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六十劫中布施眼睛,最终证得眼识圆通

耀行法师  2019/0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在六十劫中布施眼睛,最终证得眼识圆通

《心经》这部经文宣扬空性和般若,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也是世界上最被人广知最流行的佛教经典,作为般若的经典之作,为大家耳熟能详。文中出现的“舍利子”,并非是佛陀火化后的舍利子,而是一个人名。这个人就是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舍利弗。

古印度称呼人,很多源自父母的名字。比如《地藏经》里的“婆罗门女”,是因为她母亲为婆罗门,她是母亲的女儿,便这么称呼她。《楞严经》中的“摩登伽女”,也是因为她母亲是摩登伽。

舍利子名字的由来也是如此,他的母亲由于眼睛非常漂亮,似舍利鸟的眼睛一样美丽,故而得名“舍利”。他是母亲的儿子,便称为“舍利子”。而且他的眼识最利,出家七天便以眼识证得圆通,成为佛陀智慧第一的大弟子。

据《楞严经》记载,舍利弗出家之后,蒙佛陀开示,他在七天之内,眼识随见即觉,证彻无障碍。心见发光,光极知见,令眼识明彻圆满,证入如来藏性,得大自在,具四无所畏,成阿罗汉道,通达一切佛法,通达诸法实相,所以智慧第一。

舍利弗之所以可在短时间以眼识来证得圆通,是因为他夙世眼识最利。从久远劫以来,舍利弗心见已得清净,这样受生,已如恒河沙数之多。世间或出世间一切凡圣境界的种种差别变化,他只须眼睛一见,当下就能以眼识了然通达,不用意识计度分别,获无障碍。而且,舍利弗曾在六十劫中布施眼睛。

布施,作为菩萨六度之一。度,即有到达彼岸的意思。若能如法布施,不仅可以获得世间福报,还能获得出世法。菩萨通过布施度,可达成佛的彼岸。

布施就要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拿去布施,不算真舍,这是处理废品。将自己最舍不得的东西拿去布施,这才算真舍。能舍,才有得。

舍利弗宿世眼识最利,眼睛对于他,是身体上重要的东西。而他在行菩萨道时就敢于舍掉自己的眼睛。

在《大智度论》卷十二记载,舍利弗于六十劫中行菩萨道,欲成就菩萨六度中的布施度,结果他却伤透了心,从而退失了菩提心,回大向小。但他为行菩萨道而舍自己眼睛的行为,冥冥之中也成为后世的他以眼识来证得圆通的一种因缘。

故事是这样的,在六十劫前,舍利弗遇到一位乞丐,来向他乞讨眼睛。

舍利弗说:“我把眼睛给你,你也没用,为什么偏偏要我眼睛呢?如果你需要我的体力或者我的财物,我都满足你行不行?”

乞丐却说:“我才不要,我知道你眼识最利,我就要你的眼睛。若你真是行菩萨道修六度,真行布施的话,就把你最珍贵的眼睛给我吧。”

舍利弗就这样被道德绑架了,于是忍痛割爱,把自己最重要的眼睛挖掉一个,给了乞讨者。

乞者在舍利弗面前,拿着舍利弗的眼睛,用鼻子嗅了一下,露出一脸很嫌弃的表情。随手把眼睛摔到地上,一边唾弃,一边用脚踩踏。还骂骂咧咧的说:“这个眼睛可真臭!”

舍利弗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么真心实意的成全他人,却好心当作驴肝肺。于是便起了分别心,心想:“这种人,实在是太难度了!我的眼睛对于他而言确实没有什么用,他还强要。给他了,他却丢地上用脚来踩。这种人实在是太渣了!这种人,不可以度。还不如我以后自己修罗汉道,早点了脱生死。”

于是,舍利弗从菩萨道退转,回向了阿罗汉道。但由于舍利弗的付出,生生世世眼识清净无染。

所以只要我们是真心付出,无论对方领不领情,付出就一定有所回报,功不唐捐。比如,我们看到有乞讨者,或者网络上关于治病的众筹等等。我们去行布施,不论我们是否被骗,我们的付出一定都会有所回报的。

布施,不仅仅是难舍能舍,来对治我们的悭吝贪欲之心。更是要我们舍去分别心,舍去我执我见。舍利弗之所以会退失菩提心,正是因为他取相分别了,心灵深处才会如此的受伤。

行菩萨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可以有我执我见,不可以取相分别来布施。正如《金刚经》所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佛陀当年为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时,没有着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佛陀没有生起一丝的嗔恨心,还以德报怨,发愿:将来成佛,一定先度化这位割截他身体的歌利王。

果然,佛陀成道后于鹿野苑初转法轮,第一个得度的就是五比丘里的憍陈如,他便是当年的歌利王。

愿我们从布施中舍去自我心中的悭贪,以平等心、广大心、慈悲心、欢喜心来利益众生,最终以无住生心,到达涅槃的彼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社会困乱之时,正是布施的好时机

印祖第三天开示,重要内容讲得差不多时,就谈了一下当...

施舍的树

一棵树很喜欢一个小男孩,小男孩经常在树下玩,有时爬...

法布施的福德果报

法的布施 我们有些人做弘法利生工作、劝进行者工作,他...

布施奉献才能得到快乐

每一个人都要懂得布施,因为它是生命实现的一部分。...

净界法师:净土宗学人如何对待器官捐赠

站在净土宗的角度,基本上是不鼓励大家器官捐赠,因为...

怎么才是清净的布施

云何菩萨其施清净?若诸菩萨殟波陀悭。 前面是讲广大,...

60岁法师17年献血累计8200毫升

8月8日上午,身着僧服的光孝寺首座释戒成法师神清气爽...

这个「舍」真的很不容易

我们经常说慈、悲、喜、舍,慈就是想办法让别人快乐,...

【推荐】会伤害我们的是对事情的想法

那天,天降大雨,他依约搭公车去赴会,车上乘客拥挤,...

不要自心生自鬼

月前,本寺一位修行者往生了。 有位小法师,来寺挂单...

倚老卖老的人容易栽跟头

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

116岁肉身和尚:妙智法师

妙智法师,俗姓蔡,名松苍,祖籍福建福州,生于清光绪...

【佛教词典】北斗法

乃密教行法之一。系以一字金轮北斗七星为本尊,为延命...

【佛教词典】嚏

(杂语)音帝。鼻塞喷嚏也。西域凡僧俗礼敬时若嚏,皆...

《佛说孝子经》让你成为真正的孝子

导读:《佛说孝子经》,这一部经只有一卷,收录于《大...

国师与皇帝

清朝顺治皇帝有一天特召迎玉琳国师入宫,请示佛法,顺...

佛教对心的五种描述

我们的所作所为,无不是由我们的心来指挥。我们的心性...

大安法师:什么是根尘脱落和大光明境

问: 我一直在家念佛,也没有什么成绩,据说有人念佛...

以善变应万变

今天一早走进办公室,老总公告公司,将全面替换计算机...

玫瑰与刺

在为玫瑰剪枝的时候,不小心被刺刺到,一滴血珠渗出拇...

警惕「六根」的坏习惯

人在世间,总有很多给人评论的地方,尤其关于习惯方面...

三进三退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吉祥。道场白华庵。今天要说的法叫...

发心的意义与类别

发心,又作初发意。、新发意、新发心、初心、发意。发...

恶口伤人的果报

恶语伤人时人们一般会拿直爽作挡箭牌:我很直爽,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