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蜜蜂王的巧智

2011/01/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旭日缓缓升起,照亮了大地。祇树给孤独园里的比丘们,早在太阳射出第一道霞光前,已经开始一天的精进修行。

佛陀经常慈悲垂示弟子:修行要有所成就,必须发精进勇猛的道心,不断思惟所听闻的道理,重覆薰修,使其根深蒂固;不但如此,还要身体力行的落实,才能渐渐破除自己无始劫来的烦恼与染垢,恢复本来清净的法身。有一天,佛陀对大众开示了一桩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故事……

过去久远劫前,在一切度王佛弘化的时代,有两位比丘,一位是精进辩比丘,一位是德乐正比丘。那时,一切度王佛正在宣说无上甚深的佛法,法会上聚集的大众,上至诸天天人,下至大地一切众生,都前往聆听法要,会场充满了祥和与光明。

精进辩比丘心念专注的听闻世尊说法,刹那间忽然契悟,当下证得菩萨的果位,具足一切神通妙用。一旁的德乐正比丘,努力的睁开眼睛,却敌不过昏沉与瞌睡,他总是提不起精进修行的动力,所以到现在还是一事无成。

精进辩比丘走到苦撑着眼皮的德乐正面前说:‘德乐正!德乐正!别再睡了!千万亿年之久,才能遇到佛陀住世,因缘实在是难遭难遇,是甚为希有难得的,要赶快提起道心修行,如果让时间从瞌睡中空过,这辈子如何解脱生死呢?睡眠是个大烦恼,人一昏睡,觉性就沉下去了,你应该有所了解。要去除烦恼,就是要常常不忘记自己的初发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所以要时时自我勉励,早求明心见性才是。’

精进辩比丘这番护念的话,德乐正比丘听了有些省悟。日后,常常看见他抖擞精神地在菩提树下经行。但是,时间久了,走着、走着,眼皮又沉重了,瞌睡虫好像挥之不去的苍蝇一般,实在很难克制。

‘好吧!我就坐下来思惟佛法的道理好了。’德乐正为了对治自己想睡的烦恼,于是走到水边的石头上结跏跌坐;他认真地端正姿势,调整呼吸,告诉自己:‘睡眠障碍道法,唯有超越它,才能有所成就,我这次绝对不再睡了!’他发奋图强的安禅静虑,经过了一段时间,渐渐地,意识又开始模糊,睡魔又悄悄的占据心头,他的身体不自觉的开始晃动起来,这正巧被精进辩比丘看到。

精进辩比丘知道德乐正是在努力的改变自己,但由于累生累劫累积的习气是非常地厚重难除,习气的力量远远超过初初萌芽作主的心。为了善护念德乐正的道业,精进辩比丘从慈心三昧显发神通,化身为一只蜜蜂王。它鼓动着小翅膀,发出嗡嗡嗡的声音,朝着德乐正的眼睛直飞过去,好像就要螫刺他的眼睛似的。德乐正勉强地与瞌睡进行拉锯战,他眯着的双眼忽然一睁!瞧见这光景,刹那间警觉心除去了昏沉,他又开始用功。

渐渐地,他又想睡了!当想睡的念头刚闪过时,蜜蜂王就俯身下飞,作势要螫他的胸口,德乐正吓坏了,连瞌睡都被吓跑了,他忽然间醒了过来,再也不睡了。

水边花儿娇美的绽放着,浓郁的馨香随风飘来。蜜蜂王停在鲜粉色的荷花瓣上,吸食着甘甜的花蜜,饱食后的它不知不觉地睡着了。风徐徐吹过,花儿迎风摇曳,失去觉性的蜜蜂王连翻带滚的掉落到泥沼中,它奋力地飞出泥沼,将身体洗净。德乐正见着这般情景,心中忽然有些体会,他向蜜蜂王说了一偈:

  是食甘露者   其身得安隐

  不当复持归   遍及其妻子

  如何堕泥中   自污其身体

  如是为无黠   败其甘露味

  又如此华者   不宜久住中

  日没华还合   求出则不能

  当须日光明   尔乃复得出

  长夜之疲冥   如是甚勤苦

蜜蜂王听了,便飞上花瓣,对德乐正也说了一偈:

  佛者譬甘露   听闻无厌足

  不当有懈怠   无益于一切

  五道生死海   譬如堕污泥

  爱欲所缠裹   无智为甚迷

  日出众华开   譬佛之色身

  日没华还合   世尊般涅槃

  值见如来世   当勤精进受

  除去睡阴盖   莫呼佛常在

  深法之要慧   不以色因缘

  其现有智者   当知为善权

  善权之所度   有益不唐举

  而现此变化   亦以一切故

惭愧的德乐正比丘终于明白,蜜蜂王作势螫他是为了帮助自己提起修行的道心,而示现贪吃、昏沉、陷于泥沼,是为了让自己明白不认真修行的果报,好比现在自己的处境一般。

德乐正比丘由衷地感恩蜜蜂王的巧智,真正是菩萨的大慈大悲,处处引导着自己向前迈进。此刻,德乐正比丘已不再为昏沉烦恼所障碍,每天禅坐、经行、精进不懈,很快就证到不退转的圣人果位。

释迦牟尼佛说:‘精进辩就是我的前生,德乐正是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省思

修行的路上,一切苦乐境界都是助道的因缘。如果只偏执顺境的快乐,厌恶逆境带来的磨炼,那么将无所成长,自性光明也无所启发,心量也无从提升。要相信自己本具的佛性,要发大愿,不断超越自己的习气,才能逆转直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修行是细水长流,不是一下子就能到位的

有一天去一座寺院觐见一位老和尚。到那里的时候,恰好...

死期不定,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

我对死亡一直没有什么感觉,总觉得死亡都是别人家的事...

【推荐】没有生死恳切心,念佛参禅都是搞着玩的

问: 师父,您刚才告诉我们当下一念,我们也知道当下一...

于诸梵行念念精勤无怠,能得十种利益

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而...

念佛的精进与调适

各人应尽最大的力量去念佛,但须各自量力,不可用力太...

为何学法后,总觉得反被佛法障碍了,变得很畏惧

问: 佛法是心法,总是听闻,说佛法的空性和般若要用在...

莫作愚痴的老实人

我们说一把刀,你要割东西,一定要磨。我们记得,我们...

精进念《地藏经》,现世转化恶业

我有个弟子,银行亏空九千多万,没办法偿还,判刑二十...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为别人留一条路

一个村庄坐落在沙漠地带,村人赶集必须穿过那片气候无...

【佛学漫画】佛陀为众生开的吉祥方子

佛说吉祥经...

人与人之间的5%差别

一位内地企业家在接受电视访问时谈到了他去李嘉诚办公...

要赢得信任,诚实是关键

曹彬是北宋的开国功臣,他曾为周世宗的亲吏,负责掌管...

【佛教词典】六识身因缘

【六识身因缘】 p0305 瑜伽九十一卷一页云:复次由二因...

【佛教词典】法藏比丘

(菩萨)阿弥陀佛因位在世自在王佛所出家修行时之名也...

佛教的心理调适

一、三宝为依怙 轮回三界中的我等众生,悉是烦恼具足的...

业障很重,但不妨碍往生

比如你的命运要生绝症,生命要终结,那你忽然在这个时...

四种果蔬改善女性贫血

女性比较容易患上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女性每个月生理...

妄想创造出六道轮回

妄想为什么会创造出六道轮回来呢?(这一段很重要)有...

附体的仙是造什么业才得这种果报的

问: 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 成刚法师答...

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

释迦牟尼在尚未成佛之前,经历许多的修练,因而获得极...

大安法师:往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问: 往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我念佛到什么程度才能往...

《楞严经》对治攀缘心的三道防线

这地方有讲到一个观念:生命的转变,是来自于内心的转...

如何对待寺院里存在的打卦占卜

问: 请问法师,对目前一些居士和寺院里存在的打卦占卜...

李炳南居士《佛七开示系列》

壬子年灵山寺佛七开示 第一次开示 念佛结七迄今二十有...

不要错解「恒顺众生」

关于吃素有违缘的问题,有人说:如果坚决不吃肉使父母...

不贪不染,这就是出世法

我们对于社会上这一切境风,音声色相,男女饮食,你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