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财布施与法布施为什么要相结合

梦参老和尚  2020/01/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财布施与法布施为什么要相结合

菩萨如果你在行菩萨道的时候——行菩萨道呢,六度万行以布施为首。

第一个就讲舍,舍就是布施。布施首先就讲财,第一就财施。财施一定与法施相结合,财是世间,法是出世间。

如果不以法布施、不以财布施,你想入众生道里头度化众生,不可能,那就很困难了。如果不以法、不以财布施给众生,你很难得教化人,很难入到众生界里头。

因为要在众生界里头,不随五欲所转,就是不随众生的世间相,不跟一切众生一样地去轮回,那你得武装一下,那就很困难。

而“十财施大甲胄”,“胄”就是头盔,穿盔;“甲”是盔甲,有防范的意思,是形容。古来作战是顶盔掼甲,“胄”就是盔;又者呢,这外头是甲,内是胄,护心镜啊,防身的。形容词,形容菩萨在作财施的时候,你得有防范哪,别随众生的五欲把你转了。

你从最初发菩提心的时候,要发愿利益众生,那你把五欲得先除断——财、色、名、食、睡。同时,要超胜过一切声闻、一切独觉。不但给一切众生作福田,要会给声闻、独觉作大福田。因此呢,以下全讲菩萨乘,这叫“大乘大集”。以下专讲是菩萨法,一切的声闻、独觉,都应供养菩萨、承事菩萨。

这段经文,说菩萨如果你想菩萨道,你得行六度万行。六度是以布施为首的,第一个要财布施,其次就是法布施。

菩萨他多生累劫修行的,有福报,有财,还有法。光有财也不行,还得有法,要财、法二施。如果施舍点财,没有法布施,那你众生得不到实在利益。有法布施了,那众生就得到实在利益了,那离苦得乐了,他自己就有福得了,他就修福田了。

假使菩萨要到众生当中去,你得披盔掼甲,防范受到众生的伤害。这财施得穿上大甲胄,就是这样子意思。跟众生一样,但是你有防护,那就不一样了。怎么防护呢?你先把自己保护好,再去教化众生。用什么来保护呢?“甲胄”是形容的意思了,说作战上用的。

第一个,你不要被众生的染污所染污。你去转众生,不要被众生转,五欲得先断。你到众生界去化众生,那众生的染污把你染污到了,你把众生没化了,反叫众生把你转了。所以说法利益众生,就是法施。还得供上财物,这叫财施。

因为众生若没有钱,那是很痛苦的,衣食住行都没办法。菩萨第一个解决众生的痛苦,先解决物质,就是财布施。我们前边讲的十善业道,那是不清净的,里头夹着很多的污染。前头也讲布施,也讲财施,那不是清净心来财施的。

说此段经文讲的菩萨的财布施,是作为度众生的工具。说你一发心的时候,要发心行菩萨道,那你第一个就要财布施。在你财布施时候,你自己是除断五欲,财、色、名、食、睡,你都断了。

如果你自己财、色、名、食、睡没断,到众生当中去,那就被众生的五欲境界所转。你去度众生,没度了众生,而众生把你“度”了,你堕落去了。所以说在你行菩萨道财布施的时候,你自己得先断绝五欲。那不只断绝五欲,说尘沙的惑你也渐渐都断了,乃至登地的菩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如何供养才如法

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包括你到他方世界去供养净土...

财富从布施福业得来

说到财富,简单地说,一切都从布施福德而来,从布施业...

沉着冷静是人生永远的财富

人的一生总要遇到一些惊险的事情,往往出其不意,防不...

佛示现涅槃,只为救度一切众生

昔日佛陀开示:诸佛为度众生故,方便示现涅槃,实而不...

一棵摇钱树

一棵摇钱树,这是过去封建时代落伍的社会里,父母想把...

布施之道

俗话说,鸟为食亡,人为财死。这是说衣食钱财这些身外...

如何才算有正知正见的布施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想...

法布施能得三十二种功德

首先讲讲什么是法布施,所谓法布施就是布施佛法,比如...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梦参老和尚说「梦」

缘起 今天潘居士要我跟大家讲讲,讲讲我的历史,说什么...

家里出事,你要给他回向

大乘经教好多都是,最初你所学的经论,都要你好好地保...

一切时处勤诵地藏菩萨名号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可以说也是指我们;虽不为求...

做任何事情都要善用其心

诸位菩萨慈悲,诸位道友慈悲。凡是发心的到了这个法会...

【佛教词典】一中一切中

(术语)空假中三观之中,中不惟为中观之一,空观假观...

【佛教词典】圣多罗菩萨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佛在香醉山为五髻乾闼婆王...

源断流枯

人往上爬,水往下流这是物各有其性。人不往上爬那是没...

为何把婚前性行为定义为邪淫

问: 佛教中对婚姻的要求是一心一意,而现在社会价值...

如何判断发心的大与小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圣严法师:如何能明心见性

惠能大师谓惠明曰:「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

【推荐】极乐世界与华藏世界的关系

在华藏世界海世界种里面有二十重世界,第十三层就包含...

佛源老和尚和地藏菩萨的因缘

佛源老和尚是铁骨铮铮的,也是独得祖师棒喝的真传。看...

天台宗对观音信仰的历史贡献

中国佛教天台宗对观音信仰在中国汉传佛教领域的普及与...

阿弥陀佛像为何总是站着的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像总是站着的...

净土是上根器所修法门

【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及真歇了(禅师),谓净土一法,...

梦参老和尚《为什么要学习占察善恶业报经》

历史的因缘 诸位菩萨,祝大家吉祥如意,身心健康。 现...

两土世尊度众生的分工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教主,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

净土五经一论的内容

净土五经分别指《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