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要老挂起那讨债的面孔

南怀瑾老师  2017/08/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不要老挂起那讨债的面孔

佛讲一切法无相,尤其在《金刚经》中,明确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心经》也讲“诸法空相”。既然强调无相,为什么又说成佛的人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呢?净土经典也讲佛菩萨“相好光明无等伦”,为什么?

在解脱道上,一切无相才能空,才能证到形而上本体。相好庄严还是由功德来的,所以要修一切功德,学会看相就知道,世上很多人都是讨债的面孔。讨夫妻债、讨儿女债……满街都是这种不友善的面孔,很多机关单位中服务的人也是,一个欢喜的相都没有。有些长得很漂亮的人,看了却让人很讨厌。所以这一生,要多跟人家结欢喜缘。

不要见了人,老是挂起那讨债的面孔啊!学佛不是空口说白话。譬如讲慈悲,你能做到慈悲吗?看到人那个面孔就一脸死相,好像讨债的面孔,慈悲喜舍一点都没有。你对人家笑一笑这一点布施都做不到啊,就是那幅死相的样子瞪起眼睛看人,以为这个是佛法。

庄严肃穆,实际上死相,人缘都不结嘛。任何众生都喜欢菩萨的慈悲喜舍,你要注意哟。就拿喜心来说,一天到晚看到人家嫌烦,别人看到你也烦死了,脸孔像讨债的冤家,一点喜心都没有,你还能度众生?凡夫就是如此,你慢慢修吧!三大阿僧祇劫再来。逢人就笑也不算喜心,喜不是笑,是喜悦之心,真学佛修道的人,你看他那个神情,脸上的细胞都是使人看到就喜欢的,即使他在骂人打人的样子都是慈爱的。

真得定、得道的人,外表相貌具足圆满,即使最丑的相也转庄严了。我自己在参学经验中,遇到过许多这样的例子。有些小说也写得对,说入定的人宝相庄严,脸相变了。如果打起坐来,满脸苦相,背还窝着,说入定了,那是绝无此事的。真得定了,色身气脉必然通的,所有神经细胞自然会松开(不是散掉),脸色自然是端正柔和的。所以相好庄严是从功德来的,什么功德呢?

戒定慧的功德。修心能改相,这是必然的。得了定的人,身心都起变化,儒家说变化气质,自然与一般人不同了,并不用什么其他特别的打扮。我提醒过大家,不要认为学佛了,外形就可以邋遢,你仪容还是要端正。你看,没有一个佛菩萨像是不装扮的,身上挂的戴的满满的。只除了一位地藏王菩萨,他是出家相。

但是过分重视外形也是不对。所以真修行,不装饰或过分装饰都不对,因为不合中道。

身心能转变,一切功德庄严就具备了。这要随时修惭愧心,就是谦虚,就是随时反省自己的过错,这就是惭愧心。真正知道惭愧的人,是正修行人。惭愧是我们修行最重要的一件衣服,随时忏悔反省,改进自己,修到功德圆满时,身心自然会转变。虽然没有修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但是一定与众不同。

一个人要想这一生少病少痛,相貌庄严,是要靠修来的,要前生福德修来的。你这一生多用笑脸迎人,他生来世长一个人人都喜欢的面孔。见到人用那个讨债的死相,他生来世长一个处处惹人讨厌的脸。要相貌庄严,甚至于依报好的环境,就要修福德啊!你们千万不要像一般学佛修道人的作法铁青着面孔,千万不要带着那副死相。

你看看学佛的人几乎没有几个人做到“喜舍”,没有几个人能在脸上带个喜容,个个几乎都是讨债的面孔,只要一学佛一身的“佛气”,看起来很严肃。学佛的人有四种最根本最重要的行为:慈、悲、喜、舍。有的同学面无笑容,一付来讨债的样子,再不然就是一张嗔恨的脸孔。所以我要你们学佛第一步先学弥勒菩萨那个欢喜佛的笑容,尤其打坐时两条腿在痛,你就一边痛一边笑嘛!笑上三年,你笑惯了,你就是不讲话脸上都有笑容的。

笑有什么好处?你一笑神经肌肉都松了,打坐咬紧牙齿,何苦呢?所以打坐要先把脸部神经拉开,学菩萨微笑嘛,一笑脑子都松开了,脑神经整个拉开了,眉毛舒展开来,你看塑的菩萨像坐在那里慈眉善目,这是要学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南怀瑾老师文章列表

面相的好坏与心灵的善恶是相应的

现实生活中,人到中年后,就显现出受性格和品格影响所...

彼方殊胜事无穷,依正由来总不同

彼方殊胜事无穷,依正由来总不同 彼方就是指阿弥陀佛的...

想长相庄严,最好去西方极乐世界

他有福荫,这种人一出生下来,他的长相都是很庄严的仪...

依他净土与诸方净土

我要告诉大家,《莫到老来方修道》系列,你一定要连续...

令外貌庄严美丽的好方法

1、心念的力量 一个人的外貌与他的内心思想密不可分。...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此...

长相的庄严与否,跟善恶业力有直接相关

请看第三各得真金色身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

因过去业缘,未能见佛庄严相

昔时,释迦佛出现于世,为父王及大众宣说观佛三昧法门...

万般皆下品,唯有往生高

这几天很冷,正象征着我们修行,有一句话「不是一番寒...

研真穷妄名之为学

我们修行的一个重点:研真穷妄名之为学。盖能深造自得...

短短的六个字,把修行的方法都告诉我们

二佛神咒里面有勤转念,证菩提这两句话。虽然只是短短...

虚云老和尚除夕普茶开示

诸位上座,今天又是腊月三十日了,大众都认为是过年。...

【佛教词典】什门十哲

鸠摩罗什之门人中,道生、道融、僧肇、僧睿(以上并称...

【佛教词典】四药转变

子题:甘蔗转成四药、石蜜有二、黑石蜜、白石蜜、非时...

情,为什么那么难以放下

佛法是如何理解爱情的? 世间的男男女女都会因为感情的...

修行有没有窍门和捷径

在打七当中,有不少的人问怎么做功夫,问自己究竟应该...

泰国高僧阿姜查大德的精彩开示

★切记!你不是为了得到而禅坐,而是为了舍弃。我们不...

道德的力量超越了肉体的生命

信字,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一个言,意味着是人说出的...

昌臻法师《地藏经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同修: 今天下午想讲的问题是《地...

这些名言都是有后半句的

1、父母在,不远游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人物虽异,心性是同...

佛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众生呢

针对我们这些背性、遭苦的众生,佛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

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发来生之愿

原文: 净土法门,以深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发来生...

唐太宗:从信佛到贞观之治

深刻的烙印,特殊的关系 唐太宗的少年时代,佛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