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越只国不可攻伐之因缘

2010/12/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的灵鹫山说法时,摩竭国阿阇世王统领着五百个小国;其中,越只国生活富乐,出产许多珍宝,但因不顺从阿阇世王的统治,所以阿阇世王想要出兵攻伐它。阿阇世王对丞相雨舍说:‘听说佛陀是智慧明达的圣人,通晓世间一切事物。你奉我的命令去求见佛陀,请示他:“如果我们出兵讨伐是否能获胜?”’于是雨舍乘着马车来到精舍,向佛陀顶礼。佛陀问:‘摩竭国的国王、百官及人民是否安好?’雨舍回答:‘国王和人民蒙受佛陀的恩德都很平安,但是越只国不顺从我们,所以国王想要攻打它。请问佛陀我们是否能战胜呢?’

佛陀说:‘越只国遵奉七条法则,所以你们不可能获胜。’雨舍请问是哪七条法则?佛陀告诉他:‘第一、越只国人民经常聚会宣讲正法,并且加以落实。第二、越只国君臣和合,并且采纳贤良大臣的劝谏。第三、越只国全国上下都能遵守法律,不敢违反。第四、越只国礼教严谨,男女分际和长幼次第都依循礼仪。第五、越只国人民孝养父母,恭敬师长,切实遵行师长的教诲。第六、越只国敬畏天地间的轨则,依照四季运行辛勤耕作。第七、越只国敬重有德行的人,对修行有成就的沙门,虔诚地供养衣服、卧具、医药等物。一个国家如果奉行这七条法则,便不容易有危难,即使召集全天下的兵力来攻打也无法获胜!’佛陀说了一段偈语:

‘利胜不足恃,虽胜犹复苦,当自求胜法,以胜无所生。’

雨舍听闻偈语后,有所体悟而成道证果,在场大众也都证得须陀洹果。雨舍回去后将佛陀的话禀告阿阇世王,国王便取消攻伐的计划,并以佛法来化导人民。不久越只国主动顺服摩竭国,两国奉行正法,国家兴盛昌隆。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四》

省思

一个国君要使人民心悦诚服,不可倚靠武力。征战杀戮,不只造作恶业,也会结下恶缘,无法获得真正的安乐。古人言:‘以力服人,不如以德服人。’如果施行德政,勤修善法,不但人民乐意归附,同时累积无量的福报,天灾人祸无从发生,国家能够长久兴盛。种善因得善果,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不论世间法或出世间法皆是如此!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宇宙人生都离不开因缘果报

当初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悟到宇宙人生的真...

心无自体,它是缘生缘灭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

「邪因缘论」与「无因缘论」

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出世时,当时的印度是一个文化非常发...

好姻缘如何求

我学佛的因缘是源于算命,在我学算命的几年里,我渐渐...

佛陀灭火的因缘

失火了!失火了! 盛大的狂欢酒宴中, 全村人从迷醉中...

在八种因缘下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向比丘们开示:如...

四祖道信大师的开悟因缘

四祖道信大师,俗姓司马,河内人(今河南沁阳县),生...

呜呼!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释迦牟尼佛(前565前486)发现了人生规律缘起性空而因...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法师与小食客 慈惠、慈嘉二位法师留日期间,一天相约...

失望的牧牛人

佛经中,有这样的一段譬喻:有一位牧牛人,拥有二百五...

尽物布施,得福增多

布施破悭吝,乃六度菩萨行之首。布施有种种利益,诸大...

不原谅别人就是不原谅自己

一天,艾子乘船在海上漫游。天渐渐黑下来了,艾子将船...

【佛教词典】贫穷福田

即以一切穷苦困厄人为田,施与之能生福。优婆塞戒经卷...

【佛教词典】实有

指具有恒常不变之实体。即自体为实际存在者,称为实有...

般若的空性,并不破斥缘起法的因果

般若的空性当中,也并不破斥缘起法的因果。谈因果是从...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之励志篇》

百年大树,必经多少风霜摧残 百丈高楼,必经多少物力...

六即佛之相似即佛

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 相...

修定的资粮

修道的时候要有助道因缘,什么是助道因缘呢? 你修道的...

【推荐】供养地藏菩萨能获得十种利益

未来和现在的众生在他所住的地方,在南方清洁之地。南...

救释迦族人的摩诃男

佛陀时代,释迦族的迦毗罗卫国受到舍卫国琉璃王的侵灭...

佛陀看病比丘的因缘

问:在戒律中,佛陀说:你们若不互相看视病人,那么谁...

四十八大愿——(第14愿)声闻广多无量愿

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

星云大师《晨起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今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了! 所谓「一...

念佛一定是有感应的

念佛一定是有感应的。感是我们信愿持名为能感之机,应...

观察此世界生命无常的状况

一、总说 死期无定之因相有三种,第一、南瞻部洲人类寿...

念佛可以忏除我们的三障

宿障就是烦恼障、业障、报障这三障,障碍着我们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