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贫人菩萨因精进勇猛故,先成就佛果

2019/05/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贫人菩萨因精进勇猛故,先成就佛果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看到有些僧众身心懈怠,不精勤于道业,因此告诉阿难:“‘懈怠’是一切行为中最令人受累的恶习,会造成种种弊端。在家之人懈怠,就会衣食缺乏、家业衰败;出家人懈怠,则无法出离生死苦海。无论是世间、出世间一切众事,都必须精进、努力不懈,才能成就。

在家之人勤奋、精进,就能衣食丰饶,所经营的事业日益兴隆,为大众所称扬、赞叹;出家人精进无有懈倦,所行道业皆能成就。

修行之人想要具足三十七助道品、种种禅定三昧、佛法法藏,乃至截断生死之流,抵达无为安乐的涅槃彼岸,当勤精进,以勤修为本。如果想圆满六波罗蜜、四无量心,上报四恩,具足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殊胜功德,及六通、三达,成就一切智,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清净国土,乃至教化一切众生,都必须藉由精进不懈地努力,方得成办。”

佛陀又告诉阿难:“在无量劫以前,有五百位长者子设立布施大会,并且竖立高大幢幡,击鼓宣告:‘无论是沙门、婆罗门、贫穷困苦之人,乃至于乞丐,我们都将平等惠施,给与大众所需之物。’五百位长者子各各布施珍宝、象、马、车乘、衣被、饮食,依据每个人所欠乏的物品全数供给。

这时,有一位行遍许多国家的穷人,适巧来到此国,看见五百位长者子设立布施大会,赈穷济乏,毫不吝惜地救济大众,于是问他们:‘你们毫无吝惜地布施,是想祈求什么呢?’长者子回答:‘我们以此布施功德,上求佛道。’

贫人再问:‘什么是佛道?佛道的内容又是如何?’众长者子回答:‘佛道远远超越罗汉、辟支佛,于三界中最尊最贵。佛是人天的导师,有无量大慈、无尽大悲,悲愍五道众生犹如对待初生的孩儿一般;佛陀教化一切众生,悉令为善、断除堕入三涂恶道的苦报,度化有情出离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安乐之处。

佛是诸恶永尽,众善具足,永无一切垢染,各种贪欲都已灭尽,六波罗蜜皆悉圆满成就,能以无量无边的善巧方便、权宜之法,依众生根性、随时节因缘教化。

佛有十神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奇特之法、三十七助道品等功德法藏无有穷尽;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身紫金色,具足六种神通,圆满无碍;能预知无穷的未来,了知无尽的过去,现在之事无所不知;佛具天眼、宿命、漏尽三达,可以明鉴久远,穷尽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三世一切生死因果,漏尽烦恼。

因此佛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等十种尊称。因为德行圆满,具足这十种尊胜之德,所以称为佛。’五百位长者子各各如是赞叹佛的无量德行。

贫人听了长者子赞扬佛的功德,心想:‘从现在开始,我也要学习他们的愿行,广度一切众生。但是,我这么贫穷、一无所有,应当用什么来普行布施呢?’随即想到:‘我应当以我的身体来惠施大众。’于是他便向人求取蜂蜜,将蜂蜜涂满全身,躺卧于坟冢间,发大誓愿:‘我现在用我的身体布施给所有众生,若有众生需要身肉、头、目、脑髓,我都将全数供养。以此布施供养功德,上求佛道,广度一切有情。’

贫人发愿后,三千大千世界立刻大为震动,诸天宫殿都起伏摇晃,诸天天人皆恐惧不安、慌张地奔走。释提桓因以天眼观察,看见菩萨躺卧在坟冢间,以自己的身体广行布施;他想考验菩萨的愿心,便来到阎浮提,化身成群狗、飞鸟、走兽来啖食菩萨的身体。

菩萨看到这些飞鸟、走兽等动物,上前啖食自己的身体,内心十分欢喜,没有丝毫恐惧、退转之意。此时,释提桓因回复原来的身相,赞叹菩萨:‘善哉!善哉!你的愿行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今日所作的布施功德是要祈求何愿?你企求作天帝、梵王,还是转轮圣王吗?’

菩萨起身回答:‘我不祈求作天帝、转轮圣王、魔王、梵王,也不企求三界中的种种享乐,我以至诚之心,发愿上求佛道。但是因为贫穷,没有钱财、宝物可以布施供养,所以便用自己的身体来布施,祈愿上求佛道,广度一切众生。’

释提桓因与无数天人异口同声赞叹:‘善哉!善哉!愿心殊胜高远,令人望尘莫及!’这时,释提桓因便以偈赞叹:

‘欲求最胜道,不惜其躯命,弃身如粪土,解了无吾我。虽用财宝施,此事不为难,勇猛如是者,精进得佛疾。’

释提桓因告诉菩萨:‘你发愿成就佛道的愿心,无比精进勇猛,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得到的。你不惜生命,舍身布施给众生的殊胜功德,超过这五百位菩萨布施功德的百千亿倍,乃至不可计量的倍数,你将在五百位菩萨之前,先成就佛道。’释提桓因与诸天天人,以香花散布于菩萨上方,欢喜离去。”

佛告诉阿难:“当时的贫人,就是如来的过去身。五百位长者子,则是今日弥勒等五百位菩萨。如来因为精进、勇猛的缘故,超过这些菩萨所作的功德,先成就佛果。所以,必须精进勤修,不能懈怠。菩萨应如是布施!”

阿难及在座的比丘们,闻佛所说,无不欢喜,向佛顶礼,各各精进,勤修道行。

典故摘自《菩萨本行经·卷一》

省思:

《释论》云︰“在家懈怠,失于俗利;出家懒惰,丧于法宝。”无论世间、出世间,懈怠都是堕落、失败的根源。所有一切善法、功德,都因精进努力而得成就。

故事中,如来以“精进勤修,不能懈怠,菩萨应如是布施”勉励弟子精进,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智慧,力行布施,广度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仅代众生受无量苦,也在利他当中成就了自己的道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共修与独修》

为什么一定要共修呢?只要够虔诚,难道不能一人随时随...

六根门头无人用

我曾经一再强调,过堂也好,上殿也好,要听二磬。但发...

精进有什么好处呢

癸四、精进 又能远离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

星云法师:修行的真义

「现在的人常说要修行,其实只不过是将修行当作『懒惰...

修行要去掉这二十种错误观念

一、求佛而不修佛 佛法是修行法门,是从内心去参悟自...

宏海法师:信解行证

好各位,我们尊敬的上果下道和尚慈悲,各位在座的法师...

木鱼之眼昼夜常醒

谈到警醒,在大雄宝殿、大智殿、大悲殿都有巨大的木鱼...

对在家居士的一番苦口忠言

我们大家都清楚,新的一年已经到了,在新年开始,为了...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注音版】二时临斋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身罹绝症,听念佛号,微笑往生

身罹绝症,痛苦呻吟。听随身听,安详往生。 台中沙鹿有...

龚老居士往生的殊胜事迹

去年元旦时,东林寺助念了一位九江的龚老居士往生,非...

众生肉、子女肉、父母肉,有何区别

张居士学历很高事业有成,信佛多年,在全国的佛教界很...

处理杂务也是修行

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

【佛教词典】彼同分

(术语)分别十八界,有同分彼同分之二门,根境识三者...

【佛教词典】七十二天

(名数)六十九天,太山府君,五道大神,及大吉祥天,...

恶人念佛一定往生吗

问: 印光大师言:虽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母,兄...

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度化母亲学佛的历程

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充满着智慧与善巧方便,最终目的都是...

真信切愿一心念佛是不是执着

问: 真信切愿一心念佛是不是执着? 大安法师答: 我们...

十法界皆不出因果之外

修学佛法的次第依次为 :第一、深信因果,第二、亲近善...

圣严法师:在工作中要对事不对人

不论我们在公司担当何种职务,都要顾及整体,而且要对...

生从何来,死往何处

当我们看到呱呱坠地的初生婴儿,可曾想到这个小生命从...

占察轮相对修行有很大的帮助

占察与世间算卦的不同算命的一般不给出家人算,因为修...

净土修行拣正辨异

斋天的要义 我不是说斋天不好,只是现在有的大和尚,...

不要把事物看成你可以永远拥有的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

如何把一句佛号不间断地念到专注

问: 我知道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议,所以每天走路静坐...

【推荐】勿做人生遗憾事

遗憾的事是恨错难以补救,后悔不已也。如一句话令人难...

居士信佛不能破坏了家庭的和乐

居士,虽然皈依了三宝,但他仍是在家的俗人,既是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