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跟出家师父同坐一起,感得什么果报

法耀法师  2021/02/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跟出家师父同坐一起,感得什么果报

“又勿坐僧床席,轻侮僧故”。

为什么?他是师父,他代表佛,你一个在家人的身份,怎么可以和这么至高的身份坐在一起呢?从世间这个角度而言,你很不懂事,你很无知啊。(按:下半身干枯,这只是花报,果报在地狱。)

尽管有时候这师父慈悲——师父慈悲是他的慈悲,但是你应该知道该怎么做,你不能说师父一慈悲,你就找不着北了,师父表扬你几句,你一下子就好像已经不得了了……那说明你很不懂事。

“俗中贵士之座,犹不许贱人升之”。

这打比方,世俗的那个很高贵的人,打个比方,国王——这个随便的一个老百姓,你随便地坐在王座上,怎么可能?跑到王座上去坐,搞不好给你惹来杀身之祸。所以“况出世高僧,辄便相拟”。出家人这个身份远远地超过国王的身份,这是经里面的比方。

国王的身份和出家的身份,二者如果相比的话,这个国王的身份,相当于一滩大便,所以你在世俗,那个大便上都不允许让你去坐,何况远远超过大便的这样一个法座,法王座。你一个俗人,怎么竟敢和具备这样身份的人坐在一起呢,所以要很小心噢!

你来到寺院里,不是像一些人说的,和师父来交朋友的,这都很不懂事,很愚痴啊。

是以“大师又言”,经里边说“是以经中,共僧同床半身枯也”,佛在经里面说的,说和出家的师父同坐在一起,感得什么果报呢?半身枯干,得到这样的果报,可怕吧?因为他没这么大的福报。

“如是因缘如别广说”,在经里边有很多了,你有因缘可以看,这果报是非常可怕的,所以对出家身份一定要恭敬,这非常重要。

“若至明晨,先沙门起”。

第二天早晨起来应该提前起,不可以像在家里,一睡睡到太阳都出来了,那就说明你也不懂事。来到寺院,我们一般出家师父都起得很早,你来到寺院里住,应该比师父起得更早。但是,你不能起来大吵大闹,应该坐在那里,一心修持,忏悔自己的业障。然后一心念佛,自己积集资粮,等着师父起来,而不是说自己起来,就开始大吵大闹,那就是搞错了。

好,这是第三科。有因缘暂宿的,这我们要注意的,总结一下,就是要爱护。有缘在寺院里住的话,应该“三宝财法应守护”,应爱护三宝物,像爱眼珠一样爱护;

再有一个,不可以在寺院里边住的时候,说世间的闲话、调笑,说那些放荡、嬉戏那些的话,不可以;

再有一个,不可以和出家师父并排的坐在一起,还挨得很近,不可以,这个消你福报,应该恭敬;再有一个,睡的时候应该晚睡,晚于师父。起的时候,应该早于师父。在寺院里住,是这样的,这是“清信入寺法”里边的,这个是正法,第一科。

弘一大师《南山律在家备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明白因果》

因果问题,属于佛教的基础理论,也是佛法的核心。不明...

有一念的大悲心,就可感得无边的果报

种种的方法,个人的用心不同,经常用这个心,你就是菩...

【推荐】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印光大师言: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

人走霉运的三个原因

一、邪淫心重的人。 第一个消减的是福禄。官位降低或不...

阎老子铁棒未放汝在

原文: 经言:万法唯心。错会者,谓无心则无因无果,故...

身虽不出家,但心要出家

出家里面还有四种形态,一般我们会讲:出家出家,就是...

几位亲人的善恶现世报

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仿佛一切都在变,但无论时空如何...

若明一切境界都有前因,则自然能够放下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

要想运势好,口德很重要

口德,就是说话的道德,也就是不出口伤人。生活中,一...

儒释道是一家吗

问: 法师您好,弟子在学习导读《复邓新安居士书》这篇...

积极向上的佛教

一、佛教不是迷信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充满神话的国...

我们为什么一直执著现在

我们知道第八识是不造业的,它只是收集业力,变现果报...

【佛教词典】展转净主通五众

羯磨疏·衣药受净篇:“于五众中随意与者,非谓随衣各...

【佛教词典】觉山

(譬喻)譬佛之妙觉于山也。性灵集七曰:觉山妙果,不...

晚景不虚度念佛往生

老年净业行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属于自己的时间充裕,自...

不净观颂

死想第一 (人死时心脏和呼吸均告停止,其状可畏) 有...

家人都不信佛,并反对自己学佛该怎么办

问: 请问师父,我家里人都不信佛,也很反对我学佛,很...

聪明女人有「三气」

聪明女人有三气,即骨气、灵气和大气。 骨气就是不因...

祸福由因,改变在缘

我们从我们内心的相状,看到过去的因,也看到你现在面...

垃圾车定律

有一天,打算到机场,因时间来不及,因此,我拜托一位...

很重视眼前的人,只有现在没有未来

佛法你要是不知道,你会觉得佛法是非常的矛盾。般若波...

古人用功不肯刹那离开工夫,故能当下悟道

有人问赵州:云何是大道?州云:平常心是道。又问:我...

修福犹如炒股,看你往哪里投

在这里和大家谈一谈有关修福和惜福的事。 修福,就是人...

圣严法师:把最难放下的东西放下

圣严法师是台湾法鼓山创办人,自喻为风雪中的行脚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