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威仪是最有摄受力的弘化

圣玄法师  2018/09/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威仪是最有摄受力的弘化

和一位年长的法师一同在路上散步,看着脚下高高的台阶,我一时兴起,快步地往下跳了跳。法师却快步跟上来,问我:“你有什么急事吗?”

“没有啊!”

“那怎么走这么快?”

我回心一想“有吗?”又想了想,刚才顽皮,蹦蹦跶跶的,心中惭愧,便对法师道:“是习气吧!”

原来自己的习气在不经意间就会流露出来,没有一点儿威仪。

此时我却感慨,走路就是一步一步的修行。

禅门常说,“轮回路滑”,如果修行只停留在书本上和殿堂里,却在行住坐卧间没有能够照顾到自己那个“滑溜”的心,说不定哪个意想不到的时刻,恰好就踩着“烦恼”的西瓜片,一下子滑到了来生,还不知道是哪个驴胎马腹了!

曾经见过一位法师,心中对他的威仪是十分钦佩的。有一天在寺院里走着,忽然听见一位正在浇花的老居士喊了一声:“师父!”

我回过头一看,原来不是在喊我!那位老居士却满脸的激动与兴奋,对那位法师说:“师父,我好欢喜啊!我看着您走路的样子,我就觉得欢喜!”

原来一个人走路的样子,就可以摄受人,就可让人见而生信,为人积累福德!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佛陀最初的化度。当他从菩提树下起身之时,安详地步行,走到了附近的各个村落。在路上次第乞食,往波罗?城走去,寻找从前和他一起修行的五位道友。

那五个人却认为他放弃了绝食等苦行,必定已经堕落,便相互约定,一定不可以理会他,要孤立他。

可是,当佛陀渐渐走近的时候,他们看到那安详的姿态,都忍不住站起身来迎接他,因为那身影实在太令人悦意亲近了!

那五个道友,不约而同地向他致意,竟然都默契地为他铺设坐垫、盛水洗足。

他们热情地招呼佛陀:“瞿昙长老,您就坐在这里吧!”他们并不知佛已经得成正觉,一直以俗家名号的称呼佛陀,“我们看您身色皮肤,快好清净,面目圆满又足光明,诸根寂定。长老瞿昙!您必当值遇妙好甘露,或得清净甘露圣道吧?”

佛陀却对他们说:“诸位沙门,请不要再以俗姓、长老、种族名字来称呼佛陀了!我已证得甘露之法,已经成就佛果了。”

但是那五位同修还是不相信,坚持认为佛陀舍弃了苦行,还接受了布施供养,甚至饮食洗浴,怎么会成道呢?

这时候佛陀告诉他们:“如来的容貌身形的变化,你们没有看出来吗?”接着,就为他们讲述了苦集灭道四谛之法,教导他们不苦不乐的中道。

这五人在佛陀慈祥的威仪与耐心的教导下证悟解脱了,由此,佛法僧三宝正式在我们这个世界具足!

后来,这五人之一的阿说示比丘,有一次著衣持钵,入城乞食,他威仪庠序,进止有方,整理衣袍,严持食器,皆悉齐整,巧摄诸根,安心视外,思惟诸法,正念直行。

城中有一位叫作舍利弗的青年,见到了阿说示比丘,赞叹他诸根静默,见所未见的,当下就为阿说示比丘的威仪所感动,向他请教:“沙门,请问您的老师是何人,您受学何法?”

阿说示比丘便慈爱地对他娓娓道来:“释迦族的太子见到世间老病死之苦,心生厌离而出家修道,终得无上正等正觉,佛陀就是我的老师!”

舍利弗便追问道:“佛陀教授了您什么法呢?”

阿说示比丘便谦逊地说:“我年纪尚轻,随佛学习也没有多久,恐怕无法为你宣说佛陀的教诲!”

舍利弗却倾慕不已,请他大略地讲述。阿说示比丘便宣一偈:“诸法因缘生,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大师如是说。”

听闻这一偈颂,舍利弗当下就远尘离垢,尽诸烦恼,得法眼净。回到原本的住处,与好友目犍连带着二百五十名弟子,一同随佛出家!

佛陀与佛陀的弟子,正是以这样严谨、安详的威仪接引了许多人,之后再为之说法,使其明悟真谛。

可见,威仪不仅是自己修行消磨习气的必修课,更是最有摄受力的弘化!

回想十年前的一个夏天,那时对佛教一点儿了解也没有,却与同学在游玩之时信步走进了一所寺院,经历了一场“奇遇”!

因为那所寺院的大殿并不是很宽阔,大殿内外的香客虽然不很多,却显得有些喧闹。在寺院的供桌旁,有一尊“蜡像”吸引了我的目光!

这尊蜡像实在太逼真了!那橘黄的色泽、消瘦的面容,身上穿着土黄色的大褂,他闭目安坐在这喧闹的大殿中,似乎就像一个真的和尚。

等等,为什么这个大殿中会有一尊这样的蜡像!我看了很久,难道这是一个真人?这也太安静了吧?

我分辨了很久,这是一尊蜡像还是一个真人呢?

后来遇到了同学,向他讲述了令我惊奇的一幕,没想到他也盯着那尊“蜡像”看了很久,辨别了很久!

“我看到他在打盹,眼睛突然睁开了一下,就确定那是一个大活人!”同学告诉我。

“哦,我看了有几分钟,看到他身旁放着一副拐杖,才觉得蜡像旁边怎么会放着拐杖呢,那肯定是个真人!”我竟然是这样子判断的!

过了一会儿,我们看到那位僧人大殿里缓缓走出来,虽然他拄着拐杖,但那种安详的气质,已经足以让我生起对无限的憧憬!

“他的心一定特别的宁静!”同学的这句话过去十年了,却依然给我留下极大的震撼。

如果说在世间有什么“奇迹”,我想,这尊“蜡像”在我心中种下的那颗种子,就是最大的奇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播放念佛机播经机,度无形众生可以吗

问: 我们佛友都在家中二十四小时播放念佛机、VCD,开...

末法时代菩萨示现主要有两种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

居士遇到假和尚应该怎么办

问: 遇到假和尚化缘怎么办?一个出家师父开示,说碰...

一切众生皆得度脱之道

靠自力修行,我们解决不了见惑思惑的问题。没有遇到出...

出家的条件与受戒的程序

一个人要加入僧团,成为正式的出家修行者,不仅要符合...

碰到这些人,应当在财施中加上法施

当你布施的时候,如果碰到这些人(盲聋喑哑)了,你要...

宋仁宗皇帝赞僧赋

夫世间最贵者,莫如舍俗出家。若得为僧,便受人天供养...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有一个老妪,儿子幼时出家,现在她很老了,连讨饭都走...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推荐】临终十念生天福

佛陀与五百比丘,曾有一段时间止住于古印度毘舍离城外...

负心人终被人负

三十多年前,这个男人是一家省级三甲医院的业务副院长...

驼骠比丘的善恶果报

佛陀时代,有一位力大无穷的驼骠比丘,随佛出家后,精...

骂独觉得丑相,因愿力而转变

从前在印度有一位大施主,他有很多的财产,并与妻子一...

【佛教词典】讲院

又作讲寺。与禅院、律院相对。指专研天台、华严二宗为...

【佛教词典】圆教四门

(名数)天台言圆教有四门:有门,空门,亦有亦空门,...

能够信愿持名,就是多善根多福德

什么叫多善根?多善根不是你自己有多少善根,而是阿弥...

要常常好运气,须自心觉悟

要常常好运气,须自心觉悟。明白深解人世间之理,以及...

爱的细节

年底的时候,是游子归家的时候,更是父母期盼的时候。...

菩萨布施,等念怨亲

菩萨知道贫穷之人就心怀多怨,所以首先要行财布施,把...

净土所有依报正报,皆是本觉妙明

群典者,引诸经论以证明,言非臆见也。详如义理部类二...

不乐于五蕴则解脱

昔日,佛在毗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时,有四十位比丘住...

做梦的五个原因

总是被问梦见什么什么是怎么回事,好像佛教就是要帮别...

印光大师《信愿念佛百问》

念佛时心多散乱,或说是年龄关系,如年老心散,不能收...

常做这五件事,就会消耗掉福气

从一个人的行为上就能看出这个人是不是有福之人。常做...

能够调伏自己,就战胜了所有的外境

正修当中有一个偈颂,先看一个偈颂。 《行论》云:恶有...

净界法师:菩提心修学述要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诸位...

邪淫给家庭社会带来的惨痛教训

根据百科全书对婚姻的定义,是一男一女彼此相爱,并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