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天台八教丨顿教

2021/07/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天台八教丨顿教

天台教法,主要有化法、化仪两大类的教化方式。藏、通、别、圆是化法四教,指的是从教理方面提供四种教化众生的义理内容,在天台诸师的解释中,将之比喻为治病的药味,也即是具体的义理、佛法。

化仪四教则是与之相对的根据理论提出的四种教化众生的仪轨,具有法度、准则的含义,指的是一种途径。天台学人根据这个途径,可以把握方向,找准符合自己的道路,依之通向灵山。天台诸师将之比喻为对症下药的药方,根据这四种准则,可以达到药到病除的功效。

化仪四教包括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四种。

顿教顾名思义具有顿超直入的含义。所对之机是大根菩萨,所说的法指的是佛菩提树下自证的佛慧。因为法门是佛自证境界,犹如牛乳,没有任何的加工、修饰,只有大根菩萨根性成熟的,才能即刻明了佛所说的甚深意旨,所以,按经典说,《华严经》属顿教。顿教《华严》教法,直述佛意,从教义方面说是圆;但听法众只局限于大根菩萨,属只被大根,不堪小乘,因此在对应根机方面说是别。为此,顿教在藏通别圆四教中属于圆兼别。

顿教的修行是通过最透彻的认知以最便捷的方式达到悟的境界,这其中不需要种种方便,不需要经历从下至上的阶次,而是单刀直入,顿至佛地。就像是极好的燃料,只需一点点的火星就能生起燎原之势,直灭三界之烦恼惑;又像是火箭入太空,顿时腾起。

但是,华严顿教之法虽好,但能真正采取这种修行的人极少,他对修行者本身的智慧、善根、福德要求极高,因此只有大菩萨才能具备有这样的根机,凡夫钝根只能是望洋兴叹,望尘莫及。

顿教中还有圆顿教,也即是《法华经》教法。因《法华经》圆摄四教,顿教自然在其中。区别于《华严》的别教之顿,《法华》的顿是圆顿之法。因为《法华经》中说,一切众生哪怕是一合掌,一低头,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法华的圆顿不仅在教法是圆,对众生根机的包含,也具备有圆的作用力。

无论声闻、缘觉、菩萨,只要能悟中道之法,证诸法实相;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即时能转迷成悟。如经中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所有慧身,不由他悟;清静妙法身,湛然应一切。”

又说,有人入大海,浴已,则用一切诸河之水。因为大海是一切河水的汇入,入大海洗澡,即是用一切河水洗了。圆顿教即是如此广大能包含一切的教法。自心如如意珠,即空即假即中,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圆顿之法,纯圆独妙。

以上是为化仪四教中之顿教含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天台八教丨圆教

化法四教中最圆满的教法是圆教,圆教是不思议境界,整...

各宗要略:天台宗

一、学统 北齐慧文禅师,读《大智度论》悟一心三观。南...

天台八教丨三藏教

智者依据《涅槃经》将佛说的一切经典在内容分为四个部...

略释天台六即义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契理契机,至顿至圆,...

略说天台宗的十乘观法

十乘观法是天台宗智者大师总结的十种观行法门,总结非...

天台八教丨别教

别教是化法四教中的第三教,主要的教化对象是三界外的...

天台八教丨渐教

渐教,是通过有次第有阶位的方式,根据众生的根机,按...

天台二祖慧思大师的三生三世弘法因缘

巍巍南岳,层峦叠翠,草木峥嵘,在从磨镜台去南台寺的...

【注音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什么是佛

佛是佛陀一词的略称,古时也写成浮屠或浮图,是Buddh...

净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1.生平 永明大师(公元904---975年),讳延寿,字冲元...

「三藏」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即便对佛教并不了解的人,也知道古典名著《西游记》中...

【打禅七】与【打佛七】的异同

打七是佛教主要修行方式之一。七指时间,以七天为一周...

【佛教词典】第十六王子

(名数)三千尘点劫之昔,大通智胜佛所有十六王子出家...

【佛教词典】六现观四种对治分别

【六现观四种对治分别】 p0312 瑜伽七十一卷四页云:问...

如何改变第八意识

问: 师父慈悲,阿弥陀佛!师父刚讲到第八识,最究竟...

将愤怒的垃圾转化成慈悲的花朵

懂得使用有机肥料的园丁一定不会丢掉垃圾,因为她需要...

大安法师:般若智慧

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如何修智慧、修般若这一块是非常...

宏海法师:2019天津大觉佛子三皈五戒法会

好,各位善男子、善女人,咱们今天也是难得,那从观音...

人之一生,实同蜂之酿蜜,蚕之作茧

今日诸位发心来归依三宝,老衲甚为欣慰,诸位远道过江...

上辈往生是一定要出家吗

问: 法师慈悲,请开示三辈往生条件,听说上辈往生是...

心外无法,全佛即心,弥陀即我心,我心即极乐

初明性。 序文 灵明洞彻,湛寂常恒,非浊非清,无背无...

嫉妒造业,随喜有功德

恶念,就是从贪、瞋、痴所生出的。我们带着贪、瞋、痴...

厌离色身,欣求极乐

再看这个众生浊。众生浊就是我们的见惑还有思惑,它这...

孝顺心,是学佛的第一步

无始时来慈我者,诸母若苦我何乐?你想一想,我们无始...

观音菩萨感应故事:治愈脊髓瘤

10年前,我因患病,在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危难关头,...

读诵《法华经》的24个理由

1. 看看《妙法莲华经》到底妙在哪里?智者大师光讲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