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证严法师《调伏人生二十难》第二十难,善解方便难

证严法师  2011/03/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说人有二十难,善解方便二十难;

会事启理方便法,举手投足是妙方;

万法唯心重善解,随机逗教方便法;

不变随缘圆事理,善解方便就不难。

佛说人有二十难,第二十种是「善解方便」的困难。善解方便,听起来好像很容易,其实是最难的。看看人世间万物万事万理,许多的道理都表现在不同的形相中,我们的心结如果解不开,就会时时随着形相而转动,使我们产生喜、怒、哀、乐各种情绪,困于形相之中转不过来,事事就会被束缚。

烦恼如大绳,我们听声、见色,无不足烦恼缠心,所以要解脱就非常困难,最重要的是学会善解,有善解的心量,烦恼才能化解,有句话说「四两拨千斤」,这就是方便法。

「会事启理方便法,举手投足是妙方」,我们能善解不合意的事情,就能契合道理,所以善解就是「会事」,能会事启理,就是方便法。方便法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举手投足之中。

万法唯心重善解

待人处事之间,眼见色,耳听声,哪句话欢喜听,哪句话听了不合意,我们的行动就会随着感受表达出来。所以一定要培养雅量,时时面对声色都能圆融善解,在动作中表达出温柔善顺,不要动不动就发怒。看看有些人听到不欢喜的,一发脾气,东西拿来就摔,搥胸顿足,借以发泄自己的不满,这就是没有善解,因此无法启理。

凡事善解,就能化瞋怒为柔和,所以说「举手投足是妙方」,不论听到什么生气的事,看到不欢喜的形态,都不要「跺脚蹬蹄」、摔东西,依旧要保持柔和善顺,才是最巧妙的方法。

「万法唯心重善解,随机逗教方便法」,若能把所听的、所看的一切纳受于心,化解成柔和善顺,不只是对自己好,这样的修养形态对别人也是一种方便教法。因为万法唯心,我们能吸收进来,加以善解,再以包容的举动表达出去,看在别人眼里,也能自我观照,这就是随机逗教。

我们要时时谨记,举手投足无不是教育,所以很多事情要从心修起,表达在行动中,不只能自利修行,还能利他化人,这都在于凡事能善解。

要能做到「不变随缘圆事理,善解方便就不难」。「不变」就是真心,初发心是最真无伪、清净无污染的本性,也就是「发心立愿」的志节。如果能以真心发心立愿,虽然世缘万变,但是本性不变,自然就能圆融事哩。

以前我常说,本性如水能随方就圆,水性不变,但是它能随缘善顺,也就是不要执着。学佛最怕的是执着,我们要用善解方便的方法,以发心行菩萨道这分真心,面对世间万事、万物、万理,如此才能会事启理。

学佛,不也就是遇事要能体会其中的道理吗?这叫做智慧。哪个人在人间不会遇到事?每天的生活中,无不是有人、事、物等等应对,任何人都离不开。

但是,我们常被人事物所困扰、起烦恼心,这就是「事不会理」。以前我常说:「人圆,事就圆;事圆,理就圆。」最重要的是把做人的基楚打好,进而达到事理圆融。做人讲究心念的调整,心念没有调好,如何能善解!能善解才能开扩心量,容纳万事万法。

随机逗教除心结

举一个佛陀在世时的故事来说明。有一次,有位年轻比丘,出外时看到一位女子长得很差丽,从此就对这位女子产生很多欲想、不净念。这位年轻比丘自己也很烦恼自责,为什么见到那位女子之后,会有不净之想又念念不忘呢?

他看见阿难,就对阿难说:「尊者,我有心事、有烦恼,不知道要如何解开烦恼?」阿难问他:「你遇到什么困难,把你的烦恼说出来吧!」这位比丘就说:「我出外时,看到一位年轻女子很艳丽,就不由自己地生起许多不净的念头。从那时候开始,我一直无法把这种念头抹掉,所以很烦恼。」

阿难对他说:「年轻入道要好好照顾这念心,佛陀常告诉我们要观身不净。」年轻比丘说:「我也知道佛陀的教法,尽管提起观身不净的念头,但污染的心念又会现前。」阿难再告诉他:「你可以观想那位女子的身体,到底哪里值得去爱,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皮包着肉,肉包着内脏,而内脏是多么污秽!如果有一点病痛,身体失去光彩,许多的污秽都集中在体内,甚至肠穿肚烂地显露在外,像这样,哪里可爱呢?」

这位比丘说:「我也这样想过。」阿难说:「你可以再想想自己的身体,什么时候是清净的,平常肚子饿了就要吃饭,不论是饮食或汤水等等,在体内制造成不净的排泄物,还有什么是清净的?」

他说:「是啊!我也曾这样想过。」阿难又说:「世间真的很无常。佛陀曾经要比丘们在水边看水,水流动时,水与水相冲激会生起水沫,但很快的,水泡瞬间就破灭了。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欲念交染之乐,也只是一时之间,非常无常,却会存留很多苦难。年轻的比丘,要多观察无常!」

这位年轻比丘虽然懂得观身不净,仍无法突破道理,一直到阿难提出无常的道理时,他才深深体会:「是呀!人生很无常,如幻如化,如水沬泡影,如露亦如电,到底有什么坚实的东西永远都靠得住,能永远保持那分快乐?」他往这方面想,终于了解、体悟了,体悟到万法唯心,就在一个心念而已。世间有什么是坚固的?男女情欲更是无常,更不坚固。所以他在事中善解了,由人事的困难,体会到万法唯心。

佛陀为烦恼的众生开八万四千法门,无非是因为人、事、物的复杂多变,所以用种种方便法来观机逗教。观机逗教不是用嘴巴说的,而是遇到事情时,懂得如何善解、如何体会、如何表达;佛法深如大海,但最妙的方法就是善解方便。

学佛要学习善解方便,才能在人事物中不受污染,还能在人群中呈现随缘、随机度化的良能。所以大家要多用心,时时记诵「会事启理方便法,举手投足是妙方,万法唯心重善解,随机逗教方便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佛学漫画】《善生经》教你远离破财六事

本则漫画中,佛陀从戒论上讲了在家人需要回避带来恶报...

心净则国土净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

如何生起真实不退的信心

问: 弟子对念佛法门起初特别有信心,但是随着个人阅历...

人生聚散总是缘

因缘实在是宇宙人生最奇妙的真理!世间万事,成也因缘...

水喻成功人生的三种境界

一位年轻的商人被搭档出卖,人财两空,痛不欲生,决定...

佛法的修学要先修心再修相

诈跟诳的共同点─都是创造一个假相来欺骗别人。我们一...

星云大师《如何忏除罪业》

我常常听到军政各界人士,因回顾他们已往的罪业而慨叹...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楞严经》中念佛圆通章中说:若诸众生,忆佛念佛,现...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证严法师:清静心创造清洁净土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这么说:人生有二种形态永远形影相随...

【推荐】证严法师《懂得修福的人》

人应互相帮助、彼此关怀。我们看看这个人字,恰好只是...

证严法师《解开嗔恚心结》

俗话说:相骂没好话。对人说了一句难听的话,别人也会...

毕业证书不代表一切

中国话很有意思,比如:「你怎么看不起我?」我常想为...

【佛教词典】屏处

子题:见屏、闻屏、覆处、见闻屏、二屏、障处、覆障二...

【佛教词典】观心释华严经题

华严经之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据华严经疏卷三载...

四十八大愿——(第37愿)归依感动天人

我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的诸天人民,闻信...

诵经时身体发热是怎么回事

问: 我在诵经时,身体发热是怎么回事? 大安法师答:...

【推荐】一念虔诚皈依的心启动了弥陀本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

净界法师:修道宗范

今天学人跟大家研究的主题是《修道宗范》。很多人都会...

深信因果,正道发财

小富由勤,大富由命。 人世间很多的事情,都是注定,...

智者思而后言,愚者先言而后思

最有智慧的人,是最懂得聆听的人。器量狭小的人,就像...

锡杖的功用与表法意义

锡杖为比丘十八物之一,是比丘行路时应当携带的道具。...

聪明的理发师

很久以前,有一个智慧大臣请一个理发师修面。理发师给...

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

原文: 经云,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

天人长寿而不能永恒

一般人很难想像,内心的宁静和寿命的长短有很密切的关...

修行最怕错用心

【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

闻此极难信法能生信解,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原文】 又,舍利子!于此杂染堪忍界中,五浊恶时,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