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岂能一日不拜佛

2014/02/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岂能一日不拜佛

《普贤行愿品》的第一大愿是“礼敬诸佛”,可见佛法修持要从“礼敬”二字起步。“礼敬”既是我们学佛的基础,也是学习做人的起点。在每次身业礼佛,口业赞佛,意业念佛的过程中,随着身体的上下起伏,折伏内心中无始劫来坚固如高山的“我慢”。印光大师亦云:“佛法实益从恭敬中来,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

因此,“礼敬”一门不做好,先不妄谈出世法的利益,便是世间的种种利益也得不到,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

经云:“礼佛一拜,罪灭河沙”;虽然我们礼拜的对境是庄严的佛像,殊不知正是礼敬自己本具的自性庄严,我们自性原本不计人我,平等包容;却因无明而妄计人我,起惑造罪。礼佛是福慧增长的最好方法。作为一位皈依三宝的弟子,我们念念要靠三宝来救拔自己身、口、意三业之罪。经云,“若此罪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如果不拜佛,何以表达自己由衷的皈依之情,又如何能罪灭恒沙呢?

净土宗的行人专礼阿弥陀佛、专赞阿弥陀佛、专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愿愿令我们这些苦恼的生死凡夫成就离苦得乐,直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脱轮回之苦。我们信愿往生的行人,怎能不对救拔自己的慈父每天恭敬礼拜?世间的古代贤人,尚且对父母日行礼拜,感恩父母养育之恩。

父母生养我们一世的肉身,恩德尚且浩荡如大海,何况阿弥陀佛要救拔我们生生世世的慧命,恩德更加无量无边,非言词所能表述。我们净业行人强调“真信切愿”,倘若往生的愿望确实很真切,对通身仰仗的阿弥陀佛慈父,凭借他的愿力,了生脱死,往生极乐世界,岂能有一日不生感恩之情?岂能一日不行礼敬?

佛法修行人可以在家中的佛堂,或在寺院,每天抽出时间礼佛。如家中未设佛堂,也可面向西方,口称佛号行礼敬。礼拜表达了我们对佛陀诚挚的敬意。其拜佛的宗旨,套用一位出家法师的话说便是“宁可少,不可草”。我们拜佛追求的不是数量,也并非所谓的功德,真正的功德是内心的“恭敬心”是否日日增长。

礼敬的对象是“佛”,用来礼敬的是心,不单纯是身体运动,因此数量多少不是重点,随多随少皆可随喜赞叹。因此,口称佛、身礼佛、意念佛,尽可能专注地意念佛陀的功德,倘若心起散乱,行人可多思维人身难得、生命无常、轮回的过患、礼佛因缘的稀有殊胜,尽可能将心用佛号摄受住,并且坚持下去。

修行最怕暴冷暴热,一阵子勇猛精进,一阵子懈怠懒惰,很难起到效果。好比“水滴石穿”的道理,坚硬的石头靠我们用榔头猛砸几下,是无济于事的,但最柔软的水,因为不间断地滴注,却可以将坚硬的石头滴穿。我们的修行亦复如是,无始劫来的各种习气,靠精进几天是无法动摇它,只能靠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的念佛、拜佛,才能令它日消月殒,直至最终磨灭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念佛鬼敬

【原文】 海昌村民某,有老媪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阴...

读诵哪一部佛经最好

下一篇叫至诚持经。就是志诚的读诵经典,汝问何经最好...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

问: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呢? 答: 归敬...

何以拜佛能罪灭河沙

佛教主张礼拜佛、菩萨圣像,当然它有很深的哲义存在。...

虚心谨慎,怀有谦恭之心

一般古老的庙门槛都很高。庙门大开欢迎十方,为什么门...

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在修学佛法上,我们常说: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这正是...

南怀瑾老师:学佛后对鬼神也应该和善恭敬

我们年轻时学佛也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

传喜法师:三宝功德从恭敬中求

现在佛教刚刚兴盛一点,很多人还不了解佛教,误解佛教...

一心不乱须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往生

问: 为何忏公师父常常在佛七法会的时候,鼓励大家要证...

法乐之乐才是无穷而长久的甘味

人们通常认为快乐离不开财富,因此为了争取得到更多的...

凡事适可而止,把握好人生方向

有一个小孩,大家都说他傻,因为如果有人同时给他5毛和...

圣人的血泪

印光大师教我们,佛法从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就有一分...

【佛教词典】结座

原指总结一座之说法,故法会终了时之说法即称为结座,...

【佛教词典】鸠摩罗炎

梵名 Kumārāyana。又作鸠摩罗琰。天竺人,为鸠摩罗什...

圣严法师《感谢抱怨的人》

无论是在家庭里或是在工作场合中,我们常常都会听到抱...

在娑婆打滚得越久,要出去就越困难

有了信心以后要发愿,净土的愿是二个:第一个厌离娑婆...

强盗楼陀的故事

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其时舍卫城中,有一个强盗...

通过报身佛的无量相好,能否见到法身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

宣化上人:供佛的十种供养

这供养呢,以前讲过很多,现在把它再讲多一点。这供养...

修行的根本法宝--信愿持名

「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

怒宜努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怒宜努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这一条同样是告诉我们:...

仅贪求极乐世界的享受,是否会障碍往生

问: 《大宝积经》说,时一比丘,闻佛赞扬不动如来佛刹...

贪小便宜

我们每天打开报纸或电视,就常常看到报导,有些骗徒用...

宣化上人:瞻礼赞叹地藏菩萨的十种利益

诚心如法地供奉瞻视顶礼地藏王菩萨,这个人能得到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