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分心散乱的对策

妙殊法师  2017/05/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分心散乱的对策

其实除去五盖,在生活中还有一种最常见也最常被忽略的问题----分心散乱。这个问题虽没有明确被列在五盖之中,但一样能让我们找不到智慧的方向。在《巴利三藏中部经》中的第二十《想念止息经》中就谈及过如何针对散乱来增上心帮助修行。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根据经典原文来总结对策。

觉知心念

第一层次:相:当我们在遇到某些境遇(相)而产生了贪、嗔、痴等念时,应该立即放弃这样的念,而去思考这些境遇(相)所能带来的好的情况(相)。

第二层次:念: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应该立即审思自己“这些想念是导致苦果的”,随即放弃,或者干脆就控制自己不去思考这些会导致苦果的思绪。

第三层次:因:若是无法控制这不善之心念的生起,应该立即向内挖掘这些心念升起的根本原因究竟是哪些,从源头对治。

身体力行

原经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若作意“止息想念”,恶不善还会生起应齿齿相着,以舌逼上腭,以正心制邪心,降伏而灭之。”在我理解,这应该是遇到问题要咬紧牙关面对的最早出处吧。呵呵,前面是玩笑话。不过可以从中感受到是祖师大德们针对问题所持有的坚决态度。另外还有几条其他通过身体控制来转变心念的方式,简述如下,供大家选择:

1、禁语:一心禅修,利己利人。禁语,避免与人结上爱恨情仇,而干扰修行。

2、止息思虑:不回忆过去,不计划未来;不错失现前正念。

3、不理外缘:放下一切罣碍,只取呼吸与触觉为心念的目标。

4、持续修行:行、住、坐、卧一切威仪中,时时觉知呼吸与触觉,哪怕仅仅是单纯称诵佛号。

5、加强身体的感觉:如用力踏地或践地,分散引导注意力到脚底。

其实,散乱的可怕不仅是会浪费我们的时间,更主要的是它会使我们迷失自己的初衷。人生真的不长,即使有一天我们了解了自己错失了什么,但时间已不复从前了。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三十六种富贵之人的心相

古时候有一句谚语说:「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是心不清净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上是自己的心不清净。就像一块脏兮...

慧律法师《追求涅槃的心》

佛教追求的最高原则就叫做涅槃,涅槃翻译成中文叫做不...

木师与画师

从前,北方有一位技艺巧妙的木师,用木头雕塑了一个相...

用佛号来熏习我们这颗心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就把前面...

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之别物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二语,人能言之,触境逢缘,仍被境...

五根放逸的过患

现在我们关键是要认识五根放逸的过患,一定要在这上面...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

如果一个人想得到永久的幸福,永恒的快乐,就必须训练...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金钱的拖累

从前,印度有个婆罗门,他的家中生了一个男孩,长得英...

遇善知识难

过去,有一个小孩在路上看到了一只大乌龟,把它抓来玩...

舍弃是一种智慧

前几天见到了一个事业有成的亲戚。他很年轻,却拥有一...

神童的叹然一笑

古时候有一位证到阿罗汉果位的修行人,住在深山中保任...

【佛教词典】玄沙闻燕子声

禅宗公案名。为唐代禅师玄沙师备(835~908)因听闻燕...

【佛教词典】七十空性论

龙树造。为“十二门论”(鸠摩罗什译)观因缘门第一所...

凡受三皈五戒者,要发菩提心

凡受三皈五戒者,要发菩提心。什么叫发菩提心呢?就是...

【推荐】求地藏菩萨都能满你的愿

在《地藏经》第十二品《见闻利益品》,说读经的时候、...

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佛陀是很善用方便法门的。 当年,佛陀的母国迦毗罗卫...

翠岩禅师《警僧铭》对僧人的告诫

翠岩可真禅师是宋代著名高僧,福州人。曾经参访过慈明...

【推荐】如何才叫念佛有功夫了呢

前面说到我们最好趁年轻健康的时候把功夫准备好。什么...

众生者,即是不生不灭义

次观众生世间清净。此门中分为二别:一者观察阿弥陀如...

做事要选好目标

一天,弟子们和禅师一起在田里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总...

以折摄二门令起厌欣

原文: 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

法照大师得文殊菩萨开示念佛法门

大历二年,莲宗四祖法照大师居住在衡州云峰寺,勤修不...

做个好人收益大、成本低

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生活,人们常常产生做人难的感觉,...

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三善十一者:无痴者,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

圣严法师《有聚有散才能成长》

俗话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见爱情、友情、亲情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