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智宽法师口吮腹痈

莲池大师  2021/12/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智宽法师口吮腹痈

【原文】

唐智宽,蒲州河东人。常诵维摩经及戒本,感天神绕房。性慈惠,好赡病人,不计道俗及路远近,无人治者,即舆来房中,躬自经理。有患腹痈,脓不能出,口吮之,遂获痊可。后袅感①作逆,事逮宽,配流西蜀,祖饯②财帛悉不受,唯以一驴负经。路逢僧宝暹者,足破,卧道旁,舍驴与乘,自担经籍。时逢岁俭,煮糜粥以饲饥,又解衣衣之,或割或减,衔哀劝化,导彼念佛。

【注译】

①袅感:隋朝杨玄感,弘农华阴人。杨素之子。以父军功位至柱国。父死袭爵,迁礼部尚书,名重于世。隋炀帝大业年间,于黎阳起兵谋划废帝立秦王杨浩,从之者十余万。后战败,令弟杨积善抽刀杀之。故隋世皆以杨玄感为枭感。

②祖饯:祖,出行时祭祀路神。引申为饯行。

【演莲法师译文】

唐朝蒲州仁寿寺智宽法师(《续高僧传》为释志宽),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经常读诵《维摩诘经》及戒本,感天神绕房护卫。智宽法师秉性仁慈厚道,愿意赡助病人,无论出家人或在家人,以及道路远近,如有患病而没有得到医治的,就用车子把病人载来自己房中,亲自照顾料理一切。曾有一个病人在腹部长了个痈疮,脓血流不出来,智宽法师竟用口把脓吸吮出来,这个病人因而获得痊愈。后来杨玄感谋逆作乱,因斋事涉嫌遂拘捕智宽法师,将他发配流放到四川,大师对于祖饯送别的川资、衣物、布匹等,一概不接受,只带着一只驴子载着经书前去。

路上遇到一位名宝暹的僧人,因脚受伤无法走路,躺在路旁,智宽法师让他乘着驴子,自己担着经籍走路。时逢荒年,农作物歉收,智宽法师亲自煮稀饭施与饥馁之人;又脱下自己的衣服给他们穿,或者割下衣服的布料,或者减短衣服的尺码,用以送给贫乏的人。怀着悲痛的心情,劝导教化他们念佛求生净土。

《缁门崇行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莲池大师文章列表

万里求戒的见月律师

读体律师(1601-1679年),号见月,世称见月律师,是明...

快活烈汉性空禅师

性空妙普禅师,汉州(今四川广汉)人。出家后,自号妙...

印光大师的受戒师父印海律师

光绪八年(1882)农历十月,陕西兴安府(今安康市)双...

圣辉法师:我的戒和尚果公上人

为了纪念果公圆寂二十五周年,果公贤徒常福、常敏法师...

【推荐】肉食有何危险

肉食有何危险? 爱斯基摩人主要以肉类、脂肪为主,平...

关于疾病、长寿和善终

最近一直在生病,每年阳历的二月下旬到三月底,我的身...

突发疾病去世,如何判断是否往生

问: 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

人生百病的百药对治法

《大藏治病药》是唐代高僧释灵澈所著,选取了一百种人...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破除的是心中的执着,而不是破除相

我讲一个禅宗的公案,诸位体会一下。禅宗平常都是打坐...

【推荐】四个老婆

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

改掉饮酒的习惯

有一个人喜欢喝酒,在每天工作之前,他都会去镇上的酒...

享受自在的人生

佛家说:众生平等。人之所以有不同的境遇,皆由各人因...

【佛教词典】古德烂杏

禅宗公案名。古德,指宋代洪州白兆山之志圆禅师。一僧...

【佛教词典】怀感

(人名)唐千福寺怀感,依善导决往生之业,练修三年,...

社会困乱之时,正是布施的好时机

印祖第三天开示,重要内容讲得差不多时,就谈了一下当...

弄清楚往生的条件

最近有人很紧张、很沉重地告诉末学,说台湾某大助念团...

因果业报

有一位婆罗门长者,家财万贯,只有一个儿子,年满二十...

心若有迷,便要至诚念佛,即能唤起心性觉醒

【原文】 古德有言: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梵语...

「法会」的原意究竟是什么

谈起佛教的共修活动,法会算是许多人认识佛教的入门砖...

吾人反省十二问

人,必须时刻躬身自省,才能过修德进业。以下十二个问...

把每一天看成生命里的最后一天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认为我们的生命一直处于倒记时中,...

不要老挂起那讨债的面孔

佛讲一切法无相,尤其在《金刚经》中,明确讲无我相,...

一匹马带来的慈悲与忏悔

阿拉伯有位甲生意人,他有一匹非常健壮的马,一天当中...

弘一大师开示写字的方法

一、 这一次所要讲的,是这里几位学生的意思要我来讲关...

什么是居士

居士意为家长、家主、长者、或有财产、或居家之士。原...

妄念之多,皆由正念提不起

妄念之多,即由正念提不起。如正念得力,妄念自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