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无诤三昧的须菩提尊者

2012/03/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须菩提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他豁达自在,被众比丘敬佩。但也有人对他冷讽热嘲,说他没有什么了不起。

一些比丘听了这些话,为须菩提鸣不平,要去辩论。须菩提劝他们:“修道的人要将讥嘲、毁谤、逆境、魔境看成是助道的增上缘,可以依此消除业障,加强信心。再说诸法空性的真理,是无我无人,无彼无此,无高无下,无凡无望,平等一相。辩解和争论,是有胜负心,与真理相违的。”

须菩提通达空性,能随顺世间,行大忍辱,对任何人,都能做到无恼无争。佛陀对他的修证,十分欣赏,在金刚般若法会上称赞他已证得无诤三昧,在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须菩提回答说:“您老人家对我的称赞,真不敢当。我决不承认是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若有这样的想法,说明我执还未断除,终曰还耽溺在有证有得的法执之中。其实,舍利弗、目犍连才是真正的离欲阿罗汉。”

须菩提在灵鹫山石窟里坐禅,一天忽感四大不调,身心非常疲劳。在病重的时候,他结跏趺坐,端身正念著:引发身体病苦的原因,有的是过去的业报现前,有的是现生运缘的关系,用医药不能彻底根除。唯有发慈悲心,深信因果,忏悔罪业,修习禅观,从心不苦到身不苦。经过正念和禅观之后,他顿时感到身心轻松自在.疾病也豁然痊愈了。

把一切的利益和好处给别人,一切的损失和失败由自己承担,慈悲可以转化你所处的情境。而才识、学问愈高的人,在态度上反而愈谦卑,希望自己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具有容人的风度和接受批评的雅量。做为修行人一定要慈悲、谦逊、随顺,这样才能念念清净,智慧成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佛灵僧不灵

阿弥陀佛,诸位吉祥。 今天呢给大家说一个《佛灵僧不灵...

意生身来去自由的云居山博雅老和尚

宗门下这一法,只要你确实真行,到熟练境界,受阴一破...

鸠摩罗什大师--七佛译经师,凡情难测度

大师从弘始三年入关到弘始十一年圆寂只有短短八年的时...

倓虚大师的净土法缘

倓虚大师原籍河北省宁河县,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

六祖慧能大师的一生

慧能俗姓卢,原籍河北范阳(今北京大兴)。他的父亲贬...

隆莲比丘尼--巴蜀才女,蜚声中外的佛学教育家

隆莲法师生长在诗书世家,祖父游西庠是前清秀才、外祖...

如瑞法师追忆梦参老和尚:老和尚是为众生而活

壹: 老和尚弘法路经香港,入住宾馆即问:此房一夜何价...

绍云长老留给沩仰宗法子的开示:接了法就要有行持

法卷传法 徒具虚文 所有到我这来接法的人,我都把这个...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只要肯布施,就会有好的果报

《大智度论》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是关于一个贫穷...

记恨就是折磨自己

他读的科系,想要在毕业后进入行,要经过学科与术科检...

杀食巨蟒灵龟引发怪事连连

本文是我同事亲口所讲,全是他当年在安哥拉时的真实经...

法诚师父的二三事

据说,很多师父出家前都遇到过一些不思议事。我与法诚...

【佛教词典】内法

【内法】 p0365 瑜伽六十六卷九页云:复次略由五因,当...

【佛教词典】合字法

为密教文书记载法之一种。即取二字或三字之一部分,合...

临终正念是往生的决定因素吗

问: 印祖多次提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尤其强...

修行的真谛

心犹如相续的河流,假如你无法运用你的修持来把握它的...

曾国藩的《败经》—析败致胜的奇书

卷一本败 忧虞之际蓄气长智 [原文] 古人患难忧虞之际,...

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埋少年魂

普劝修持第四篇:观苦、空、无常,修净土。就是要常常...

魔化比丘死后投生何处

《佛说法灭尽经》:众魔比丘命终之后,精神当堕无择地...

时空为何是我们的错觉

问: 顶礼法师!弟子在学习《复盛机师书》这篇文章时,...

迷恋五欲失福报

有一青年叫林铁双,仗着叔父为官之势,挣了不少钱。一...

佛教妇女的故事

一、观音菩萨 救苦救难 圣像金容 家家供奉: 大乘妙...

能为一切众生回向,即与佛菩提誓愿相合

汝母去得甚好,就是你母亲走的很好啊,此殆汝母往昔善...

劝茹素断荤戒杀放生

一切众生,一念心性,与三世诸佛,了无二致。但以迷而...

难信之法

有一次,佛陀到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游化,住在城北的迦...

身心一如相互连结

在佛陀的教导中,我们了解身心是无法分割的。身即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