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持心梵天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持心梵天所问经卷第二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难问品第五

于是,明网菩萨白世尊曰:「持心梵天而从如来闻说大哀,所分别法不喜不慼。」

持心答曰:「设族姓子修知二行,彼人则有欢喜愁慼,真际所处永无二事,由是之故不喜不慼。犹如幻师所幻奇异之术,又彼化人所行而至无喜无慼。是族姓子已得游入诸法自然之相,自然覩于如来所现变化,不喜不慼。如来所化,闻于如来所说辩才,不喜不慼。假使如是分别诸法,一切如幻等无差特,不于如来殷勤喜悦,不于众生有下劣意。」

明网又曰:「仁者已解诸法幻相乎?」答曰:「族姓子!假使有行诸法有处乃能问斯。」

又问梵天:「仁何所行?」答曰:「一切愚夫所遵行者,吾之所设行在于彼。」

又问:「愚夫行淫怒痴狐疑,计身是吾躯体,是我所有,行在邪见,云何仁者行在于彼?」答曰:「卿为欲令凡夫之士,至无凡夫成就法乎?」

报曰:「吾不欲乐凡夫之事,安当志于诸法成就乎?喻族姓子,一切诸法无所成就,法无所住无积聚处,无有结恨无所忘失,亦无怀来报应不也。」

答曰:「族姓子!离淫怒痴不行诸法,是谓为相,有行凡夫斯贤圣行,其有行者则兴二事。又,族姓子!一切所行为无所行,一切所教为无有教,一切所处为无所处,一切所趣为无所趣。」

又问梵天:「何谓一切所行为无所行?」答曰:「假使遵行亿百千姟诸劫之教,不知法性之所增减。以是之故,一切所行为无所行。」

又问梵天:「何谓为一切所教为无所教?一切所处为无所处?」答曰:「一切诸法,如来所教,如来所处。以是之故,一切所教为无所教,一切所处为无所处。」

又问:「何谓一切所趣为无所趣?」答曰:「计无有人有所趣生,以是之故,一切所趣为无所趣。」

尔时,世尊赞持心曰:「善哉!善哉!若欲说者当造斯讲。」

于是,明网菩萨问持心曰:「如向仁者所说,一切愚夫所行,吾之所修行在于彼。设如是者,则为致行有所获矣?」答曰:「岂可游在所生致所行也。」

又问梵天:「设不游生,焉能教化于众生乎?」答曰:「犹若如来之所化生,吾如彼生。」

又问:「如来所化岂有生乎?」答曰:「宁有变现所当现乎?佛之境界谁所兴乎?」

报曰:「有现所现及与境界,虽有所现为无所现。」答曰:「吾之所生当造斯观,其所生者因缘立界。」

又问:「仁者岂为因缘生死行乎?」答:「吾无因缘生死之行。」

又问:「以是之故,何所因缘而缘境界有所恐惧?」答曰:「犹如因缘,因缘界惧亦复如是,计无本者无所退转。」

于是耆年舍利弗,前白佛言:「唯天中天!假使有人而与斯等诸天龙俱,入于言辞获福无量。所以者何?如今,世尊!能得逮闻斯诸正士之所名号,为甚快矣!何况乃值讲说法乎?譬如有树生立于地,而于虚空现于茎节枝叶华实。如是大圣,斯诸正士之所行相,当作斯观,住于诸法而现所生终始存没,周旋往来现诸佛土,而以上妙如是比慧,无碍辩才自在游已。已见如是智慧变化,何族姓子及族姓女,不发无上正真道乎?」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曰普华,谓舍利弗:「今者耆年,岂不得入此法性乎?佛说耆年智慧最尊,何故不堪如是感动所变化乎?」答曰:「世尊说余于声闻上知其境界。」

又问:「众可解说法境界乎?」答曰:「不也!」

又问:「云何耆年有所讲说如其境界?」答曰:「如其所入所说亦然。」

又问:「耆年能令法性无边际乎而造证耶?」答曰:「如是。」

又问:「何谓随其所入所说亦然?唯舍利弗!随其所入之所节限,有所讲说节限亦然,则为限节自缚法性也,其法性者无有边际。」

又问普华:「其法性者无入相乎?」答曰:「唯舍利弗!假使法性无有入相,然于法性无所入相,仁何因设殷勤法性志解脱乎?」答曰:「不也!」

又问:「若于平等顺如所入法性亦然。」答曰:「普华!吾身欲见亦欲闻之。」

答曰:「唯舍利弗!云何法性为有所念?一切诸法为有所说有所闻乎?」答曰:「不也!」

又问:「仁者!法故说言,欲有所见有所闻乎?」答曰:「普华!世尊说曰:『则有二人得福无量:专精说法,一心听者。』以是之故,仁者讲法,吾当听之。」

梵天又问:「耆年岂能灭于思想,而思惟定听于法乎?」答曰:「族姓子!其灭定者,无有二事听法之理。」

报曰:「耆年舍利弗!身宁乐志乎?寂于本净及诸法乎?」答曰:「如是,族姓子!一切诸法本净寂灭。」

报曰:「是故,耆年舍利弗!不能堪任常定听法。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本悉寂静。」

舍利弗问:「卿族姓子!宁能堪任不从定起而讲法乎?」答曰:「唯然,舍利弗!省察诸法岂可获乎?而仁说言不从定起能说法耶?」答曰:「不然。」

梵天又曰:「是故,仁者,一切凡夫愚戆之党,常得定意。」

耆年又曰:「凡夫愚戆以何定意而三昧乎?」答曰:「一切诸法而无所趣,斯曰常定。」

又问:「如是等习凡夫愚戆,及与贤圣无差别乎?」答曰:「唯舍利弗!诚如所云,吾之所察,又不欲令凡夫愚戆及与贤圣造若干也。所以者何?诸贤圣法无所灭除,愚戆之法亦无所兴,犹法界等,以斯之故,无有度者。」

则复而问:「族姓子!诸法无本为何谓耶?」答曰:「如耆年身所分别知,岂复兴发贤圣法乎?」答曰:「不然。」

又问:「仁为灭除凡夫法乎?」答曰:「不也!」

又问:「岂复逮得贤圣法乎?」答曰:「不也!」

又问:「宁复分别凡夫法乎?」答曰:「不然。」

又问:「云何耆年分别知时?」答曰:「如所闻法离于凡夫则为无本,平等亦如无有解脱,灭度亦如无本亦如。」

答曰:「唯舍利弗!其无本者无有差别不若干也,其无本者无所归趣。所谓无本,如无本者一切诸法悉入无本。」

于是,耆年舍利弗,前白佛言:「唯天中天!犹如大火炽盛赫奕无所不烧,诸族姓子亦复如是,诸所说法皆分别了,一切法性处靡不尽。」

世尊告曰:「然,舍利弗!诸族姓子讲说法性,如汝所云。」

尔时,明网菩萨谓舍利弗:「佛叹仁者智慧为尊!叹于耆年以何智慧?」答曰:「明网当知,诸声闻中倚于音声,但自照身而得解脱,叹我于中而为尊耳,不在菩萨而有智慧也。」

又问:「唯舍利弗!察于智慧有言相乎?」答曰:「不然。」

又问:「其智慧者行不普乎?不平等耶?」答曰:「如是,诚如所云,智慧平等。」

又问:「何故诸法普等乃为智慧,而反讲说智慧之限?」答曰:「然,族姓子!智慧法性无有边限,系在限者从其境界,因本慧行而有所入。」

又问:「仁之所知,其无限者而可限乎?」答曰:「不然。」

又问:「以何齐限而自系阂有所说乎?」时舍利弗默然无言。

于是,贤者大迦叶承佛圣旨,前白佛言:「唯然,世尊!明网菩萨何故号曰为明网也?」

于是世尊,见于耆年大迦叶请,欲令众会德本具足,告于明网:「汝族姓子!自现本德所造之业而致净光,当为天上及世间人显示晖曜,令菩萨众所为善本志纯熟者,或发道心使得精进。」

明网菩萨闻佛音诏,更整衣服,便从右掌缦网指爪寻放光明,通彻无量不可称限,照于十方诸佛国土无有边际,而悉普周一切无量不可计会诸佛世界。地狱、饿鬼、畜生、群萌、盲聋瘖痖、跛蹇疾病、尫羸狂騃愚冥、怀淫怒痴、裸形不蔽,若饥若渴,若系若缚,贫匮丑陋,老耄年迈法应当死,悭贪嫉妬,犯戒瞋恚,懈怠放意,恶智无信而无博闻,不知惭愧,堕于邪见六十二疑,生于八难不闲之处,悉蒙斯光寻时皆安。时彼众生则无贪淫,不患瞋怒,不迷愚痴无有结恨,亦无热恼。

当尔之时,世尊之前诸来众会,菩萨、声闻、天、龙、鬼神、犍沓惒、阿须伦、迦楼罗、真陀罗、摩睺勒、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普现一像悉为金色,一切等现,相好形容皆如如来,普现一等无见顶相。身如金刚,一切尽坐自然莲华,珠交露帐,众宝之盖,一切悉等而无差别。现自然身如佛无异,一切色身悉获安隐,犹如菩萨逮得三昧各兴欢豫。彼时众会怪未曾有,各各相见,悉如世尊而无差别,不复自覩疵瑕之体。

适放是光,寻时下方有四菩萨,自然踊出叉手而住,各自念曰:「今者当礼何所如来?」

空中有声则语之曰:「明网菩萨殊特光明,普令众会悉现一色为如来像。」

时四菩萨得未曾有,则举声曰:「假令至诚吾等所建,如今所覩像色一类无异,诸法平等而无差别。以斯真谛而无虚者,吾等特当覩能仁佛瑞应之体,设见如来当奉事之。」

于时,世尊莲华交露师子之座,去地七尺。时四菩萨稽首佛足,俱发声言:「至未曾有,天中之天!如来智慧不可穷极。明网菩萨本性清净德愿乃尔,演其光明令诸众生威容颜貌所现若兹。」

于时世尊告明网菩萨:「汝族姓子!还摄光明所显弘曜,以作佛事多所建立,令无量人志于道心。」

明网菩萨闻佛教命,则还摄光。应时众会一切如故,威仪礼节复现如前。如来独处于师子床,耆年大迦叶,前白佛言:「斯四菩萨,从何所来?」

四菩萨曰:「吾从下方异佛界来。」

又问:「世界所名?」答曰:「众宝普现。」

又问:「如来、至真其号云何?现说法乎?」答曰:「号一宝盖如来,于彼讲法。」

又问:「彼之世界去是远近?」答曰:「世尊知之。」

又问:「仁等何因至此?」答曰:「明网菩萨演放光明,吾于本土见其光明下方佛国,闻于能仁世尊、明网之名,故诣此土欲觐世尊稽首奉事,欲覩正士明网菩萨。」

时大迦叶前白佛言:「众宝普现世界,一宝盖佛土,去是几所?」

佛告迦叶:「下方去此七十二江河沙等诸佛国土,乃得众宝普现世界,一宝盖佛所处,此四菩萨,从彼间来。」

又问世尊:「几如之顷乃达到此?」告曰:「一发意顷便来至斯。」

迦叶白佛:「难及大圣!菩萨大士所放光明,神足圣达巍巍如是。明网菩萨演其光明照远无际,斯四菩萨,寻即至此,其谁见是神足威变智慧所为,而不愿乐建立大乘?」

世尊告曰:「如汝所云,诸菩萨行不可思议,声闻缘觉所不能及也。」

问谈品第六

于是,大迦叶谓明网菩萨:「族姓子光犹若如来,威容姿颜紫磨金形,众会蒙曜色像普齐。」答曰:「唯大迦叶!当问世尊而发遣之,耆年寻时前问大圣。」

佛告迦叶:「明网菩萨得为佛时,当尔众会悉紫金容咸乐一义,同心笃信达诸通慧,无有声闻缘觉之名,纯诸菩萨大士之众。」

迦叶白佛:「其有菩萨生彼佛土,便当谓之为如来耶!」

世尊告曰:「如是,迦叶!如尔所言,便当谓之为如来也。」

尔时,四万四千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愿生彼土,异口同音佥共叹曰:「明网菩萨得佛道时,吾等悉当生彼佛土。」

于是,迦叶复白佛言:「明网却后几如,当成无上正真道为最正觉乎?」

佛告迦叶:「自问明网久如成佛,当为汝发遣之。」

耆年迦叶问明网曰:「仁族姓子!久如当成无上正真为最正觉乎?」答曰:「唯迦叶!若有人问言,幻师化人,久如当成无上正真为最正觉乎?以何答彼?」

报曰:「族姓子!幻师所化虚而无实何所答乎?」答曰:「如是,一切诸法犹如幻化自然而成,何问如斯:仁当久如成最正觉?」

又问:「云何族姓子?犹如幻师所化,幻者寂漠不可分别,无有想念亦无言辞,仁谓诸法亦如是乎?以何限节利益众生开导之乎?」

答曰:「如道自然人亦自然,如人自然幻亦自然,如幻自然众生自然,如众生自然,诸法自然亦复如此。唯大迦叶!以计于斯,不当观採有益无益,亦不有利亦不无利,无度不度。」

又问:「不立众生于佛道乎?」答曰:「如来之道有立想乎?」

报曰:「不也!以是之故,吾不建立众生之类于佛道也,亦不令志声闻缘觉又问。族姓子!如今仁者,于何所立?」答曰:「如无本立,吾之所立亦复如是。」

又问:「如无本者则无所立,亦无退还。」答曰:「如是,犹如无本而无所立,亦无退还。其无本者,亦复如兹,立无所立。以是之故,吾谓诸法无立无退。」

又问明网:「仁者!何以开化众生,而言无立无退还乎?」答曰:「其有解达,志有所愿,微妙之事,不化众生,其于诸法有退还者,亦不开化。」

又问:「卿族姓子!不还众生出生死乎?」答曰:「吾亦不得生死事,亦无所见,况还众生。」

又问:「仁者岂不化于终始展转众生之伦至泥洹乎?」答曰:「吾亦不得泥洹,亦无所见。何因劝化众生类乎?譬如族姓子,设无始终不得灭度,今何以故劝化开导无央数人行佛道乎?斯等众生不求灭度耶?」答曰:「假使菩萨,若得生死者有泥洹也。为众生想而言有人以行佛道,不可为菩萨,不当谓之求于佛道也。」

又问:「卿族姓子!于何所行?」答曰:「吾身所行,不行生死,不行灭度,无众生想。唯大迦叶!向者问言,于何所行?如化如来之所行者,吾之所行亦从于彼。」

报曰:「族姓子!如化如来不有所行。」答曰:「一切众生相亦如是,不当观之而有所行也。」

又问:「族姓子!观众生行相如是乎?何故众生行淫怒痴?」

「其化如来,无所染污,亦无结恨,无所忘失,是故耆年,今欲相问,如其所知以报答之。又如耆年,岂为有此淫怒痴乎?」报曰:「不然。」

又问:「其淫怒痴宁为尽乎?」报曰:「不然。」

「假使耆年无淫怒痴,亦不灭除,其淫怒痴徙着何所?」报曰:「唯族姓子!愚痴凡夫处于颠倒,思想众念有所慕求,应与不应,则便习行于淫怒痴。又诸圣贤,则以法律觉了颠倒,便不习行思想众念,无应不应,则便无复淫怒痴也。」

「于迦叶意所忆云何?其处颠倒而生诸法,从致法耶!因有所生?为无所生?」报曰:「族姓子!其不有生则无所生。」

答曰:「唯然,大迦叶!意趣云何?其不有生无所有者,宁有所生乎?」报曰:「不然。」

答曰:「如是,唯大迦叶!其不有生欲令生者,于何所生乎?」报曰:「不然。」

又问:「耆年为求所生,缘是致生淫怒痴乎?」报曰:「不然。」

答曰:「以是之故,唯大迦叶!何从得致淫怒痴乎?众生猗着致尘劳耶?」报曰:「如是,如是,族姓子!一切诸法本为悉净无淫怒痴。」

答曰:「吾以是故,而说此言,一切诸法悉如幻化,如来自然之相。」说是语时,四万四千菩萨,得柔顺法忍。

于是,大迦叶白佛言:「其有目见明网菩萨,不归恶趣,诸魔官属不能得便。假使有人闻说法者,斯菩萨等终不堕落声闻缘觉所处之地;其见教授有所讲者,佛已叹于明网菩萨国土之德。」

佛告迦叶:「明网菩萨所游佛土,则所游处开化度脱无数众生。迦叶!为见诸族姓子蒙光者乎?」答曰:「已见。」

世尊告曰:「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芥子,斯数可知别其多少;明网菩萨所开化人立于佛道,不可计量。迦叶!欲知明网菩萨,假使众生见其光明,以权方便而说经法。

「又复,迦叶!听我所说,此族姓子国土差特,名德严净明网处所。明网菩萨,六百七十万阿僧祇劫,过是数已当得作佛,号普明变动光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世尊。世界名等集殊胜。适诣佛树则得为佛。其佛国土,无有诸魔及诸魔天,一切皆志无上正真之道。其佛国土以妙栴檀而为土地,世界平正犹如手掌若网缦也。其界众生身体柔软,土地和良安隐丰熟,一切众宝合成佛国,无沙砾石荆棘之秽,无有恶趣勤苦之患,亦无八难不闲之剧。

「其佛境域悉生莲华,斯诸莲华悉以宝成,其华甚香,若干种色。世界广大,东西南北不可称限。普明变动光王如来,有无央数诸菩萨众随其音声,佛法圣众威神变化,已光庄严逮总持藏,辩才无阂智慧名德,获大神通降伏众魔,志意所游常知羞耻,精修圣明以慧教化。」

佛言:「迦叶!又彼佛土不生女人,一切菩萨生宝莲华,自然长大。斯诸菩萨以禅为食,屋宅经行床榻卧具、宫殿浴池园观产业,譬若天上。其普明变动光王如来,所讲经法无文字说,唯诸菩萨蒙佛光明适照其身,即便逮得不起法忍,光明消竭淫怒痴垢,又其余明至他佛界,消灭众生色欲之尘令无瑕疵,斯等顺律。」

佛告迦叶:「其光明中自然演出法门之音,出三十二事。何谓三十二?诸法空哉,净一切见故;诸法无想哉,离想念故;诸法无愿哉,度三界故;诸法无欲哉,本净寂然;诸法无怒哉,蠲除众想;诸法无痴哉,离诸幽冥;诸法无来哉,都无所起;诸法当来哉,顺于游观;诸法无住哉,为自然立;诸法永度哉,无去来今;诸法无异哉,则为自然;诸法无生哉,为无报应;诸法无造报哉,无所兴故;诸法无作哉,因行而起;诸法无形哉,缘念而有;诸法无貌哉,离诸所生;诸法审谛哉,觉了真实;诸法至诚哉,为同一等;诸法无人哉,无获人故;诸法无寿哉,为真究竟;诸法愚騃哉,不受教故;诸法护视哉,蠲除诸结;诸法无着哉,为无热恼;诸法无近哉,本净无尘;诸法一品哉,真际寂然;诸法澹泊哉,为一等定;诸法住本原哉,因对而发;诸法无本行哉,而缘破坏;诸法等御法哉,一切普入;诸法无缘哉,不相杂错;诸法觉哉,顺如所现;诸法无为哉,无众事对。」

佛言迦叶:「是为普明变动光王如来光明,出是辈声,以斯光明而照菩萨因作佛事,其佛国土无有魔事无所妨废。」

佛言迦叶:「又彼如来寿无有量。」

于是,贤者大迦叶白世尊曰:「设使有人欲取佛国,当受清净佛之境界,亦当如斯,今族姓子,即当具足一切普备。」

佛言:「如尔所云,从不可计亿百千姟诸如来所,志愿清净。」

尔时,持心梵天谓明网菩萨:「今者如来,受族姓子决乎?」答曰:「梵天!如来皆受一切人决。」

又问:「云何授决?」答曰:「随其所作而受报应,斯为受决。」

又问:「以何因故授报应决?所以授于仁者之决?」答曰:「梵天!所谓缘者,身无所作口无言辞意不可见,是为罪福之所作乎?」报曰:「不然。」

又问:「其佛道者有行相乎?」报曰:「不然。道无有形亦无所有,道即无名而无行相。」

又问:「设无有行,岂可令道有行之貌而有获乎?」报曰:「不然。」

「是故梵天!当作斯说,设无所造无有果报,无有行貌无行貌性,乃名曰道。犹如道者,获者亦如受决,亦如不以行貌而受决也。」

又问:「族姓子!不行六度无极,然后授决乎?」

答曰:「如是,梵天!行六度无极然后受决。又复,圣贤舍一切尘,是则名曰施度无极;设无所行无所造者,是则名曰戒度无极;靡所不堪,是则名曰忍度无极。假使澹泊,是则名曰进度无极;随如应住,是则名曰寂度无极;而悉晓了,是则名曰智度无极。设令,梵天!若有菩萨而奉行斯六度无极,宁有行乎?」

答曰:「无有行也。所以者何?如应行者设有行者,有所行者则无所行,无所行者斯乃为行。」

答曰:「是故,梵天!当建斯说,无所行者则为道行。」又而梵言:「尔已受决至于道乎?设使法性已无本者,斯无本者所见受决,吾之受决亦复如此。」

答曰:「族姓子!其无本者及与法性悉无授决。」答曰:「授决之相亦复如是,犹如无本及与法性等无差特。」

于是持心梵天白世尊曰:「其菩萨者为何所行而得受决,至于无上正真道乎?」

佛告梵天:「假使菩萨所行,不起于行亦无所灭,不行于善亦无有恶,不随世行亦不度世,无有罪行亦无有福,不犯于行亦无不犯,无有漏行亦无不漏,无有造行亦无不造,不为有行亦不离行,不专修行不离专精,无断除行亦无不除,无生死行亦无灭度,无有见行亦无所闻,无意念行亦无所知,而不行施亦无悭贪,不奉梵行亦无所犯,而无忍行亦无不忍,无精进行亦无懈怠,不行禅定无所专一,不行智慧亦无不智,亦无达行亦无所入。」

佛告梵天:「假使菩萨所行若兹,如来则为受斯决矣,当成无上正真之道。所以者何?设使,梵天!应如行者,有所行者志有所造。若行于道而起想行,若无想行而行于道,有所造行若无造行。行于道者,有所放逸无所放逸,有所戏乐无所戏乐,斯为道者则非道行。以是之故,梵天当知,莫作斯观,皆度一切诸所造行,则为菩萨乃得受决。」

又复问曰:「唯然,世尊!所谓授决而得决者为何谓耶?」

世尊答曰:「一切诸法除诸有二则名受决,于一切法而不造二则名受决,于诸所起而等众色则名受决,其身口意所为澹泊则名受决。」

佛告梵天:「吾自忆念往古世时,尔时有劫劫名喜见,而于彼劫供养七十二姟诸如来等,斯诸如来不见授决。复次,有劫劫名善化,于彼劫中加复供养二十二亿诸如来等,不见授决。复次,有劫劫名梵叹,吾于彼劫而复供养万八千佛,不见受决。复次,有劫劫名欣乐,吾于彼劫加复供养三百二十万诸如来众,彼如来等不见受决。过是然后,复次,有劫名大演,而于彼劫亦复兴出八百四十万诸如来众,吾悉供养斯诸如来,以若干种随其所安而奉进之,又彼诸佛不见受决。」

佛告梵天:「今吾一劫若复过劫,说诸如来所有名号,昔所供养诸佛之数,又复在彼净修梵行,一切布施所有供具靡不献进,遵一切戒而悉具足,奉忍辱慈离于结恨,殷勤精进,一切所闻皆苞览持,一心定意所行寂漠坐而专思,亦有讲问音声智慧,斯诸如来不见受决。所以者何?用所造行而有猗故。

「梵天!欲知当造斯观,皆当超度一切诸行,斯乃名曰菩萨受决。然后值见定光如来,尔乃获致不起法忍。定光正觉见授决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能仁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众祐。』当彼世时乃超众行,具六度无极。所以者何?皆悉弃舍一切想故,是则名曰施度无极;蠲除一切所在缘使,名曰戒度无极;忍于诸性,名曰忍度无极;于一切行皆悉寂然,名曰进度无极;于一切念而无习行,名曰寂度无极;了本清净不起法忍,是则名曰智度无极。见锭光如来,寻则具足六度无极。

「吾初发意来,一切放舍,所可施与,百倍千倍,万倍亿倍,巨亿万倍,喻五莲华供养之德,不可相比无以为喻。

「从初发意布施知足,奉禁顺戒,忍辱仁和究竟受耻堪任于法,精进殷勤遵修不倦,禅定寂漠常无有着,从初发意观察智慧常不放逸,计斯智慧诸度无极,百倍千倍,万倍亿倍,巨亿万倍,不可相比无以为喻。是故,梵天!当造斯观,在彼世时,寻即具足六度无极。」

又问世尊:「云何具足六度无极?」大圣告曰:「不念于施,不着于戒,不想忍辱,不专精进,禅无所住,智慧无二,是为具足六度无极。」

又问:「假使具足六度无极,何所具足?」答曰:「设使具足六度无极,便即具足于诸通慧。」

又问世尊:「设具六度,云何便具诸通慧乎?」

答曰:「梵天!若等布施则等诸通慧,以等戒者则等通慧,设等忍者则等通慧,如等精进则等通慧,若等禅者则等通慧,等智慧者则等通慧,以能等此则等诸法,便能平等于诸通慧。

「复次,梵天!念具足施则具通慧,念戒念忍念进念寂念慧悉具足者则具诸通慧矣,离诸通慧念,斯名具足六度无极,备诸通慧也。如是,梵天!已能具足六度无极,则便具足诸通之慧。」

又问:「云何具诸通慧?」

大圣告曰:「眼不受色,耳不受声,鼻不受香,口不受味,身不受细滑,意不受法,其无有内,亦无有外,而不所由,亦无所受,亦不自念,具足周辩诸通之慧。已具足此,名曰诸通慧。

「眼不着色,耳声鼻香舌味身更意法,而无所着。以故如来慧无罣阂,所见无限达诸通慧,则复不受诸通慧也。所以者何?若欲成就诸通慧器,则不成器而无有器,已无有器则曰暴露,已能平等暴露行者,为诸通慧斯无所受。犹如,梵天!一切所为悉依猗空,空无所倚,一切悉达无所不知,而志求猗诸通之慧,如诸通慧无所猗求。」

又问世尊:「诸通慧者为何谓耶?何因名曰诸通慧乎?」

世尊答曰:「诸通慧者,假託名耳。悉无所着普了众行,无有声闻缘觉之事,名诸通慧;探一切念而疗治之,名诸通慧;而皆分别诸所至趣,名诸通慧;智不可限晓众生行,名诸通慧;分识一切随时而顺有所学,不复学缘觉之慧,无所不达应时现教,名诸通慧;等疗随行顺不失时,名诸通慧;晓知诸药所可疗者,名诸通慧;灭除众病,名诸通慧;拔诸罣阂猗着根原,名诸通慧;常三昧定,名诸通慧;了一切法无有疑网,名诸通慧;究竟普达靡所不知,开畅世间度世之慧,名诸通慧;综练分别,所说周备,一切敏达,梵天!是故名诸通慧。」

于是,持心梵天白世尊曰:「至未曾有,天中之天!诸佛世尊而无有心,因慧名心心本清净,如来至真究尽晓了众生心行。唯然,大圣!若有族姓子、族姓女闻诸通慧,其谁不发无上正真道乎?乃致斯类无量之德,兴发殊特。」

于是明网菩萨白世尊曰:「假使菩萨希望名德而志道者,则为不慕佛道不立大乘。所以者何?一切诸法则无名德无有伴党。天中天!斯非菩萨之名德也。天中天!无有缘应,尔乃名曰建志佛道。因于大哀欲灭众生苦患恼故,忍于己劳不以厌惓不畏终始,以无量故,不断佛教故,护正法故,敬圣众故,又以善法除恶法故,诸见脱门以解度故,疗除诸病令灭尽故,救济一切生善处故,将顺拯拔所爱憎故,于世间法无所着故,嶮道逐生死令得出故,使处无为务安隐故。

「唯天中天!又诸菩萨不当疑望,不为众生有所造作而有悕望,亦无所疑。天中天!菩萨大士不以苦乐而患厌也。天中天!何谓菩萨种姓清净?」

世尊答曰:「菩萨不以族姓转轮圣王,不以帝释梵天,有所生处种姓清净;菩萨所立能具德本,兴发他人众善之原,是为菩萨种姓清净。又在畜生所生之处则离诸见,慈悲喜护,等与法药除意瑕秽,是则菩萨种姓清净。施为种姓,无所悋故;戒为种姓;无热恼故;忍为种姓,离瞋恚故;进为种姓,无懈怠故;禅为种姓,一心定故;慧为种姓,无闇蔽故;斯为菩萨弃诸瑕秽不舍道心,则为菩萨之种姓也,不乐声闻缘觉乘故。」

谈论品第七

于是,持心梵天白世尊曰:「溥首童真在斯众会默然而坐,无所言讲,亦不谈论。」

佛告溥首:「岂能乐住说斯法乎?有所及处屈意分别?」

溥首白佛:「世尊!所因法义致正觉者,又计彼法有言教乎?」

告曰:「溥首!法无言教。」

又问:「其法宁有言辞,有所思念,讲论说乎?」告曰:「法无言辞,无所思念,亦无论说。」

又问:「假使诸法,无言无念亦无论说,则不可讲。」持心梵天谓溥首曰:「仁岂不为他人众生讲说法乎?」答曰:「梵天!可讲法性分别二耶?」报曰:「不然。」

又问:「其法性者,不可衔之一切法乎?」答曰:「如是。」

报曰:「若兹,梵天!法性无二,然而法性衔一切法,何因当为他人众生讲说法乎?」

又问溥首:「其有说法计吾我者,岂不谓为二事者乎?」答曰:「假使,梵天!有所获致,而有所说,有听者乎?」

又问:「如来岂不讲说法乎?」答曰:「梵天!如来所说,则无有二。所以者何?如来无二,不造二事。」

又问:「假使诸法无有二者,谁造为二?」答曰:「众生猗名而受吾我,愚騃凡夫便造二事,其二事者终不为二,何况无数以不造二?其真际者,则无有二,不造二事。」

又问:「其无二者宁可知乎?」答曰:「梵天!假使可知则为二事,其可知者识无二法,知教者也。如来虽说有至诚法,如如者则无所说。所以者何?又其法者无有文字。」

又问:「如来说法何所归趣?」答曰:「梵天!趣无所趣,则为如来之所说法。」

又问:「如来说法岂不归趣于泥洹乎?」答曰:「梵天!其泥洹者宁有归趣而反还耶?」

又问:「其泥洹者,无有归趣亦无还反?」答曰:「如是,如来说法趣无所趣。」

又问:「听者云何?」答曰:「心等之故。」

又问:「云何心等?」答曰:「如无言教,亦无所闻。」

又问:「如来说法,听者何谓?」答曰:「假于法性,无所闻者。」

又问:「当何因由晓了法乎?」答曰:「能分别者,则不诤讼。」

又问:「云何比丘憙诤讼乎?」

答曰:「斯者如应,此不如应,是为诤讼;斯有因缘,此无因缘,是为诤讼;斯为欲尘,此为结恨,是为诤讼;斯为善事,此不善事,是为诤讼;斯为奉戒,此为犯禁,是为诤讼;斯当奉行,此宜舍离,是为诤讼;斯有所获,此为时节,是为诤讼。」又谓梵天:「有名无名,兴于有数合会之事,是皆名曰为诤讼事。如来说法无有诤讼,无有漏失,无有异行,无众讼理,则为沙门。沙门无欲,平等色像。」

又问:「何谓比丘奉如来教?如佛所言。」答曰:「假使,梵天!遭诸驱逐而见教诫不以为患,顺如所教而不放逸,不在二慧则顺言教,设贪众求入不以惑则顺言教,不诤所志则顺言教,若护法者则顺言教,不乱正辞则顺言教。」

又问:「何谓比丘护正法乎?」答曰:「假使普行而不乱者则护正法,不违法性则护正法。」

又问:「何谓比丘亲近如来顺教行谛?」答曰:「设使比丘而于诸法不远不近亦无所见,是比丘者则亲如来、奉顺教也,为次第行。」

又问:「云何比丘奉事如来而侍从乎?」答曰:「梵天!设使比丘身无所造亦无所行,无言无意,则奉如来,为侍从也。」

又问:「何谓供养如来?」答曰:「其不衣食,恭敬承顺者也。」

又问:「谁为见如来耶?」答曰:「其无肉眼,亦无天眼,亦无慧眼,无所猗者也。」

又问:「谁见法乎?」答曰:「其不灭尽缘起者也。」

又问:「谁为覩见缘起者乎?」答曰:「其有平等不见起者也。若使平等不复起者,则无所生。」

又问:「谁为逮神通者?」答曰:「其不起漏,亦无所灭者。」

又问:「谁为学如来所学?」答曰:「其无所造,若无所起,无所舍者。」

又问:「何谓获致平等?」答曰:「于诸三界皆无所逮也。」

又问:「何谓善开化乎?」答曰:「于诸法所有无所着也。」

又问:「何谓为安乎?」答曰:「无吾我者也。」

又问:「谁为脱乎?」答曰:「不为诸缚之所系缀者也。」

又问:「谁为度耶?」答曰:「不处生死,不灭度者也。」

又问:「漏尽比丘,为何所尽?」答曰:「梵天!于诸所尽而无所尽,其诸漏者则无有本;了知无本,此名漏尽。」

又问:「何谓诚谛,蠲诸言辞?」答曰:「其能分别解诸难者。」

又问:「谁为成道?」答曰:「愚戆凡夫乃成为道,亦不怀来,于贤圣事无所归趣,晓了一切终始者也。」

又问:「其诚谛者,当以何见?」答曰:「其诚谛者则无有见。所以者何?其习所见则为虚妄,无所观者为诚谛见。」

又问:「何所观者为诚谛见?」答曰:「于一切见而无所覩,则为谛见。」

又问:「其诚谛者当于何求?」答曰:「当于四颠倒中求。」

又问:「何故说斯,为何谓耶?」答曰:「四颠倒者,推其本末彼不永存,亦无有安亦无吾我,无有严净及与实事。其无常者非常亦然,其无安者非安亦然,其无身者非身亦然,其无空者非空亦然。又若,梵天!于一切法无所乐者为求圣谛,其求真谛则不知苦,便不断习,不造尽证,不念由道。」

又问:「当以何便念由道乎?」答曰:「无念造行无不造行,除于二事,于道无道而求道者,于一切法而不可得,斯乃名曰为由道耳。若于由道,无所起者无所不起,亦无所断无所不断,无有生死亦无灭度。所以者何?亦无有起无有不起,则为名曰贤圣之道。」

尔时,梵志大姓之子名曰普行,问溥首曰:「何谓清信士,而归命佛归命法归命众?」

答曰:「设族姓子不兴二见,斯清信士则归命佛,应归命法及与圣众,不自见身不覩他人,亦不见佛不自觌己,亦不见法则不觌己,不见圣众则不觌己,不兴诸见,则清信士为归命佛及法圣众。

「设清信士不入志慕如来之色,亦不志于痛痒行识,亦无造行亦无所知,志趣如来,是则名曰归命于佛。而于诸法无所想念,而于诸法无所同像亦无比类,是则名曰为归命法。于诸有形而无所猗,亦不志乐于有形者,亦不志乐于无形者,是名曰归命圣众。若清信士不得于佛,亦不得法及与圣众,则为归命佛法圣众。」

普行菩萨又而问曰:「假使菩萨志求佛道,为奚所祈?」答曰:「则为所空。所以者何?道等如空。」

又问:「云何菩萨谓求道者?」答曰:「设使菩萨,于一切求而无所求,了知诸法,已知诸法则了众生,是为菩萨志祈佛道。」

于是,普行菩萨白世尊曰:「唯然,大圣!何故菩萨名为菩萨?」

佛告族姓子:「假使菩萨,覩邪见类兴发愍哀,而为分别正见之事,诱进众生使入正道,是故菩萨为菩萨也。所以者何?其菩萨者亦无有御亦无不御,为众生故而心发愿,为若干种堕于邪见众生之故而建志愿。故族姓子!菩萨为堕邪见众生,而发愍哀建立道志,故为菩萨也。」

于是,道意菩萨白世尊曰:「我各志乐所名菩萨。」

佛告曰:「若欲乐者可说之耳。」

道意白佛:「譬如世间男子女人,昼夜精进奉八关斋,无所毁失亦不缺戒,如是,大圣!行菩萨者,从初发意未成正觉,常八关斋,是故名曰为菩萨也。」

坚意菩萨曰:「假使菩萨坚固之性行慈具足,是故名曰为菩萨也。」

度人菩萨曰:「譬若如船,又如桥梁,若有人来悉过度之,不以勤劳,亦无想念,其有喻心如是行者,是故名曰为菩萨也。」

弃恶菩萨曰:「假使菩萨适能等立于佛土者,则能蠲除一切众恶,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光世音菩萨曰:「假使众生适见菩萨,则得归趣志于佛道,但察名号则得解脱,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得大势菩萨曰:「举脚经行三千大千佛之世界,一切魔宫悉为之动,是则名曰为菩萨也。」患厌菩萨曰:「假使江河沙劫,彼于昼夜殷勤精进,若十五日旦夕造行,若于一月,若十二月,若于一年,设若千年,亿百千岁,乃有佛兴。若复施与江河沙等诸如来,净修梵行然后授决,则为众生而发大哀,建立于道亦不想念,无有放逸亦无所疑心不懈厌,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导师菩萨曰:「假使众生堕邪道者,为发大哀立之正道,不以戏逸有所悕望,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大山菩萨曰:「其于诸法等如大山而无想念,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鈎锁菩萨曰:「其有所见亦不覩除一切尘劳,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勇心菩萨曰:「假使以心念一切法,而发忍辱无所增减,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欲师子变菩萨曰:「其无恐惧而无畏者,于深妙法降化诸外异学,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无念菩萨曰:「假使以心入于心者,而无有念亦无不念,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善润天子曰:「假使生于诸天宫殿而无染污,亦不归于离欲之法,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诚言菩萨曰:「假使转行于至诚者,其言所入如审谛者亦无不谛,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爱敬菩萨曰:「一切见色悉如佛像,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常惨菩萨曰:「见于众生没于终始,一切诸乐而不兴乐,我当度脱于众生类,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莫能当菩萨曰:「唯然,世尊!不为欲魔之所危陷,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常笑喜根菩萨曰:「踊跃无量诸根欣悦,具足己愿所作已办,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坏诸疑网菩萨曰:「其不离意亦无狐疑于一切法,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师子童女曰:「其无女法无男子法,而能示现若干种形开化众生,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宝女曰:「不以珍宝而有所乐,唯乐三宝佛法圣众,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离忧施清信士曰:「设无颠倒亦无迷惑,菩萨于道于一切法而无所得,亦无所起亦无所灭,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贤护长者曰:「设使菩萨假以名号,导御众生至于佛道,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宝月童女曰:「假使常遵童真梵行,所施平等,无所想念而不习欲,何况志求于财富乎?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香花菩萨曰:「如忉利天子,而以戒香勳涂己形,为菩萨者无异香流,唯以戒禁之法香也,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造乐菩萨曰:「其不志乐于异法者,唯志三法奉侍于佛,讲说经法教化众生,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持心梵天曰:「假使菩萨不志于法,亦不慕于诸佛训典,钦尚光明而入趣者,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慈氏菩萨曰:「假使菩萨覩见众生,行慈三昧得齐众生,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溥首童真曰:「假使菩萨说一切法,亦无所说亦无法想,亦不兴发诸法之念,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明网菩萨曰:「假使菩萨所有光明灭诸欲尘,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普花菩萨曰:「在于十方诸佛国土,见诸如来犹如众华,斯则名曰为菩萨也。」如是诸菩萨,各各辩现陈唱本志。

于是,世尊告普行菩萨:「假使菩萨为诸众生忍众恼患,则无忘失一切德本,而不弃舍众生之类,斯则名曰为菩萨也。」

持心梵天所问经卷第二


上篇:长爪梵志请问经

下篇:思益梵天所问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黑氏梵志经

佛说黑氏梵志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

大方广如来藏经

大方广如来藏经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

佛说文殊师利巡行经

佛说文殊师利巡行经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

佛说六道伽陀经

佛说六道伽陀经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

罗云忍辱经

罗云忍辱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阿难曰:「吾从佛闻如是。...

【注音版】阿弥陀佛圣诞祝仪

本祝仪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

父子合集经

父子合集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

佛说譬喻经

佛说譬喻经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译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

佛说转女身经

佛说转女身经 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译 如是我闻: 一时...

【注音版】佛说妇人遇辜经

佛说妇人遇辜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净土宗人对往生不可以敷衍了事

看看印光大师他把这个信愿讲出什么条件。他说:净土宗...

圣严法师《佛教徒如何发愿》

每个人一生都应该要发清静的愿、远大的愿,而不要发愚...

【推荐】危难之中持诵圣号 枪不能伤火不能烧

倓虚法师在长春筹建般若寺时,有致中、界虚两法师去林...

随时观想地藏菩萨就在你的顶上

不论在大寮做饭也好,在客堂工作也好,随便你做哪一种...

愿罪业悉消灭

我们一生都是为了身见,为了享乐为了这些东西,一生为...

学佛的三个首要问题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佛体会。第一,佛是什么...

般若和愿力要怎样去实践

问: 师父,在修行的过程中,般若和愿力这两个方法要...

牛腹蓄乳

从前有一位很好客的人,他想要开一个宴会请客。邀请许...

极乐世界的莲花为何有的茂盛有的枯萎

《阿弥陀经》讲三种庄严:池水、宫殿、莲华,它的重点...

克服烦恼

有位年青人,他初进山时要求出家,老师父和他谈过以后...

当别人遭受痛苦时不要幸灾乐祸

佛陀在《诸法集要经》中说:若见造非法,生劣心随喜,...

富裕国家的节俭美德

节约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古训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