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解脱而行布施

2018/04/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解脱而行布施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布施,应当是为了得解脱,而不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财物,才行布施。若为了得到更多的财物所做的种种布施,不名为真正的布施;若为解脱而布施,将来能得无生及涅槃之乐。有智慧的人应当为了解脱而行种种布施。

过去,我曾听闻过一段故事:

有一位檀越施主来到僧房当中,设大施会供养众僧,与这位檀越熟识的道人向僧中的上座长老说道:“今日这位檀越所供养的饮食十分精细、美好,您应当要为这位檀越耐心说法。”

这位上座长老其实是一位已证得三明、六通、具八解脱的圣人,能够深知众生心。上座长老用心观察后发现,原来这位檀越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财利才设这场供僧大会。于是上座长老为檀越开示三恶道苦,说道:“善哉!善哉!大德,您今日所设的供养正是时候!这些饮食,色、香、美味皆具足,而且极为清净,将来即便在三恶道中,您将无所乏少,如您今日所布施的这一切。”

这位道人在旁听了觉得疑惑,便问上座长老:“您为什么向他祝愿:这些饮食,将来在三恶道中皆不会缺少?”长老答:“这位檀越因不习学戒律,而为烦恼所驱使、障蔽了,且是为了求五欲之乐及诸财宝、畜生,才设此供僧大会。我观察这位檀越的因地发心,才如此说的。”

长老于是以偈说道:

“施者所生处,财宝极广大,

以恃财宝故,能令起憍慢。

憍慢越法度,盲冥愚凡夫,

以越法度故,则堕三恶趣。

处于三恶道,犹如己舍宅,

若生人天中,如似暂寄客。

是故戒施伴,俱受于涅槃,

戒能得生天,施能备众具,

所作为解脱,必尽于苦际。

譬如种藕根,花叶悉具得,

其根亦可食。修行于施戒,

亲近解脱林,快乐喻花叶,

根喻于解脱。是故修戒施,

必当为解脱,不应为世利。”

典故摘自:《大庄严论经·卷第六(三七)》

省思:

故事中的檀越虽然懂得布施培福,却不明了布施的目的,是为了去除悭贪烦恼、舍除五欲之乐而得解脱。永嘉大师言:“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倘若为了财物而布施,即便将来生到天上享福,待福报享尽之后,犹会堕落、轮回、受苦。唯有以清净心、修道之心至诚供养,才能依布施得大利益,成就清净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智慧勇猛的菩萨王

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修菩萨行时,有一世曾为大国王,若有...

清净光明真富贵

在波罗奈城有一位长者之子耶舍,非常聪明且富贵胜人,...

这才是真正的布施

我们所有的凡夫啊,都是有妄想、分别和执着。我们都有...

尽心布施必解贫困

《法苑珠林》上记载:隋朝的时候,终南山有一位高僧,...

【推荐】三界这一关跳出去,后面那一段就很好走了

为什么说要往生净土呢? 前面我们只讲到念佛能够破除障...

「辗转施」的功德更大

往往有这样的弟子、这样的道友,若他给我一件东西,他...

财布施与法布施为什么要相结合

菩萨如果你在行菩萨道的时候行菩萨道呢,六度万行以布...

佛教放焰口的由来

饿鬼又称焰口、面燃等,属于三恶道众生之一, 其体枯瘦...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云居山竺慎师身上发生的一个事情

你要是见到境界,也不能生欢喜。一生欢喜也同样找麻烦...

「碎碑刻碑」的典故

碎碑刻碑的典故,是在《感应篇注》里面谈到的。 孙思邈...

信为道源功德母

过去有一户豪门望族的长者,突发异想:寺院中有许多年...

吹灭心头火

报纸有一则这样的新闻:一个青年,因为追讨朋友欠他的...

【佛教词典】三十三观音

观世音菩萨为摄化而自在示现之三十三种形像。法华经普...

【佛教词典】电

(譬喻)金刚般若经六喻之一。维摩经,大般若经十喻之...

既仗佛力又仗人力,决不会走错路的

过去的祖师们,如天台智者大师、永明寿禅师、蕅益大师...

念佛法门一定要调伏现前烦恼

不得包藏瑕疵:瑕疵是指一时的缺陷,譬喻我们起心动念...

善良不可以坚硬

善良,简单来讲,即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

老实念佛的人是什么样的

祖师大德总是苦口婆心劝人老实念佛。这句看似简单,实...

运用佛法的慈悲智慧来处理婆媳关系

2017年,是我先生家族最不幸的一年。特别是他弟弟的突...

她不知佛,但一举一动却离佛很近

《葛藤集》中说南岳怀让见马祖一心一意地想坐禅成佛,...

贫穷的人有七种布施

贫穷布施难。然而,佛陀告诉我们不用财物也能布施。称...

屠刀能杀害生命,心刀却能杀害慧命

一般人只知道自己的生命可贵,而不知道一切众生的生命...

坐胎的过程宛如地狱非常痛苦

我们往昔的业力,由于一念阿赖耶识都有贪爱的种子,所...

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都是罪

那谈死亡问题,生命的终结一定要从他的一生的过程去谈...

只要心不随着动,烦恼就会过去

修行功夫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累积的。像大家现在...

宽容是做人的美德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一个宽容的人善于补人之过,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