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布施获福无量

2011/0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目犍连尊者的弟弟是城中的大富长者,他的金银财宝、仆从、奴婢多到不可称计。一天,尊者为了度化弟弟,来到他家:‘弟弟,听说你不喜欢布施,但是佛陀常教导我们:“若能乐善惠施,必能获福无量。”所以,你若能从现在开始广修布施,福报必定不可计量。’长者听了非常心动,于是开始广修布施,帮助贫困的人;并且还加盖了许多仓库,准备收藏因布施而得的福报。

过了几天,长者的财产已经快要布施竭尽,却还得不到任何回报,于是懊恼地去找目犍连尊者:‘之前听你说布施会有大福报,所以我才不敢违逆,努力地去帮助需要救济的人。如今财宝尽空,却还是一无所得,你所说的是不是有错误呢?’尊者告诉他:‘你千万不要这么说,我所说的都是千真万确。若要将福德以具体的形象来比喻,连广大的虚空也无法容受,现在我就带你去看你布施所获得的福报。’

这时,目犍连尊者以神通力带长者至欲界的第六重天。那里的宫殿以七宝所成,非常富丽堂皇;前后的浴池散发出阵阵香气,库房里的宝藏更是多到不可称计;仆从、奴婢皆为庄严的女众,多达千万人。长者见此异相,感到疑惑,于是问目犍连尊者:‘为何这么雄伟的宫殿里,独独只见女众,而没有男众呢?’尊者请他自己去询问,便可得到答案。

于是,长者问天女:‘是谁有如此大的福报,可以来享受这里的一切?’天女回答说:‘在阎浮提内迦比国境中,释迦文佛神通第一的弟子目犍连尊者,有一位非常贤能富贵的弟弟,平时乐善好施、周济贫穷,他命终之后会生到此天,成为我们的主人,并且享用这里的一切。’长者听了之后,善心增长,即向尊者忏悔之前所生的疑心、恶念。回到世间后,更力行布施,广修福慧,无有疲厌。由此可知,布施能获得无量的福报,是真实不虚的道理。

典故摘自:《出曜经·卷二十五》

省思

心中若藏恚怒,如同藏毒在内,时常伺人之恶,恼人之善。大富长者由于未能了达甚深因缘,于布施后对现前的困境生起疑、恚之心,幸有尊者之引导,一念善心升起,惭愧忏悔,终能截断烦恼之流,使不复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供养烧饼的女孩

佛陀僧团里,出家人必须每天出外托钵乞食,表示上乞佛...

一把石头换来每一生的富贵

舍卫国中有位富翁,他的夫人为他产下了一个胖嘟嘟的男...

积德不积财的卖菜阿姨

台湾近日最火红的人物是入选《时代杂志》百大影响力人...

在八种因缘下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向比丘们开示:如...

我所鸟

佛陀与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来到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有...

布施培福,横越生死苦海

过去,佛陀曾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有一天,一位...

金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从前,有一个人很会做生意。他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是适宜...

布施的人才是受益的人

种布施的善因,才能够得到富裕的福报。从因果规律来分...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寿命第一的薄拘罗尊者

薄拘罗尊者是长相很庄严,寿命第一,他活了一百六十岁...

驼骠比丘的善恶果报

佛陀时代,有一位力大无穷的驼骠比丘,随佛出家后,精...

东林高贤记——佛驮跋陀罗尊者

佛驮跋陀罗尊者,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其塔现存庐山东...

善良的种子终会开花

哈恩皮尔是德国柏林一家豪华餐厅的小厨师,他工作兢兢...

【佛教词典】扇搋迦等不许出家受戒

【扇搋迦等不许出家受戒】 p0948   瑜伽五十三卷八页...

【佛教词典】爱别离苦

【爱别离苦】 p1204 瑜伽六十一卷十五页云:云何爱别离...

如何劝临终亲人发愿往生

一、直接问你心里有哪些放不下? 直接问病重的亲人你心...

佛教是如何看待风水的

据近代学者考证,历史上对风水最早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

捐助会加重患者的业障吗

问: 阿弥陀佛!法师慈悲!近来遇到朋友圈发来的各种重...

【推荐】医院里的「生死轮回站」

世人总认为生死离自己很远,若是有人与其谈论生死,他...

境之善恶,由心之善恶所感

适接手书,并《大士集》,不胜欣忭。大士碑文,经黄君...

为治病可以食用药酒吗

问: 五戒中有不饮酒戒。为治病可以食用药酒吗?用糯...

今生忍耐,报尽即生西方

那些在修行路上曾有过的障碍,其实没什么大不了,我发...

拥有多少能力就去做多少的事情

除了外在有相的布施以外,奉献自己的能力或劳力帮助他...

为什么光念地藏圣号就有灵感呢

在没有拜忏之前,你到道场室中,你先在这屋子里绕着念...

护他即是自护

释迦牟尼佛昔日于拘萨罗国游化时,一日在私伽陀村落北...

有一丝毫的放不下,功夫就不得现前

想得一个见地,想得一个功夫,这都不是想出来的,想也...

这个世间上的罪业,是可以改变的

我讲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是出在智者大师的传记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