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常住物」有四种分类

仁清法师  2020/10/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常住物」有四种分类

“常住物”有四种:一、“常住常住物”;二、“十方常住”;三、“现前常住物”;四、“十方现前常住物”。

一、“常住常住物”是什么呢?比如说寺院的大雄宝殿,寺院的僧人住的房子,或者属于寺院的土地,这些,僧人只能去用,不能去分,更不能当做自己的东西去买卖。僧团也没有这个权力。你只是用,用的谁的?用的十方如来的。那是三宝的家产。由僧团来管理和使用,任何团体和个人都不能把这些东西,当作自己的物品去支配。这是“常住常住物。”

第二是“十方常住”。“十方常住”是什么意思呢?在这举一个例子,比方说:供养僧人的饭,是大家凑的,大家供养的,它来自于十方,它的特性是:“体通十方,唯局本处”。什么含义呢?寺院的米面油,所有一切吃的用的,它是天下所有僧人的,不仅仅是这个寺院僧人的。哪怕在美国有出家人,那么我们这个寺院的吃的,也有人家的一份儿。因缘和合突然间他现前了,突然间他来了,你马上得给他一份儿。这叫“体通十方”。

“唯局本处”,是说仅仅是当下现前僧人在用。并不是我们每一次吃饭,都要给其他地方的法师留出一份来,不是。但是我们每次吃饭都要念供,都要上课。在吃饭之前要打板,突然之间来了个外籍的或外地的僧人,坐下,马上给他一份。

因为这个饭本来就有他的一份,这叫“体通十方”,“唯局本处”。我们在某一个寺院开饭,那么,限于某一个寺院的僧众,谁赶到了谁吃。就是这个含义。寺院里为什么打板?打板是过堂,要给施主诵经,回向,要出食,要供养。打板就是让来挂单的僧人,或是让能到这里来吃饭的僧人,来吃饭。打板,集众。这是第一。

第二就是让看不到的有缘众生,来吃。是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进行的。佛陀过去,曾降伏过很多的护法,其中有一个护法叫大鹏金翅鸟,有一个护法叫罗刹鬼子母,我们在早上中午吃饭的时候,出食有一部分是他们的,这是佛陀许下的诺言。像大鹏金翅鸟,它天生吃龙,大鹏金翅鸟很大很大,它最爱吃海里的龙,它吃龙就像吃面条一样。

因为那个大鹏金翅鸟很大。“南阎浮提只容一足”,只能容下它一只脚,一只爪子。那个大鹏金翅鸟经上是这样讲的。当它想吃龙的时候,两翅一扇,咱说那个东海啊,南海啊,水就向四下里分,龙就现前了。它就飞下去把龙吃掉了。龙王就急了,龙和鱼鳖虾蟹不一样,鱼鳖虾蟹繁生的很快数量很多,龙的数量还是有限的。

于是龙王就求到佛了,说:“你救救我的家族吧。这个鸟是天敌,这个吃法,不长时间,我们就绝种了,那怎么办?”释迦佛就把自己的袈纱拿了一些:“回去,你把你每一条龙的后背上,都拴上一缕,分开,一缕一缕的”。据说你要是现在真看到龙的话,它后背上有一条红线。那就是佛陀的恩赐,实际是袈纱的线缕。

在袈纱的加持下,那个大鹏金翅鸟想吃龙了,一扇,水就向两边跑,也看到龙宫了,就找不到龙在哪里。大鹏金翅鸟有很大的神通。它知道佛陀在保护龙族。没办法了,它也去找佛陀去了。它说:“佛陀啊,你是不是把那个龙都给保护起来了?”佛陀就说了:“杀生是罪业啊,是堕落之因啊”。

大鹏金翅鸟就说了:“佛陀啊,你讲的这个道理我懂,但是呢,我就吃那玩意儿,我不吃别的。你说我不吃它我吃啥?我不就饿死了吗?你不能救了它,让我死啊”。这时佛陀就给它讲轮回的痛苦。讲这个缠缚,讲这个嗔恨,讲这个恶业,讲这个果报,讲了以后呢,这个大鹏金翅鸟明白了,“但我还要吃饭啊”。“要不这样吧,我让我的弟子,吃饭的时候,给你一份饮食。你到我弟子那里去吃”。

所以后来寺院的佛弟子,在早上和中午吃饭的时候,都要出食,有大鹏金翅鸟的一份。

还有一个是鬼子母,这鬼子母自己生了很多很多孩子。但是呢,鬼子母天生的,就爱吃别人家的小孩。所以很多信众就开始求佛了。佛施展神通力,把鬼子母最小的一个孩子,给藏起来了。罗刹鬼子母,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痛哭流涕,痛不欲生。求佛了:“佛啊,求你帮帮忙吧,你给我找找我的小孩儿吧,我可不能活了”。

佛就说了:“你有好多好多孩子,丢一个,没事的”。“可不行,孩子是娘身上的肉啊”。佛然后就说了:“你有五百个孩子,丢一个都不行,人家一个孩子的,两个孩子的,你抓来就吃。别人家痛苦不痛苦。”佛就给她讲道理,让她断了杀生这个恶业,同样,我们在出食的时候,也有罗刹鬼子母的一份儿。所以我们在吃饭的时候,要打板,一打板,所有有缘的都来享用,假如说你不打板先吃了,原则上是一种盗取。就是这个含义。

第三,“现前常住物”。它这样讲的:“此物唯施此处现前僧”。所以它叫“现前常住物”。就是只供养现前僧人。比方说,有一个居士啊,到寺院去发心,就问了:“师父,你这个寺院有多少僧人?”,这个师父说:“我们这个寺院啊,常住的就十个僧人”。“那好了,一人一件棉袄”。发心,过冬,一人一件棉袄。他就是发心给这些人的。没发心给另外的僧人,所以这叫“现前常住物”。

第四条就是“十方现前常住物”。比方说,有僧人圆寂了,他的东西留下来了,留给谁呢?是留给僧人。是每一个僧人都应该有份儿。但只是当时在场的僧人去分。因为这个东西本来就是十方的,又只留给当下现前的僧人。和刚才第二条不一样。第二条是”体通十方,唯局本处“。

比方说,有一个居士,扛了一袋子大米,给这个寺院,那么这个大米是谁买的呢?是这个信众买的。这个信众个人的东西,供到寺院里。如果某僧人圆寂了,留下遗物,也是应该寺院来分,但是本来这遗物就来自是十方。和那袋子米不一样,那袋子米是个人的。

所以刚才那个叫十方常住物,这个叫十方现前常住物。十方现前常住物,就是当时在场的僧人分。它的特点也是“体通十方,唯局本处”。

“十方”“常住物”,首先是僧人、僧团、三宝的东西,有人认为“寺院的东西”就是十方的,是吗?比如有人以经营为目的的随便建起了几座建筑,刻上“某某寺”的牌子,大肆敛财,那不能算作“十方常住物”,充其量无非是“贩卖如来”,难免造下侵损“十方常住物”的罪业。

可谓:“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纵忏亦不除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仁清法师文章列表

四法供养为最上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曾经驻锡于过去四佛弘法之处拘深瞿...

僧人受具足戒前所问遮难的内容及其意义

僧团为简别出家者是否有资格求受具足戒,事先提出一系...

出家人的舍戒与还俗

在我国佛教史上,虽有好几位人物,由僧尼还俗:例如:...

决不可拿僧宝开玩笑

佛、法、僧三宝,名虽有三,然体性同一。一切佛像为佛...

从心里恭敬理解出家人

理解出家人吧!当今许多人对佛教不甚了解,对僧人存在...

出家人的三衣

三衣依佛教戒律的规定,比丘所可拥有的三种衣服,谓之...

香积法味供养

昔时世尊听闻维摩诘长者卧病在床,便教敕文殊师利菩萨...

心无分别时,敬僧功德就圆满了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这会儿呢,从山下爬到佛顶山...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各宗要略——真言宗

史略 密宗又称真言宗。以大日如来所说的《大日经》为一...

出生食的由来

出生食,也就是施给众生食。于进食之时,从应量器中取...

因果的法则

佛法所说的因果法则,是遍通一切的,就是宇宙间的万事...

佛教称谓的分类及其含义

中国人素重礼仪,在称谓方面亦十分讲究。而佛教的称谓...

【佛教词典】摩诃僧那僧涅陀

(杂语)译曰大誓愿。...

【佛教词典】旃檀罽昵吒王

即月支国之迦腻色迦王。威德炽盛,志气雄猛,勇健超世...

地藏菩萨的分身遍一切处

念诵地藏菩萨,绝不会堕入三途,不过轮转要经过多一点...

暴富并没带来幸福

世人哪里知道,暴富之后,不仅没有带来预期渴望的那种...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出家人天天讲修道,如何谓之修道呢?修是修造,道是道...

广化法师《素食的利益》

弁言 我今天演讲素食的利益一题,有两个因缘:第一、...

佛陀的四种弟子

随着佛陀教化的弘传,皈依佛陀的弟子不可胜数,僧团份...

一位医生在长期行医中看到这样的无常观

掐指算来,我从九六年考上医学院至今已经十余年了,从...

拜佛、念佛就是广结善缘

一个人忆念观世音菩萨时,为什么你的贪嗔痴会淡薄?因...

事业的成功与否跟因果有关联性吗

问: 我是一名本科应届毕业生,最近一年来,看到身边很...

临终正念不失,显得尤为重要

末法时期的众生,接触的多是念佛法门,比较方便、稳妥...

你凭什么离开三界

净土宗的带业往生,诸位你想想看,净土是一个清净庄严...

只要你发愿生极乐世界就一定能生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

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

我在前面的博文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中提到: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