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出什么家

宣化上人  2011/02/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虽为印度的太子,可是他对世间的富贵,深生厌离,愿意舍离国荣帝位,出家修道。他也愿意令一切众生都知道──世间法皆是妄想。

这世界怎么成就的呢?就是由于众生的妄想而成的,将来也是由众生的妄想而毁坏的。所谓「如是因,如是果」。世间一切都是无常败坏,菩萨厌离世间法,佛更是厌离世间的一切法,不生一切染污和执着,佛是永远断弃世间人所有的一切贪心爱欲。

世间人所贪的,佛不贪;世间人所爱的,佛不爱。因为没有贪爱,就没有烦恼。我们人的烦恼,是怎么生的呢?就因为「贪」和「爱」生出来的。若不贪,就没有自私;没有自私,也就没有烦恼。为何要贪?就因为被欲念所支配,便生出贪爱来;有了贪爱,不能遂心如意,就生出烦恼;有烦恼,就有颠倒;有颠倒,就有染污。修清净行,就是破除一切染污。

佛时时刻刻都利益一切众生,佛在王宫里,不贪着一切爱欲和世间的荣华富贵。正当出家的时候,他舍弃世俗的一切威仪。不和人斗争与争论,得到无诤三昧。所谓:「诤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便生四相心,如何得三昧?」

佛住于无争法,他完成往昔所发的愿,具有无量的功德,以大智慧的光明,灭除世间一切愚痴、一切黑暗,作世间众生无上的福田,时时都为一切众生,赞叹十方三世诸佛的功德。令一切众生,在三宝里种福、求慧、种一切善根。佛以智慧眼,见到一切真实的道理。又为一切众生,赞叹出家的功德。

出家是「出三界家」,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又是「出世俗家」,世俗,就是世间俗人的家。出世俗家,没有世俗的观念。又是「出烦恼家」,我们每一个人在世间,都住在这烦恼的家里,一发脾气,觉得比吃什么珍馐美味,更有味道,所以出家就要出这烦恼家。又要「出无明家」,无明,就是无所明了,什么事情也不明白,所行所做颠颠倒倒,所以要出这无明家。

出家又有种种的分别,好像中国的出家人,有的是因为年老、无依无靠,出家以后吃饭比较容易,所以就出家;有的被环境所迫而出家,或许犯了法,杀了人,就改名换姓,做一个出家人,王法也不管他了,找也找不到他了;有的因为不容易养,就送到庙上去出家。以上这三种出家人,能不能修行,就不知道,或者能或者不能。

又有一种人是真为生死,发菩提心而出家的,这种出家人如果不退心,就真能修行,痛念生死,发大菩提心,依照诸佛所说的法去修行。出家有这种种的境界,因此出家后,要清净过失,没有一切的过失,离过绝非,恢复本有的清净,永远出离「三界的家」、「烦恼的家」、「无明的家」、「世俗的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界诠法师的学佛出家因缘

我是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闹饥荒,六零、六一、六二连...

出家是为自己还是为大众

问: 出家修行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大众? 慧律法师答:...

威仪是最有摄受力的弘化

和一位年长的法师一同在路上散步,看着脚下高高的台阶...

口虽说空,行在有中

【疏】罪从缘生,生便有业。招集增漏,偏非道务。今冒...

因家庭不如意而想出家可以吗

家,其实就是道场;家,也是真正好用功的地方。可是很...

出家人的钵都有哪些讲究呢

钵为比丘六物之一,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为如法之食...

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

夫佛法者,乃九法界公共之法。无一人不当修,亦无一人...

一个家庭两代人,母亲和儿子都出家了

出家,就是看破红尘,辞亲割爱,摆脱世俗之家,舍弃世...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宣化上人:不要执著这个身体是我

那么这身体是什么呢?这身体只可以说是「我的」,我的...

平自己心里的这块地

这位持地菩萨,就是在《楞严经》所说的持地菩萨。这位...

气功,神功,鬼功

现在全世界到处都讲气功,可以说是一种时髦的东西,所...

宣化上人:多退初心

人有时最初发心要学佛法,或者最初发心想要出家,但出...

【佛教词典】十随眠

【十随眠】 又作十使、十见、十大惑。即是贪、嗔、痴、...

【佛教词典】废迹显本

又作废迹立本。乃天台宗本门三喻之一,法华十重显本之...

三千亿无形财产

有位勤政爱民的国王,有一天出宫巡视人民的生活。一到...

小心你的念头,它正在改变你的命运

很多人问能不能算命?俗话说,生死有定。佛法也讲业力...

阿弥陀佛普遍接引,为何那么多人还往生不了

问: 念佛的人都想生西方,阿弥陀佛大慈大悲要普遍接引...

圣严法师《业障病》

业障病又分为外病、内病两种。 外病是由于福报不够,...

把佛号跟四十八愿做连结

问: 忆佛念佛和心想佛号相不相同? 净界法师答: 佛号...

终极的敌人是人心中的恶

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所有人。我们看不惯的人和事,...

阅读佛经的注意事项

佛经为世出世间无上法宝,看佛经确实应以至诚恭敬之心...

施食法问答集

1、已经有一般常用的施食法了,为何又制订准提施食法...

除夕撞钟为何要敲108响

辞旧迎新,年年岁岁的新年及除夕之夜,京城内外都会听...

人生如戏努力演

在与一位居士聊天时,他问佛教到底是怎么样的,自己忽...

【推荐】佛经格言集萃

▲ 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

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之别物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二语,人能言之,触境逢缘,仍被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