎么样去做?你要是根据善功德去做,眼、耳、鼻、舌、身、意,就帮着你去做善功德;你要是以罪孽过做基础,去造罪孽过,眼、耳、鼻、舌、身、意,也可以帮助你去造罪孽过。

《楞严经》上说,你堕地狱也是因为你的六根;你成佛,也是因为你的六根,没有旁的。所以我说「愚痴就是智慧」,也就和这六根的道理是一样的。你听经听多了,一通一切通,一了一切了,一知一切知,一觉一切觉。

自性如虚空,真妄在其中;悟彻本来理,一通一切通。

我们人的自性,就和虚空是一样的。那虚空里边,有真有妄,在虚空里头包含着。你明白本来自性的道理,一通一切通;你一样明白了,样样都明白了!

拿我们吃饭来说,人为了什么要吃饭?因为要医治肚子饿;所有一切的饮食,都是医治肚子饿的,不论好吃、不好吃的东西,都有这个用途。穿衣服,是为了抵御寒冷;无论穿什么衣服,都是能把寒冷防备了,能御寒。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需要吃饭、穿衣服、睡觉,认为这三种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它们,我们的生命就发生了问题。我们现在要学佛法,也就应该把它看得像吃饭那么重要,像穿衣服那么重要,像睡觉那么重要;没有佛法,我们的自性就发生问题了。所以,我们现在利用我们固有的六根,来求无上的觉道,这都叫六根震动——「大地六变震动」。

你看坐禅的人!没有坐过禅的人不知道,坐过禅的人,有时候手就动起来了,有的时候眼睛也动起来,鼻子也动起来,耳朵也会动弹了,这都叫六根震动的一种表现。

净极光通达,别有一重天。

净极光通达,你净,用功用到极点;别有一重天,另外有一种境界。在今年暑假的时候,有人坐禅就有一点小动作,手就动弹起来了;手自己动弹,你不想它动,它也动了,这就身体有一种变化,动则变,变则化。这种的功夫,必须要用过功的人才明白;还要有真正的明师来指点,才不会走错路。如果没有真正的明师善知识来指示,在这个时候,就很容易误入歧途,也很容易就生一种恐惧心,不敢再用功了。我们如果哪一个人有这种境界的时候,不要生恐惧心,这都是六根震动之一。

经上所讲的道理,必须要和我们每一个人自己身体、自性上都相合的。为什么要有经?就是给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找一条应该行的道路。所以佛说这些经、这一些个道路,我们每一个人自性里边,都具足的;佛说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对治我们众生八万四千种的习气毛病。我们自己有了毛病不知道,还跟着这个毛病去跑,被这毛病所转,以为这是快乐了;实际上,自己一天比一天堕落,自己还不晓得。所以佛在经典上,指明我们每个人这个道路。

这六种震动,不离于你个人的六根;你六根为什么要震动?这个震动就表示破你的无明。为什么要有六种呢?要六番破无明——就是破凡夫的无明,破初果的无明、二果的无明、三果的无明、四果的无明,然后再破十地的无明、等觉的无明;破了等觉的无明之后,就是妙觉,这才成佛了。大地六变震动,也就表示这六个阶段,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菩萨、佛,这六种次第成佛的果位。这是「六种震动」大略的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龙王和他的女儿

龙王伊罗卡帕塔,在迦叶佛时,虽然是一位比丘,却不够...

以六根当所观境

这一大科是佛陀回答阿难尊者的疑惑。阿难尊者的疑惑有...

六根门头无人用

我曾经一再强调,过堂也好,上殿也好,要听二磬。但发...

先把六根收起来,感官是一个最低级的快乐

爱取的烦恼,它一定是两个之间的作用,一个能爱取,一...

欲修六度,当净六根,先降六贼

问曰:如经所说,六波罗蜜者,亦名六度;所谓布施持戒...

把每件事物都拿来修行

若我们如实觉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那么它们...

触物起照 断截惑根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曾经教导比丘:...

人之一生——六入缘触

缘触这是谈到他入到外面去,他就有一个接触,但是六尘...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对治贪嗔痴的修法

多贪的众生不净观 ,多贪,就有贪欲。有贪财、贪色、贪...

宣化上人《皈依三宝要守戒》

今天你们各位都正式皈依三宝和皈依戒,本来在佛教里,...

宣化上人:不老不死的「我」在哪里

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

善知识有三种

什么叫善知识呢?闻名叫知,见面叫识。闻名,我听见这...

【佛教词典】三具硙轮

(譬喻)硙轮三具也。马系于此而调御。以譬调御放心也...

【佛教词典】十使

(名数)一贪欲,二瞋恚,三无明(又云愚痴),四慢,...

居士无病,您的妙药还您

有一年寒冬将至,药山惟俨禅师依照常住往例,请寺里的...

这样去做,能得一切天人拥护

【复白佛言。世尊。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所...

【推荐】不偷不盗,一生无忧

很多人觉得非常委屈:一辈子什么缺德事也没干,为什么...

有十种行人多堕在邪僻

有十种行人,发心修禅不同,多堕在邪僻,不入禅波罗蜜...

古代母亲教育子女的用心之事

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自襁褓至幼年之时,其衣食住行...

​《菜根谭》警句

《菜根谭》者,一名《处世修养篇》,余以今年一月东游...

妄想创造出六道轮回

妄想为什么会创造出六道轮回来呢?(这一段很重要)有...

本焕长老长寿秘诀:心胸开朗,粗茶淡饭

出身新洲农村贫寒之家,年轻时吃过很多苦的本焕大师,...

五欲中哪一事为最妙

往昔,佛陀游化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毗...

五戒与十善

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弥桑布扎最初翻译的几部佛经中有...

凡事都能让一步

佛经中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两个商队准备出门经商,但...

我愿意改变

现在,很多人都对自己的烦恼和问题举起双手,恐惧地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