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贪图享乐为障道根本

2011/06/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日,目连尊者因弟子生病,于是上忉利天询问神医耆婆医治的方法。当时正好遇到天人们入欢喜园,目连尊者只好先站在路旁,没想到一行人经过时,都没人回头看尊者一眼。后来耆婆路过,虽然有回顾尊者,却也只是举手致意后就乘车而过。

目连尊者心想:‘神医耆婆本是我的弟子,竟然也因耽着天乐而退失道心。’即以神通力将车子停下。耆婆下车后顶礼目连尊者,尊者喝斥耆婆,提醒他不可为种种因缘而退失道心。耆婆回答:‘我因过去是尊者的弟子,所以才向您举手问讯,您有看到其他天人这样做吗?因为当天人实在太快乐了,贪着于此,不得自在。’于是目连尊者表明来意,问耆婆:‘我有一弟子生病了,该如何医治?’耆婆回答:‘要以断食为医治的根本。’

后来,目连尊者劝天帝释提桓因说:‘佛世难遇,何不多亲近佛陀,习学正法?’释提桓因为了让尊者明白原因,于是派人唤一天子来,但连唤三次,天子皆藉故不来。释提桓因告诉尊者:‘此天子只有一天女,只会一种伎乐,即因染欲情深,即使天帝敕令,也无法斩断情欲前来。’后来这位天子因为没有见到天女,前来觐见天帝,天帝问:‘你为何迟迟不来见我?’天子只好据实回答。

释提桓因向尊者解释:‘此天子只有一天女、一种伎乐,就如此自娱而无法自拔,更何况天王有种种天宫、无数的天女,还有自然可得的天厨美味、百千伎乐。虽知佛世难遇、正法难闻,但因染乐缠缚,不得自在,又能如何?’

典故摘自《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六》

省思:

经云:‘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即使修善积福,升天享乐,若不修习禅定、智慧,正思苦本,此乐有尽,乐后之苦,唯己自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极乐净土,人人不再设防的世界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之第三十九愿:受乐同于漏尽愿 第三...

人生弹指有何欢

前段时间,和几个好友相约旅行。在途中,大家喝茶聊天...

星云大师《得失心》

得失之间,是欢喜?是悲伤?你有过这种经验吗? 日前...

只要发坚固心和长远心,就可成功

修行一法,易则容易,难则实难。易者,只要你放得下,...

圣严法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一、心中无事,不受干扰 默,是不要将一切现象,当成...

越到晚年,观照智慧就越重要

一般来说初学者要多修止,因为你观慧薄弱。一开始先念...

把人身用在满足贪欲、积聚财富上,实在是太不值

对现代人来说,贪欲贯穿着一生,大量的时间都花在满足...

珍惜在娑婆世界修行的善缘

华光开敷遍身如来身边有两位小菩萨,一位叫美音菩萨,...

找回那个没有结婚前的你

一位妇人在河边寻死,被路过的船夫搭救了,询问原因,...

顿悟后就能成佛吗

有一个刚剃度不久的小沙弥,问老禅师:一个禅者顿悟之...

糜子仲为善得福

三国时代,东海朐县有一位名叫糜子仲的人,他的祖先世...

财禄乃前世布施而来,非强力之所能求

人世间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

【佛教词典】守护道

梵名 Nātha-mārga。乃西元十一世纪,出现于东印度孟...

【佛教词典】二受

身受和心受。身受是眼耳鼻舌身等五识的苦乐感受;心受...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

原文: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

世俗的欲乐

佛陀的僧团中,有一群刚出家的年轻比丘,他们原本是侨...

装死的野狐狸

佛经里面有一个比喻,很贴切野狐狸的比喻。说有一只野...

脑海总是浮现很多的恶念,应减轻往昔的业障

问: 为什么脑海里总是浮现很多的恶念,有时候对佛也...

如何忘记过去曾受过的伤害挫折

问: 如何忘记过去曾受过的重大挫折?忘记别人对自己...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一日一夜的出家功德,便得命终生天的福报

过去,卢留城有一位优陀羡王,具足大智慧,聪明绝顶,...

宣化上人:人有二十难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

临终是超凡入圣,还是继续轮回

民国十二年阴历五月廿八日,大师收到会稽道尹黄涵之居...

无目之人

有个和尚问投子大同禅师:一个没有眼睛的人,他的脚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