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80后工科博士的自白:我为什么选择念佛法门

2020/0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80后工科博士的自白:我为什么选择念佛法门

末学于1986年12月生于河南的一个小乡村,2013年工科博士毕业。现与读者分享我的学佛经历,向您展示为何一个在世人眼中属于最讲求逻辑的人群中的一员,会选择在世人看来是愚夫愚妇修行的念佛法门。

最初的梦想--考上大学

我的家乡虽然在地貌上是一马平川,没有高山的阻隔,但在观念上却有着难以逾越的高山。进入高中之前,我对文化的理解仅限于唐诗宋词,更遑论其他。那里的人们虽不放羊,却一代代重复着同样的人生轨迹:放羊,赚钱,娶媳妇,生儿子,放羊……区别仅仅是将“放羊”换成了其他工作。

所以读初中时,我就立志一定要考上高中,跳出“放羊”的循环。所幸我的父母非常明智,竭尽所能地供我读书。

2000年,我如愿考入市一中,才第一次在城市里见到摆满各种书籍的书店,于是开始了在文字中游历的日子。然而这些游历并没有让我找到答案,感觉古人凄凄惨惨的悲苦境遇,多是怀才不遇,怨天尤人,他们那些深情的抒发,并未给我一丝光亮,天空依然晦暗,人生仍然不知为何而来,又何所从去。

每次回家,我看到街头人们落寞孤寂的神情,黯然神伤,怎样才能令他们幸福快乐?那时以为科技和财富应该可以为人们带来幸福,所以,我便努力读书考大学。2003年,我如愿进入北航。

进入大学后,最高兴的是终于有机会泡在图书馆了。对于自己想寻找的人生的答案,我想大概当代最优秀的学者们应该知道,所以就去读《北大清华演讲集》,然而却发现科技与财富并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如果可以,那么那些光鲜亮丽的时尚达人与财富自由的新贵们,大概也不会有烦恼了。

我又想,既然财富与科技不能带给人真正的幸福,那么思想文化或许能提供答案。大二时,我开始阅读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作品。几乎读遍了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小说以及西方哲学家的著作,了解了很多新鲜事,然而于最初的疑问却依然无解,感觉更加不知方向。

大三时,无意翻看了四库全书《子部精华》,看到《孔子家语》中 “今世俗之陵迟久矣” “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故也。夫慢令谨诛,贼也” 之言,令我感到非常温暖,大概 “言沃我心” 就是这种感觉吧。

艰苦的探索--叩问中西

继而读《论语》《易经》,以及程朱理学等书。在这期间,还读了道家的《道德经》《庄子》以及《庄子》注解等书和佛家的《金刚经》《维摩诘经》《六祖坛经》等经典。然而很遗憾,由于智慧浅薄,并没有领悟到佛法的真谛,于佛经也就放下了,这样就到了大四。

保研之后无事,就到北医去听中医讲座。我也开始研读《黄帝内经》以及其他一些名医著作,不过中医的理论实在是不容易搞明白,看了很久,脑海里依然是一团浆糊。名医案例中一些超出常情的案例,也令我开始思考,人为什么会生病?

在这个阶段,虽然读了很多书,了解了许多,但依然感觉与传统文化有隔膜,我曾经写信给一个朋友这样描述:这种感觉就像有一个大宅子灯火通明,知道里面有宝贝,但是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一直在外面打转转。

初现的光明--结缘佛门

2009年一次回家,母亲生病了,说了一句 “即使体检是免费的,我也不去做理疗,我要留着钱供小孩读书”,让我感到非常惭愧。试想,如果大学毕业后,父母却不在了,读书又有何用?因此必须抓紧时间,再一次去读佛经,这一次我决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也不知为什么,就选择去佛经中寻找答案。很幸运,这一次在图书馆拿起的是《地藏菩萨本愿经》(下文简称《地藏经》),这是一部讲孝道及因果的佛经。

这一次终于读懂了,从中了解了为什么在民俗中人死后要在七七日内荐亡超拔,原来《地藏经》中有依据。《地藏经》云:“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

又云:“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读完此经,我如获至宝,经中说供养瞻礼地藏菩萨像利益无量,于是我在网络上下载了一幅画像,打印装框,供在宿舍书架最顶一格,平时用布遮盖,至今这幅画像已伴随我九年。

我身边没有学佛的朋友,也不知道从哪里可以获得佛经。那时还不知道利用网络结缘经书,只想到可以抄写经书,于是陆续抄写了《地藏经》《法华经》《楞严经》。虽然接触了经书,但还不知道如何踏实修行。平常周末多是读诵《地藏经》,每日早晨在学校绿园湖边读诵《金刚经》。

虽然还没有领悟几句,但知道受持此经的信众非常广泛,想着就这样读下去,说不定哪天就能领悟其中一偈、半偈。在每日湖边晨读的过程中,也遇到不少人走过来,问我,为什么读佛经?答曰,喜欢。也有修其他宗派的人走过来分享他们的经历,这时我才忽然发现,原来在我们学校,有不少老师和学生也是学佛的。

彻底的信靠--栖心净土

真正栖心净土是从读诵《佛说无量寿经》开始的。2011年,在深圳实习期间,我到弘法寺参访,结缘了一本印刷精美的《佛说无量寿经》。看到经文下卷中对世间的描述 “然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 时痛哭流涕,不能自已,从此开始重视净土法门。

后来在苏州弘化社结缘了一套《印光法师文钞全集》(下文简称《文钞》)。读印祖之文字,有种相见恨晚之感,原来读四书五经、《老子》《庄子》、中医书籍等没有明白的地方,现在都明白了,仿佛醍醐灌顶,登堂入室。对印祖佩服之至,五体投地,感觉真是茫茫世间,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师父,找到了真正皈依处。

读印祖《文钞》后,方知学佛该如何踏实修行:“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平日一句佛号,常不离于心,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才能真实受益。

非常感恩能够遇到印祖《文钞》,回想自己与净土法门的相遇真是曲折:抄写《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时,对母子喻那一段印象非常深刻,但当时并没有更深入地去了解;读诵《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时,浮躁的心仅读到第三观,就读不下去了。

从弘化社结缘印祖《文钞》后,竟然在电脑中找到了txt版的《文钞》,原来早就下载了,却没有打开看,也没有去网上了解印光大师的生平与思想,又错过了。

回想当时读《地藏经》时,经中说读诵此经者,“菩提不退”“毕竟成佛”,当时还疑惑,为什么读诵此经就能得到这样的利益,怎样才能得到这样的利益。现在看来,原来是地藏菩萨冥冥中的加持,一次次引导末学修学净土法门。

所幸我这个刚强难化的众生,终于彻底被印祖的文字三昧折伏,从此栖心净土,一意西驰。至此,终于找到了人生的答案。感恩地藏菩萨!感恩佛菩萨加持!感恩大慈父阿弥陀佛!感恩印祖!

长久的发心--弘扬净土

工作之后赫然发现,原来我一直以来要逃离的“放羊的循环”,其实并没有离我远去,而是换了一种形式,我依然被催着结婚,生小孩,小孩考大学,小孩找个好工作,小孩结婚……而我们大部分人都生活在这样一个循环中,竞争,攀比,虚荣,乐此不疲,真是蜗牛角上、萤火光中争长较短,几许误哉!

这个循环的真相,唯有佛法讲得清楚,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而这与科学、逻辑完全不矛盾,因为科学虽然可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一定程度上能给人类带来物质上的繁荣和富足,却没有办法给出人生幸福的答案,不能解决人类心灵的痛苦,也不可能给出超越“放羊循环”的路径。

其实,无论我选择工科、理科、文科,一旦内心生起对“放羊循环”的厌离,最终都会归心佛法。这也是我为什么看其他一切的思想和书籍都感到不满足、不究竟、不彻底,而只有遇到佛法、看到印祖《文钞》才由衷地感到满足、心安的原因。

然而,我却没有办法让家乡的人相信我寻找到的答案,因为,相比于佛法,他们更愿意相信看得见的财富、权势。当给他们讲佛法时,他们甚至会怀疑,我是不是头脑有问题了。面对这种情况,我只得暂时闭口不言。

净土法门是易行难信之法,释尊说“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佛说无量寿经》)。如此简易直捷的法门,也适合无多知识的乡野人修行,然而当前智慧福德浅薄的我却没有办法让他们相信,且待时节因缘吧!

同时也让人感慨今生何其有幸,得遇净土法门并信乐受持。值此五浊恶世,诚如印祖开示:“一息不来,即属后世。此时纵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亦无用处。若不及早修持净业,待到此时,方知虚受此生。”(《复张曙蕉居士书三》)

真诚祈愿大慈大悲的法师们,发菩提心到广大农村弘扬净土法门。弟子虽福德浅薄,必定全力护持,纵今生不能如愿,信愿念佛,往生西方后,也必定回入娑婆,圆满此愿。

《净土》2018年第4期 李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念佛为何要求「一心不乱」

《阿弥陀经》要求学人执持名号七日一心不乱。 《无量寿...

人生的种种苦

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

背娑婆而向极乐

无明所引。弃觉逐尘。违远真体。故名曰背。返其去路。...

念佛有什么规矩仪式和禁忌吗

天下事有定理,无定事,当以理定事,以事论理,俾合乎...

化羞辱为前进的动力

在美国,有一位叫库帕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在...

修净土的人,不要修到最后像外道一样

净土念佛法门它的特色,是一个他力门、果地教,也就是...

如何理解阿弥陀佛大愿不同的愿目数字

问: 如何理解阿弥陀佛大愿不同的愿目数字? 大安法师...

走出心中的妄想,才能去受用弥陀的光明

过去有一位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他跟一个女孩谈恋爱,谈...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佛说梵网经

佛说梵网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一张长条桌的启示

在某次法会的因缘,担任机动组的职事,繁重而忙碌的出...

香花与臭鱼

在佛经中说到一段譬喻,一群捕鱼之人,一天,卖鱼以后...

人身难得如爪土之稀

佛陀过去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化之时,一日,世尊以...

让心房中多开几扇窗

有个男子好不容易存了足够的钱,买了三层楼的独栋房子。...

【佛教词典】不自轻

【不自轻】 p0318 瑜伽八十四卷四页云:不自轻者:不作...

【佛教词典】永寂静

【永寂静】 p0495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三页云:永寂静者:...

出家人用功办道,越艰苦道心越坚固

当时,我们在云居山,生活很清苦,工作劳动量很大。每...

追求神通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学佛修道之人追求神通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稍微弄不好...

宏英居士往生纪实

无诤念佛守本分 预知往生彩蝶送 宏英居士,本名吴巧英...

圣严法师:不要只是抱怨,要处理抱怨

抱怨是从家庭到社会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的普遍...

真正的大福德资粮是靠继承得来的

净土法门是大乘终极之门,确实大乘小乘不可同日而语。...

为什么我们做事会觉得越做越苦

一位产妇生了孩子,但孩子刚生下来还在医院的育婴房时...

师徒对情人的看法

师徒两人,无事泡茶谈天,因情人节刚过,便聊起这个话...

佛教对于爱情的看法是什么

问: 佛教对于爱情的看法是什么? 净因法师答: 要想解...

极乐的五尘境界,就是弥陀的三身四德

关于积集智慧的资粮,本经讲到有二种因缘:第一个是有...

给自己留些余地

《韩非子说林》里面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叫桓赫的雕...

救拔母亲出离生死

有一本《物犹如此》的古书,收集了许多可歌可泣有关母...

不小心受伤,是否也属于因果报应

问: 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