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天台八教丨三藏教

2021/07/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天台八教丨三藏教

智者大师依据《涅槃经》将佛说的一切经典在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即是三藏教,简称藏教。依据《四教仪》中说,三藏教即是修多罗藏、毘尼藏和阿毘昙藏,也就是经、律、论三藏。修多罗藏,即是经藏,翻译为法本,意思是经中所说的都是出世间善法,是言教之本,代表作是《四阿含经》。

毘尼藏,即是律藏,内容是有作、无作戒,指明该做与不该做,以戒检验言行,能灭身口之恶,以八十诵律等五部律为代表。阿毘昙藏,即是论藏,又叫无比法,意思是圣人的智慧所流出的论藏法义,是一切世间世俗智所不能比拟的,其中的代表作如《俱舍论》、《大毘婆沙论》等。

经律论三藏,阿含藏可以称为定学,因为四阿含经中,多是说明修行的方法,依法修行能得定。律藏可以称为戒学,戒律能因事制戒,防范身口造恶,能教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论藏又称慧学,论典是诸如龙树、世亲等大尊者所造,是他们智慧的流露,读之即能解疑生智慧,开卷有益。也就是说,小乘三藏教的三藏与三学,是融合的。

三藏教有小乘三藏与大乘三藏之分,在天台,将三藏教判为小乘,主要是依据鸠摩罗什翻译的《法华经》与《大智度论》中的经文,智者大师依《法华经》“贪著小乘,三藏学者”;《大智度论》中“三藏是声闻法”,又说“迦旃延子,自以聪明利根,于婆沙中,明三藏义,不读衍经,非大菩萨。”的经文,而将三藏教判为小乘。

三藏教所对应的根性是声闻、缘觉、菩萨,正化声闻,旁化菩萨。需要说明的是,三藏教既然是小乘教,为何又出现菩萨根性?菩萨原是大乘佛教所属。这可以从两方面说,其一,阿含经中有出现“菩萨”这一名称,只是三藏教中的菩萨是特指,具体指佛的前生。

也即是说,三藏教中的菩萨,指的是佛因地修行时候的他自己。其二,万丈高楼平地起,钝根菩萨,在没有彻底通达大乘以前,他们需要经过小乘法的教育与熏陶,因此,也就出现旁化菩萨一说。

三藏教的教义,主要是生灭四谛,生灭十二因缘,事六度,实有二谛以及修行方法上的析空观。三藏教的特质是“生灭”,也就说,在三藏人看来是确实有苦可灭,有道可修,有法可学,有觉可证。奉行要从此岸到彼岸,要断尽一切烦恼,灭无明、灭行,乃至灭老死等。因为是讲究“生灭”的佛法,因此,在修行证位以证得阿罗汉或缘觉为目的。

三藏教的修行阶位按声闻、缘觉、菩萨三种根性,可归纳为三种:第一,声闻人修行阶位,粗分大致可分为凡位与圣位两大阶段。若是细分,则凡位中按照外凡三位与内凡四位,共有七方便位;圣位则分初果见道位,二果、三果修道位,四果无学道位四圣位。

第二缘觉,缘觉这个种性的人,在有佛出世的时候,他们能依据十二因缘而悟,因此称为缘觉;在没有佛出世的时候,他们独坐高峰,观花开花落,世间无常之相,能自行觉悟,称为辟支佛,又称独觉。如大迦叶尊者就是独觉根性,他曾说,“佛不出世,我当为辟支佛,终身行头陀。”

缘觉人观三世两重十二因缘,同时也会结合四谛而修。不同的是,声闻人修四谛,是先观苦谛,缘觉则是先观集谛,因为集才是最与十二因缘契合的。在证果上,缘觉与声闻一样,能断三界内的见惑与思惑,只是声闻不能断习气,而缘觉能断习气,略上声闻一筹。

第三菩萨,三藏教的菩萨主要修的是事四弘愿、事六度,他们将四弘愿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结合苦谛,烦恼无尽誓愿断结合集谛,法门无量誓愿学结合道谛,佛道无上誓愿成结合灭谛,然后发心一愿一愿的填满;再经历三大阿僧祇劫,修六度行,六度行满,第三阿僧祇劫,到达内凡的顶位。

再又开始百劫修相好阶段,修百福能成一种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圆满,进入補处位,生兜率内院,然后又下兜率、入胎、出胎等八相成道,成佛受梵王请,度三种根性众生,直至80岁涅槃。

以上的是三藏教的主要内容,总结来说,三藏教的“佛”是坐于菩提树下,以生草为座,断三十四心见思惑而成正觉,现老比丘相,住世80岁。“法”是《四阿含经》、五部律、《俱舍论》《大毘婆沙论》等三藏。“僧”是声闻、缘觉,以及藏教菩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天台宗的判教为何受到历代修学者的重视

在中国佛教一千五百年历史当中,影响佛教最深也最受欢...

略释天台六即义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契理契机,至顿至圆,...

天台宗对观音信仰的历史贡献

中国佛教天台宗对观音信仰在中国汉传佛教领域的普及与...

略说天台宗的十乘观法

十乘观法是天台宗智者大师总结的十种观行法门,总结非...

何谓「名字即佛」与「观行即佛」

名字即佛闻经达理,断疑生信。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

如何把「空假中」三观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大乘佛法把所有的智慧,尤其天台宗把所有的智慧分成空...

天台宗的基本架构

天台宗创立于陈、隋之交,兴盛于唐、宋之际,是汉传佛...

天台八教丨通教

通教是化法四教中的第二教,主要以五时中方等与般若二...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二时临斋仪」的内涵

我们佛教信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

各宗派的代表性经典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卷数达二万...

皈依后在家人就可以穿海青了吗

海青,《佛光大辞典》解释得非常全面,对于我们增广见...

佛教为何分宗派

佛教,整体的佛教是一味的,在佛陀时代,并无所谓八宗...

【佛教词典】触地印

梵语 bhūmispar?amudrā。又作触地契、破魔印、惊发地...

【佛教词典】痴迷

(术语)痴心迷于理也。止观五曰:无明痴惑,本是法性...

人生的境界,有四个观点

现在这个社会,寿终正寝也办不到了;当然,最好是无疾...

超越男女相的分别

一天,佛陀在王舍城附近的灵鹫山,与大众比丘开示涅槃...

要懂得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中国古诗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

罗汉的含义

我们常说的罗汉实为阿罗汉的简称。为声闻四果之一,如...

老子论幸福

幸福是人现实中的一种生活富足状态,又是人内心的满足...

东晋士大夫的净土情怀

东晋末年,在长期的分裂与战乱中,随着慧远大师的到来...

星云大师《人生是过客》

有人说,人是宇宙的主宰;但也有人认为,人是宇宙的过...

平常回向要愿我们临终无障碍

印光大师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建议就是:我们平常修福报,...

只剩一具尸首,你还想她吗

一个人的一口气没有断,很像一个样子。等到无常鬼一到...

修行中遇到障碍该如何克服

问: 在修行当中遇到障碍,如何克服? 大安法师答:...

昙影法师《说僧过恶·犯大重罪》

佛陀不允许任何人造口业、毁谤出家僧众,若说僧尼过恶...

一心归命如何运用在生活中

问: 请问师父,何谓一心归命,我们修行净土的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