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观察诸法行经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无边善方便行品第一

尔时,婆伽婆更游王舍鹫鸟丘中,共大比丘众满千比丘,共菩萨摩诃萨有八十俱致菩萨摩诃萨,种种佛刹来集,皆得陀罗尼忍三摩地,一生补处,证得过去、未来智道;言说清净,不作诈善,不自称赞,无有贪婪;外道不胜,过魔罗业,得诸佛法,具成无畏;法障已过、业障已灭,于法本性已得无疑;说歌颂句,心无穷尽;不可思劫愿铠庄严;笑颜先语,面无嚬蹙,辩才不断;已得等忍三摩地陀罗尼,具成无边辩才及胜无畏,百千俱致那由多劫善说一句;信解诸法犹如幻焰、水月、梦影、响等,无来、无去,无生、无灭,空、无相、无愿,显不可取,无有障碍;善知无边智慧,善觉诸众生心行智,如彼众生信解,随其信解善为说法;禁摄自心离法、渴爱,具无慢忍,善巧胜妙;如本性法摄取佛刹,功德庄严无边作愿,善能桉行无数世界,念佛三摩地常现在前,善劝请无量佛;善知灭缠、顺眠烦恼,善知游戏非一百千三摩地海。

彼谓:慈氏菩萨摩诃萨、曼殊尸利童真、观世自在菩萨摩诃萨、大势至菩萨摩诃萨、云音菩萨摩诃萨、善百千开华智菩萨摩诃萨、无边攀缘出意菩萨摩诃萨、电庄严鸣音王菩萨摩诃萨、无数俱致劫普生智菩萨摩诃萨、师子吼王菩萨摩诃萨、等不等观菩萨摩诃萨、净密金无疑王菩萨摩诃萨、寂观菩萨摩诃萨、智王菩萨摩诃萨、不空见菩萨摩诃萨、贤护为首十六大善丈夫、象香手者菩萨、无边宝藏菩萨、智积菩萨、辩积菩萨、师子吼鸣音王菩萨、珠庄严璎珞行菩萨、师子行步菩萨、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得无边辩才无畏菩萨、名称菩萨摩诃萨、喜王菩萨摩诃萨。如是为首,共八十俱致菩萨摩诃萨。

若此三千大千世界大王——或释、或梵、或大梵、或天王、或龙王、或夜叉主、阿修罗、伽留茶、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主——彼共眷属围绕,执持华鬘、涂香、衣盖、幢幡、鼓乐,诣于佛所。到已,顶礼佛足,作三匝绕,随所执持华鬘、香、涂香、末香、衣盖、幡幢、鼓乐,于世尊所作供养已,尊重受教,合掌而住。

尔时,喜王菩萨摩诃萨七日断食已,若经行、若立、若坐,不卧、不睡,精勤求法——何等三摩地令菩萨摩诃萨于无上大乘转取遍智、财宝智等?

彼作此因缘已,即起于座,一肩整衣,右膝着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大德世尊!我于如来、应、正遍知随分欲问,若婆伽婆赐我空闲,如我问已即为解说。」

如是语已,佛告喜王菩萨摩诃萨言:「喜王!如来、应、正遍知常作空闲,解说问难。喜王!汝若如是欲问如来、应、正遍知,我即于汝彼彼所问如问解说,当令欢喜。」

如是语已,喜王菩萨摩诃萨而白佛言:「世尊!何等三摩地?菩萨摩诃萨具成三摩地故,菩萨摩诃萨如实知诸众生心行、能入诸佛、世尊说意,所说无倒,顺入随音实智。能见现在诸佛、世尊无有障碍,顺得无瞋诤法,于如闻、如念法奉行而住。虽于世法中行而不为世法所染,虽行遍智定中而于彼自在不生,虽行涅槃法中而不于中间涅槃——以未满诸佛法故——虽行声闻独觉法中实行而不于彼乘涅槃。

「出无边念,心不忘失,入诸众生种种界门、无穷尽问,辩说相续,摄取无边功德庄严佛刹。于别智中得无余智,虽成熟众生不依众生想而说法,彼无有见住而将置涅槃,亦无一法可欲寂静。虽行菩提而不依住,大智具成,舍离有、无二边故。虽知诸法缘生而于缘生法中不着,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降伏摩罗及与徒众,诸他论师以法屈伏,当转无上法轮,为天等世作法吼鸣。

「世尊!然佛法不可思、菩萨法不可思、菩萨行不可思。甚善,世尊!我向问如来者,世尊以无数不可思诸种胜具佛智为我演说。若我于世尊边闻已,如实当行;如实行已,当满诸种胜具佛智。」

喜王菩萨摩诃萨如是语已,复以歌颂问佛。此歌颂者,所谓:

「我问论师月、  世亲人上者,
 若诸菩萨行,  次第为解说。
 多众等来无有边,  人、天、夜叉众如信,
 闻胜功德佛法已,  多百欲与觉相应。
 佛胜德中生信已,  我问渡诸功德岸,
 名称无边知我心,  他非我证除胜者。
 解散分别十力行,  人、天渴乐胜者德,
 菩提德行最无比,  百大方便说智行。
 如破黑亲共力者,  如速放出智光明;
 如动三千所有地,  如菩萨行当为说。
 婆吒胜觉树,  住此而抖擞,
 如放光照刹,  俱致那由他。
 如大地震动,  触证最胜智,
 善行于行者,  如行当为说。
 如有当得开华相、  如生无边音住持、
 如得正定等迷留、  如菩萨行当为辩;
 如有开华相无垢、  如有善巧闻持意、
 如有不动似迷留,  满百功德如行说。
 无等、无称、无谄诈、  无我、应供、无三垢,
 智众所赞胜沙门,  我今问彼胜人行。
 善意行持开华言,  胜言无错、无浊语,
 善夫牛王利除垢,  如速作佛为我说。
 若有多人来集此,  昼夜精勤无异心,
 彼等闻此胜行已,  当住如实菩提行。
 此多人、天乐佛德,  昼夜决力勤不余,
 彼闻此行当奉行,  当得十力破他力。
 如当得于三摩地、  如得通智及辩才、
 如佛光照无边方,  当问智慧无边称。
 笑颜如如说如是,  善知如如诸法中,
 如得智通广住持,  见十方佛百无垢。
 云何当得无比智?  善那由多俱致经,
 当于说时无有错,  如菩萨行当为辩。
 我不问有乐,  去离有趣者;
 我不问小行,  去离诸行者。
 如得最胜德,  百种功德圆,
 为我如是说,  颜容喜笑者。
 我今不问有乐道、  我今不问境界依,
 胜者!我欲生甘露,  十力所行如实说。
 善逝!云何当净施?  云何持戒振去尘?
 云何忍慈皆欲乐?  如有精进彼当说。
 云何爱智乐断惑?  云何智度断名言?
 当如智海不可动,  如菩萨行当为说。
 若我不得问善逝,  于中我智尽不超。
 得度遍智功德岸!  为我皆说无边德。」

如是语已,佛告喜王菩萨摩诃萨言:「甚善,喜王!甚善,喜王!汝今发行为多人利益故,为多人安乐故,为怜愍世间故,以义利益安乐天人故,亦为此时及未来菩萨摩诃萨不断佛种性故,不断法种性、僧种性故,汝于如来、应、正遍知今问此义;如汝于恒伽河沙等佛、世尊边已曾问难、出生解说。喜王!彼宜善听、善作正念,我当为说菩萨因何三摩地得此及异功德、知诸众生心行。」

喜王菩萨摩诃萨言:「世尊!如是乐闻。」

佛言:「喜王!有三摩地说名决定观察诸法行,菩萨摩诃萨若因此三摩地,得八十四千三摩地、得八十四千陀罗尼、得八十四千波罗蜜,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转无上法轮、为天人等世当作鸣吼。

「喜王!彼何者是说名决定观察诸法行三摩地?彼所谓:如说如作、如作如说、身净、语净、心净、求于利益、作朋友心、不为求欲、不舍于悲、不为取法(十)、不失于信、自誓不动、善入众生、言辞作调顺、业顺、敛于身、舍离恶语、心无欺诳、苦者令润、乐者教修(二十)、放逸者觉察、发勤者令决合法、悔者令出散、不住法想、离众生想、不分别事想、舍诸取着、观知于相、取戒、不动(三十)、常求于智、离世所言、求出世语、自进、不忘、顺念于法、入如所作、顺作仪式、于业必信、舍离不信(四十)、多有信解、于佛作念、有罪显说、于福随喜、劝请于佛、应礼者礼、无有高慢、不厌善根、常勤相应、不舍勤合(五十)。

「通出生句、信因、作业、而受其报、于缘觉察、不着虚实、有所言说(六十)、不住欲界、不同色界相、不着无色界、于业报果随之而信、均与物分、有平等心、不害法教、合不合中无有瞋恚、他得利中亦不有嫉、满其所望(七十)、度于法誓、不舍戒聚、除慢、离瞋、普割愚痴、不生贪行、随得知足、不求眷属、得利不高、无利不下(八十)、法利喜分、不作贮积、恶言不报、自护口言、显明菩提、察发勤合、显明解脱、问于智者不放、敛摄不舍、住阿兰拏(九十)、于头多功德及以减省、普有喜乐、信解于空、不着诸事、聚中不依、界中不念、入中不见、境中不爱、除灭颠倒、心令念持智慧发生(一百)。

「行于圣行、顺敛于心、随顺到福田地、除舍诸行、施不求报、戒中不念、不分别忍、不覆精进、不依定意、智知诸法(一百一十)、入六度地、不念自德、不恶他德、不依诸行、不称量行、于涅槃中无有攀缘、走避流转、于解脱中无有怖想、于受聚中有害者想、爱于灭度(一百二十)、安住于忍、颜容喜笑、先言问讯、面无嚬蹙、敬老少中、其心净信、不逼恼他、作主灭诤、赞说寂静、勤教和合(一百三十)、爱憎等心、求陀罗尼、诸众生中如父母兄弟姊妹儿子亲属尊长朋友平等爱念、爱圣如父、于近诵中如爱尊重、于菩萨中爱念如佛、法中爱念亦如自我、于多闻中无有厌足、行中奉行、供养如来(一百四十)、上妙信解、无有缩小、作三宝种、忍不定言、身中不惜、命中不惜、清净活命、于乞食行而不舍轭、平等乞食以为爱美、善住阿囒拏处(一百五十)。

「舍离在众、心常憙乐、不杂俗家、于出家者亦憙不杂、不作诈善、不自称赞、说于爱语、菩萨乘中教化众生、入于方便、常顺念佛(一百六十)、思惟于法、常尊重僧、供养智者、亲近解者、守护定意者、扶持勤合者、说菩提道、念修于法、信于福德、于众生所教以善根(一百七十)、爱念信者、出散苦者、净于威仪、惭而有畏、惧见惭悔、离于恶人、住如法行、向于除灭、求于圣行、熏修念处(一百八十)、恒住正断、普得神足、取于诸根、成就于力、观菩提分、道不颠倒、入舍摩他、察发毗拨舍那、于心不喜、法中普喜(一百九十)、超过攀缘地中、而能不住、不惊、无见、生不堕想、护菩萨行、于佛行中作无量想、厌弃恶行、舍先所作、净于自业(二百)。

「秘毗那耶禁别解脱、不毁法教、以时而行、离于非时、善巧入出、知于愿量、活命事中、足而等喜、入诸智通、修三摩地入于所行(二百一十)、入于妙宝、如来所说取不可得、勤合者喜、显明佛子、令声闻者闻行、令独觉者顺知一道、菩萨财物、声闻游处、智者所行、是调顺者所趣(二百二十)、重说法者、察多信者、示现佛道、求财者藏、求果者田、三火热恼者园、得三摩地者华池、生白法者母、不信身者、令止系缘于相(二百三十)、布置诸好、等住佛刹、得陀罗尼、出种种智、熏修勤合、超摩罗境、勇健斗战、割断烦恼、摧灭不善、炽然于善(二百四十)、勤作愿者璎珞、摩罗所不能破、所说无尽、世间不等、外道不知、已过声闻法中、已出独觉、安住遍智中、众生入道之所趣到、善朋友言(二百五十)。

「如实觉察、是受报者等喜、欲饮者味、欲憙乐者鬘、向涅槃者乘、趣岸者船、欲度者筏、生盲者灯、欲见者眼、说法者炬(二百六十)、不虚者誓、欲施者财、欲解脱者方便、求戏者喜乐、等喜者净信、欢喜者爱、求闻者性处、得三摩地者迷留、望得眼者帝释、入斗战者勇健、欲住者窟、自心行者梵心、勤合者喜乐(二百七十)、不退转者游处、得无生法忍者净心、智行者念、初业者方便、丈夫智者橦弩、三摩地者弓、说无我者那罗延、遍智者道、令解脱者生平等智、诸天所礼(二百八十)、诸龙奉华、众人供养、学者所难、作无学者向礼、菩萨所赞、法主所念、覆藏根者城、善方便者道、勤合者利、疑者令散(二百九十)、欲者令断、烦恼者吐、欲渡者浮、病者良药、不颠倒见者治、箭者拔出、欲作净者自在、欲作吼者无畏相、欲闻者所趣(三百)。

「涅槃者道、恶趣者远离、欲色无色者超过、严佛土者璎珞、金刚喻三摩地者生因、最后生者坐师子座、令福德者不失、求者令取之者策进、堕者令起、懈怠者令发力(三百一十)、发事者建立、过发事者令止于定、令入诸事令舍取、斗诤者令其弃除、于遍知者令其满足、得出生无边门、说胜义者令其不失、令说空者毕竟寂静、信无相者令灭分别、信无愿者止断急务(三百二十)、令信舍者超过三世、顺至诸处、善方便中于觉为灯、于未学者心不轻贱、于说法者无有所求、其错法中不生瞋恚、于等乘者无有谤毁、不望其物而为说法、于说法者诸事供养、于听法中心不散乱(三百三十)、于徒众所无有欺念、于法施中无有断绝、于纯直者难可为问、于瞋恨者住于忍心、悔者令散、于道不息、求于智聚、令依取者而得解脱、恶者令调、无住处者令舍(三百四十)、欲顺念者令其正念、发起菩萨、显示诸佛、令四众喜、味胜者美味、欲戏者雷、于甘露为门、涅槃行者所趣令欲、得不怖者有凉无热、是得道者解脱系缚(三百五十)。

「于乐心所请与利益、其心放息、意乐、身乐、智者所取、坚受、不舍、不转如来、方便道行、熏诸善根、害诸不善根、是无智者所学、入方便中者所成、不诳者相、顺佛教者所行、智聚者明、示现佛刹、礼拜俱致、诸佛能作、俱致问难、断其所疑、生长诸白净法、弃舍助黑、不失诸福憙、福者爱生、憙乐者勇健、欲说者辩、说法者护、令诸因者生爱、于诸法中而有善巧、知于生灭、示现如如、于徒众中自心调伏、合方便者令喜、慢者令散、方便成就者坐、令思察者饱足(四百)。

「观视无恶、法主者雷名称、丈夫者勇步、烦恼垢者令止、诸见行者令害、闻者令持、总持于法、令说法者无错、不转菩提、善诸入门、善根者聚、不断佛眼、炽然法眼、摄于圣众、伏他论师、善作法语、菩萨所行、等心者月、求业者日、欲学者师、诸修多罗者护、智者将导、白法种子甘露熟果、顺念于生、不染流转、痴凡业者厌弃、如来功德者真实、赞叹者得无边报、持者遍智因来、读者利得所趣(四百三十)、书写者入无边功德智、说者无量福德、是不来者度津、是不动者住处、诸世欲受者为说、诸佛已说称扬、过去佛众满、未来佛所望、是现在佛智藏、诸众生行入门、声闻乘者普灯、独觉乘者烛明、佛乘者持、诸出生者不失、示现佛手者印、是不覆藏者实、得疾智者转生、能令问佛功德、令欲作者无厌、令烦恼火寂灭(四百五十)。

「得方便智、令解地界、令入水界、等入火界、不住风界、出生解脱虚空界、净于智界、顺入法界、厌弃诸行、遮断顺眠、散于瞋碍、除舍爱憎、善巧自行、善巧他行、令欲说者辩才无尽、诸出生中令不入着、令相应者不可言说、舍于我相、除我所相、远离入着(四百七十)、下心如犬、最妙入门、善系于定、是乏者荫、令渡于流、外论所不能破、于纯直者、不可说恶、远离睡眠、亲近说法者、超过掉悔、除灭于疑、散于贪欲、远离嬾惰、不见于我、显明无我、不建立命、法中不触、说中不诤、所辩合理、善于思惟、不作于行、有调顺体、有不怯弱、毕竟信解、入众不缩、自德不誉、他德不嫉、其心常行遍智、不取住处(五百)。

「离不合言、常净等行、不爱其身、敛摄其心、于行善巧、思惟顺念、不毁、不慢、求于解脱、欲得无疑、念修梵行、于慈等心、于悲顺摄、于喜当念、舍灭憎爱、于戒顺摄、定皆出生、慧悉觉知、所出生字、言辞善巧(五百二十)、入诸说音、不为财利广演说法、不喜共众、一宿移行、既不举取亦不下置、其中觉知不着诸法、显明于如、不诳诸众生、不断三宝种姓、于法摄取(五百三十)、满牢固愿、不羡小乘、与定相应、昼夜不舍、满诸净心智慧功德(依梵本合有五百三十五句,其中分句——长短、离合——无一定准,极少乃至二字为句、极多乃至五字始成一句,此乃随义分句故也,不可一一句后记数,宜好详之也)。

「喜王!此谓说名决定观察诸法行三摩地,是菩萨摩诃萨境界,入众生行、取遍知智。」

此中法本说时,九十二那由多菩萨无生法中忍生;五千众生先未发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今悉生;三十那由多毕竟净心天及人等远尘离垢、烦恼中出、诸法中法眼生;十百千比丘不受故,无漏心解脱。

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振动,大光遍世。

尔时,世尊复令此义无量显明,即说歌颂:

「所行清净圣者道,  其心解脱随顺法,
 菩提分眼辩法中,  此三摩地善逝行;
 降伏摩罗远离垢,  除灭瞋障断有爱,
 名称及智善具德,  此三摩地德智幢;
 于智为地及善道,  诸圣者姓破摩罗,
 解脱于有善逝赞,  此三摩地德智财;
 细入法行诸际门,  顺觉过恶已作断,
 除灭于苦入胜乐,  此三摩地善逝行;
 此是觉念、觉分华,  惭愧具足摄于善,
 菩提分鬘善逝趣,  胜三摩地此已说。
 菩提分场解脱光,  过彼星宿作明照,
 作于光明超三有,  赞彼如是法胜月。
 三种方便望得净,  亲近解脱最胜王、
 舍知识利及诈善,  此三摩地应成就。
 于他毁辱当远离,  莫因知识自赞誉,
 常行乞食但三衣,  勿作贮积与此合。
 望得诸圣等分戒,  常应尊敬问智者,
 问已如实修行住,  彼故当得寂静定;
 若有戒美诸世中,  远众欲憙舍摩他,
 勿作诈善莫慢生,  彼故速当得胜定;
 于尊师所常恭敬,  若老、若中、如初者,
 诸处如是常受教,  欲求善逝所有财;
 勿作瞋面莫羞怯,  见诸世人常共语,
 勿作贡高、慢、自在,  彼故当得寂静定;
 应当舍身莫爱惜,  勿有懒惰多睡眠,
 昼夜修念意相应,  彼于胜定则当得;
 等心诸世憙于慈,  以悲意行菩提行,
 喜、舍平等称量意,  彼于胜定则当得;
 应常守护十力财,  于法破尽苦世时,
 若常守护法财物,  彼当得此寂静定;
 意常不着三界中,  随顺忆念流转苦,
 欲求涅槃安隐处,  速得最胜无比身;
 随顺忆念无我、空,  于诸相中普远离,
 亦离三有所作愿,  彼即速得大悲者;
 行施自守若调伏,  持戒、及忍、如精进,
 常憙于定、解脱智,  此三摩地彼速得。
 如我昔行数百劫、  如我说此菩提行、
 如我得觉寂静安,  如是等行速已触。
 我是遍智善牛王,  学我诸胜所有行;
 若行如我往昔行,  彼当得佛人胜者。
 衣惭及食解脱味,  心信于定憙空闲,
 无我歌咏常爱作,  云何他智当触乐?
 担负骂詈堪忍他,  勿怀怨恨不供养,
 应于业报当普信,  彼于胜定则当得;
 远离有见及恶道,  当亲近空圣所趣,
 昼夜精进力发起,  彼于此定则当得。
 远离二边不爱道,  近平等道若实路,
 如此修行佛所爱,  若观不生、不作法,
 最胜不求妙华香、  妙衣及以幢盖等,
 若于法空随顺行,  此是最胜第一供。」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一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二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先世勤相应品第二

尔时,世尊复告喜王菩萨摩诃萨言:「喜王!又复菩萨应觉诸法不依,应觉诸法不出、不灭,不作、不生,远离轻虚,自空不牢,不取、不舍;应觉诸法无常、苦、无我、寂静;应觉诸法空、无相、无愿;应觉诸法无我、无众生、无命、无富伽罗(二十);应觉诸法不合、不可作,无自体、无相、无有;应觉诸法离染不行、离戏论不行,到最胜、不种种(三十),无戏论、离戏论,不可取、不持,无住处、不来、不去、不住,无字不可说(四十),诸法不可言、不可将来,无业、无报;应觉诸法不分别、无种种分别、断普分别。

「诸想及念皆已除断,破天等世得度五趣、度于众生,胜魔罗众、超过烦恼魔罗、出聚魔罗、断死魔罗,满无着智,摄取三世胜色,为诸众生所爱、为智者所供养,能于诸法见其法体。

「得肉眼净到天眼明,到智眼行不动法眼,具足佛眼如月显照,知诸众生心行,不勤合者当作觉察,舍诸所取(二十)。

「于三千大千世界中为诸天人作支帝相随顺,得净行地、通无我际、知于出界,诸众生所当作亲尊,离增上慢,有于忍力超五障碍,能于名色知其本性,顺觉诸佛所说言辞、顺觉三十二相(三十),于得、不得心有所取,皆已超过于世间得而得世法不染。

「于诸众生当为作舍,开涅槃门令诸众生入无畏城,与甘露味演说于法,觉烦恼睡、散众生热,断其所着诸见缚等,六根不染而为众生说法,得十六字门所出陀罗尼。

「何者是彼十六种陀罗尼?所谓阿字不生义故、波字最胜义故、遮字四实义故、那字知名色生义故、陀字调伏义故、沙字超过着义故、迦字不失业报义故、娑字诸法平等义故、伽字甚深义故、他字势力义故、阇字超过生老死义故、车字断烦恼无余义故、蹉字高出义故、诧字住义故、[口*荼]字教化边地弥黎车义故(梵本亦少一字)。善家子!此是得十六字所出陀罗尼,名得陀罗尼。

「所出巧智解知诸法自空,选择诸众生心,出离诸烦恼,吐诸凡夫所取。通彼法相,度流转海,善说令喜,设法施会。巧生诸字音智解知于空,乐佛解脱,舍爱、不爱而无悋惜。

「于诸外道、他论如法降伏,说师子吼,得于佛智,兴于法施,吐诸烦恼,破怨恶义。

「信诸佛转法轮,通达于如乃至知法,瞋、慢已离,欲泥不染。调御众生除去于垢,能以悲水洗于众生;统领徒众顺得势力,超过老、死念千数劫;总持法藏通达寂界,得空等智,顺学尽法。

「诸众生等所应赞叹,满无障智、得无热恼,熏习顺行摧魔罗军,荫覆三千大千世界,顺念前世,招涅槃地作依止趣,其在家者尽皆覆护。

「知处非处,不舍先誓,于诸众生以慈遍满;知聚无生,所念闻意当作正直。

「得栴檀那戒香,断生死道,顺得涅槃,知诸法如那字触住。

「喜王!彼如那字已上无字,彼亦无名、亦不可说、亦无有声,不施设名、不知名说,彼诸声言辞中,彼不过去、不未来、不现在,彼诸佛不已说、不今说、不当说,不生、不出,如是等相诸法菩萨当知。

「喜王!复有十六字陀罗尼所入门,所谓:觉字行相说胜义法、度于四流、说无有名色法、善巧布施、自守住忍、不倚六根、行于六度、令灭欲烦恼故而为众生说法、巧知诸法差别、得深无疑、说处非处、知诸众生所行、忍麁恶言、舍皮肉髓、知念意行安住法界、解知那字尽入诸法。喜王!此是十六种字陀罗尼入门。

「喜王!若菩萨摩诃萨正觉如是十六种字陀罗尼入门,如阿字无生义故、波字最胜义故、遮字度四流义故、那字说名色义故、陀字布施自守和合义故、沙字六通智义故、迦字不见业报义故、沙字诸法平等义故、伽字甚深义故、他字示现势力义故、阇字示现生死义故、叉字示现忍力义故、车字吐极恶烦恼义故、娑摩字自大证觉义故、娑他字说处非处义故、多字说尽边义故,彼则得此说名决定观察诸法行三摩地。

「因此十六种字陀罗尼,菩萨摩诃萨不为智者所诃,弃欲、瞋、痴,演说到彼岸道。得四无畏,受那罗延身,利割欲枝;得十力力,值遇妙音;得灭热恼,授声闻独觉记,远离左道;得如来地,如所言说、如作即得。

「高慢众生当令解脱,作佛事业,顺得聚智;疑得众生断其疑惑,以有和善共住安乐。满足大悲,超摩罗境;满足美音,除慢放逸而得于忍。善入深定,令度诸趣而为说法;于诸法中令得浅处,为住彼岸令到陆处。

「知诸众生所行、知诸法方便行,念无数劫持诸法体、寂灭诸恶、清净诸疑、得空等智。顺到灭烦恼处,速践觉场,天龙当赞;顺觉诸智,巧灭烧热,说诸众生自体。食甘露食,断诸疑睡,舍离随着所有习气,以其大悲覆诸众生,念前宿世,见于涅槃功德。

「顺觉凡夫所行,得密大智,害诸异念,鸣于法螺,令住佛智,超种种相。顺觉出生,知众生处,能使佛刹丰满,无彼炽然,离于老、病,速能顺觉方便密语,断生死道。顺到安隐涅槃,于恶摩罗速能降伏,于无量世界中见佛、世尊。离欲已而听法,亦不忘智,如所希望摄取佛刹,巧知游戏,出生诸三摩地。

「喜王!菩萨摩诃萨若得此说——决定观察诸法行三摩地——当知亦得萨婆若。何以故?然彼何时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一生、若二、若三、若四、若五、若十、若二十、若百生、若千生、若百千生、若一劫、若百劫、若千劫、若百千劫,乃至欲于久时,彼亦久乃证觉,以愿自在于流转中尽后际劫。何以故?然后于诸法中自在故。」

又,佛说此陀罗尼字门品法本时,三十二千菩萨得忍。彼时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振动。

尔时,世尊说此歌颂:

「无错、无浊、无秽杂,  离非趣行到甘露,
 应天地供作无等,  持此方便十力行;
 喜作离怨灭荒尘,  面如开华人天乐,
 应胜者德度有流,  持此方便十力行;
 除灭他众善他行,  人天爱重拂他意,
 分别他行善巧意,  此道中行十力行。
 舍增有取不如行,  觉察人天如意决,
 行显亦如空中月,  此有眼行智者行。
 人天常爱彼意者,  不乐有趣境无错,
 分别百行众中吼,  此智者行照诸方;
 得十、二十复有二,  诸相妍妙人天奉,
 得、失不着离二取,  彼得此行照诸方。
 甘露施主善行施,  常与胜财世牛王,
 十力大力降他力,  不久得此智者行。
 分别多德胜念意,  寂灭多苦与多乐,
 多人尊重善奉事,  憙佛功德智学此。
 降众不久如牛王,  灭百热恼离诸热,
 飞虚空道多百刹,  行此方便照诸方。
 信处善巧诸世信,  信惭意住念无等,
 振去百着作世香,  持此方便百德聚;
 分别多德吐三垢,  彼有润腻美妙言,
 善说百分天地中,  持此德财胜无等;
 度人、天住无畏城,  振去闇尘如言说,
 如行无恼行如行,  持此方便十力行;
 甘露财胜名闻至,  胜德无等如行得,
 如意人天如言说,  智者学此甘露道;
 无尘至处照十方,  脱慢众生直无曲,
 至无畏城离荒慢,  持此方便十力行;
 言说善合化人天,  不憙乐欲憙乐法,
 说作作者说百行,  学此方便善意者;
 等意等行净众生,  善合、善美、善行说,
 诸法中巧常与乐,  行此方便喜甘露;
 恶摩罗力不久降,  振去荒垢散三垢,
 行于此地与大财,  持此方便十力行。
 超过恶趣行胜趣,  象、马、兽主戏行者,
 赞德持德百德满,  不久得此智者行。
 善巧处行不住有,  势力示现决胜力,
 至陆住水离诸腻,  若学此行十力行。
 舍城及与村落地,  舍爱、不爱不乐境,
 及舍胜树、舍怨众,  智者学此决进力。
 忆念过去多百劫,  念诸世中生及死,
 及念已先所闻法,  持此寂静胜定意;
 法炬炽然常令有,  憙法彼施于财法,
 及持十力所行者,  持此寂静胜定意;
 住舍摩他有慈意,  寂静止意寂静根,
 净戒甜美爱语音,  当有持此三摩地;
 喻如犀行无我所,  得到闲方与闲道,
 离八不闲随处住,  持此寂静胜定意。
 于念觉知自性行,  亦当善巧知尽法,
 示现最胜堪忍力,  于此中学胜义行。
 应得诸世所赞叹,  多百数天当赞彼,
 作处、作者、作寂静,  于此智海亲近住。
 鸟飞足迹当顺行,  于诸烦恼得寂灭,
 摩罗不行彼方便,  此寂难见勤相应。
 说决定觉善逝行,  拔断有爱作无有,
 得彼世中常供奉,  持此寂静胜定意;
 所应断者于此净,  断烦恼已照三有,
 彼作荫覆遍诸方,  若持此胜三摩地;
 念他所行及自所,  念已为说如顺行,
 无慢行体胜者行,  持此寂静胜定意。
 有施舍已调伏意,  善逝所趣速能行,
 施与无畏说无畏,  此胜上定则便得。
 于诸世中当作亲,  错误已脱复令解,
 共集言议有善巧。  若人修此三摩地,
 身等金刚全一合,  速能破散魔罗军。
 纯白净照无有垢,  持此寂静胜定意,
 是处而住处所应,  于处不住上意得;
 于处、非处有善巧,  若此定意人能持,
 无着辩说佛功德,  出生俱致多觉解;
 彼无疑惑不正意,  此胜寂定有能持,
 于彼甘露速能信,  亦常信于与乐者;
 得到果已护他世,  此胜寂定有能持,
 解知于聚常自空,  彼无错误无迷惑;
 诸行行到三有中,  若人持此三摩地,
 当得舍离于老、病,  不被他降巧为直;
 其心相续憙持戒,  若此定意人能持,
 割断生树是圣道,  涅槃寂静速能触;
 弥黎车地彼不多,  若人持此三摩地,
 不自赞扬巧妙语,  功德名称上普德。
 端正显现众中入,  如昴宿月月净空,
 眷属、众具、家姓名,  善逝亲眷彼时得,
 彼所有辩如水王,  谓当持此三摩地。
 法自性相无我行,  于诸世中顺觉已,
 速作三千勇健主,  此经希有平等行。
 乃至三千世中林,  人姓三种众生行,
 于彼胜上得智门,  此勤相应触甘露。
 毒、刀及火不行入,  不畏枷缚诸逼恼,
 夜叉、罗刹不生害,  若净信心此相应。
 财无所失、财不离,  无病、无忧、无业报,
 不盲、不瞎亦不痖,  如是有持此四句。
 六十三亿二足上,  普念于此相应者,
 彼所若与总持藏,  此寂难见已相应。
 若于菩提欲疾触、  最安隐德若欲取,
 应令此胜经典行,  诸所希望则满足。
 彼故闻已善喜乐,  若人于中求菩提,
 彼勤相应若四日,  彼当得此胜寂定。
 八十俱致二足上、  余胜六十那由多,
 普念与此相应者,  转诵作此三摩地。
 若闻于此善得利,  闻已若有作信解,
 佛功德中彼无惑,  如到菩提如是持。
 彼故闻已此实行,  莫得嬾惰憙无德,
 诸福决定到手中,  若持此经、若书写。
 我念于先百数劫,  有最胜者名辩幢,
 彼说此胜三摩地。  王子月妙闻彼已,
 疾舍王位而出家,  彼闻一夜及一日,
 于彼分中死时到,  至余刹土而复生。
 如恒伽沙复多彼,  见已复见无边胜,
 诸处闻此三摩地,  于三劫中证胜觉,
 名曰宝炎最胜者,  胜者然灯为说记。
 如是大利由闻此,  彼故闻已莫嬾惰。
 我今欲作告汝等,  天人所有美妙音,
 我于此中开宝藏,  十力财物汝当取。

「又,喜王!先过去世不可数劫、过不可数广远、无量不可思不可量,于彼时节有佛名辩才璎珞庄严云鸣出吼显音如来、应、正遍知出世,明行具足、善逝、世间解、无上调御丈夫、天人教师、佛、婆伽婆。其佛刹土名无边宝功德庄严,世界名无垢,劫名爱见。

「又,喜王!彼辩才璎珞庄严云鸣出吼显音如来、应供、正遍知有无量声闻、有七十二俱致菩萨摩诃萨——并皆得忍到灌顶地。

「又,喜王!于彼菩萨众中有菩萨说法者,名无边功德辩幢游戏鸣音,彼有过量念行惭辩,于陀罗尼中游步尽至得五通智。彼白彼佛令其观已,为四部众广说此说决定观察诸法行三摩地。

「又,喜王!于彼时节有王子名福报清净多人所爱鸣声自在,而彼妙形端正可观,最胜净色成满具足,于无上正觉中久已发行。

「喜王!福报清净多人所爱鸣声自在王子,闻有无边功德辩幢游戏鸣音菩萨说法者说此名决定观察诸法行三摩地——若入村城、聚邑、王都中说。

「时彼王子于彼说法者边闻此三摩地,闻已欢喜踊跃,爱悦满意,善意更生。诣向彼说法者菩萨摩诃萨所,到已顶礼彼说法者足,尊重爱敬,合掌而住。于此三摩地中复过量喜欲闻此三摩地,彼说法者复知彼过量净信已,彼时广说此三摩地。

「喜王!如是,彼王子于彼说法者边闻此三摩地已,又复过量欢喜踊跃,爱悦满意,善意更生。随所着衣而以奉覆,说如是言:『令诸众生得此三摩地宝。』如此说法者菩萨摩诃萨,彼以于彼说法者所舍施善根,于现法中承事八十恒伽河沙等诸佛、世尊,于彼诸佛、世尊边闻此三摩地,彼诸佛、世尊所皆作最胜供养,于彼诸佛、世尊教法中出家摄受正法,诸所不闻百千俱致修多罗而能辩说,生念常满,受变化生得五通智、得陀罗尼无着辩才。彼顺次第行诸助菩提法满已,于无边功德宝庄严佛刹中证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寿量无量、声闻众无量、菩萨众无量、光明无量、愿功德庄严无量。

「又,喜王!彼时节中有名无边功德辩幢游戏鸣音说法者,汝意莫作异见。何以故?喜王!彼大眼如来是也,不动如来为记菩提。

「又,彼王子名福报清净多人所爱鸣声自在者,彼无量寿如来即是彼时王子也。

「又,喜王!彼王子闻此三摩地已,七十千劫业障皆悉灭尽,即得分别诸法句品、出无边门名陀罗尼、及不远离三摩地、乃至菩提场。

「喜王!彼因缘故,如是当知:此三摩地于诸菩萨摩诃萨所如是多作净诸业障转、庄严净刹功德转、速满佛法转。

「又,喜王!先过去世不可数劫、过不可数广远、无量不可思不可量,于彼时节有名净面无垢月妙威藏如来、应、正遍知出世,明行具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教师、佛、婆伽婆。

「又,喜王!彼净面无垢月妙威藏如来、应、正遍知所有佛刹功德庄严,我今不可一劫广说,乃有如是无量功德庄严聚集,佛刹清净,菩萨摩诃萨众于佛法中皆悉决定。

「喜王!于彼时节有长者子名曰显妙广身。彼诣净面无垢月妙威藏如来所,到已顶礼彼世尊足,即以无量摩尼宝珠、璎珞百千间错奉覆彼佛,在前而住,以欲法故。彼如来知彼净信已,于此三摩地初、中、后广说。

「喜王!如是,彼长者子于彼佛边闻此三摩地已,欢喜踊跃,爱悦满意,善意更生,得大法力;得法力已,不用求天人中。彼七十千妇女舍已、普一踰阇那四大藏无边宝满舍已、八百园林舍已、诸所受用众具舍已,于彼世尊教中剃除须发,着袈裟衣,以信出家非家而行。

「又,喜王!彼长者子先在家时,地不敷衣不曾足蹈。既行出家已,十千岁中仍不敷衣足不蹈地,中不坐、不卧,唯除食受用时;十千岁中睡眠不入,乃至于弹指顷亦不曾分别欲、分别瞋、分别害;十千岁中异心不生,唯于遍智相应发行精进,得诸辞声、摄诸佛语名陀罗尼、成就普音入门名陀罗尼。彼如是炽然精进具足,乃有六十那由多天于彼菩萨所勤行给侍,起作相应,令其身心安乐,精进堪能。

「彼如是行出家已炽然精进,闻此三摩地故,九十九俱致百千劫流转皆悉背舍,现在值遇七十千佛;于诸处中行出家已,此三摩地持、读、思惟、为他广说。彼发行精进故、不放逸行故,成就此三摩地,于八劫中证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逮得如是佛刹功德庄严相住,如彼世尊——净面无垢月妙威藏如来——所有刹土。

「我今见彼于南方分中四十四百千佛刹过已,名大庄严世界,彼中作佛,有名善意憙乐如来说法,无量菩萨摩诃萨众集数不可尽。

「喜王!彼诸菩萨摩诃萨若欲速于诸法随顺得自在者,此三摩地当闻、当持、当说、当念。」

尔时,世尊复欲过量赞说此三摩地功德,令高出故,即说歌颂:

「我念先世无边劫,  犹如恒伽沙无量,
 时有智者世间导,  辩才鸣声诸方闻。
 彼胜教中有比丘,  持法智人说法者,
 此寂静定彼说已,  王子已于彼边闻,
 即以自衣而奉覆,  回向最胜菩提道,
 复见无边诸导师,  得道彼号无量命。
 彼先所有慧作业,  皆尽无余、无报果,
 闻此大妙三摩地,  有辩才者具功德。
 彼于后时中,  若有欲求道,
 应当闻此定,  诸恶自当除。
 又佛无垢月,  说此三摩地,
 长者子闻已,  即取行出家。
 彼于十千年,  思惟三摩地,
 足不蹈无衣、  亦不入眠寝。
 此得胜菩提,  唯有共听故,
 不爱于家中、  亦无欲财物。
 彼至诸佛刹,  于彼皆已闻,
 诸行所入门,  顺觉已不久。
 其心彼先满、  亦满彼意车,
 彼速得菩提,  此何不勤作?
 后时当来世,  多有求菩提,
 无资财无乐、  不欲行出家、
 瞋骂而叱责、  毁辱说恶语,
 各各共闻已,  而言:『当作佛。』
 千数非一苦,  忍受为欲故,
 为爱欲作奴,  而言:『当作佛。』
 梦中见佛已,  彼暂得苏息,
 于他当欺慢,  菩提我不疑。
 此经彼闻已,  言声不会义,
 而苏息自心,  不久当作佛。
 彼等闻此实,  若所闻此已,
 彼无有所着,  亦如空中风。
 有此出家已,  多有求菩提,
 为知识故瞋,  各各而生起。
 彼贫穷少福,  限闻即喜乐,
 于他有欺心,  我到菩提岸。
 见光得界已,  众生而供养,
 以此少等喜,  知当到菩提。
 彼菩提大远,  若嫉妬、谄曲,
 我到智数数,  大远最胜者。
 闻此经典已,  知当得菩提,
 见无量寿刹,  作佛当不久。
 大远彼菩提,  依止有得见,
 心若不相应,  我当不记彼。
 及此长者子,  财聚已舍离,
 于后出家已,  后着乞食家。
 如此三摩地,  于先然灯所,
 若闻好当作,  不复渴爱生。
 彼剃发出家,  系缚知识利,
 海中取麻担,  而舍于珍宝。
 闻中非决净,  无戒非出家,
 修行菩提道,  彼故莫放逸。
 后时若有处,  说时当听闻,
 彼为知识故,  复行不赞说;
 在前当礼拜、  及当与称善,
 如是以衣散,  复行不赞说。
 泣泪洒作已,  奉施于自身,
 彼复在众中,  而说其恶行。
 不爱阿遮梨、  不重近诵者,
 为少而相破,  以家相嫉恶,
 唯信他福德,  自德不思惟,
 当生勐毒恶,  知他富供养。
 华香及末香、  幢盖、幡鬘等、
 鼓乐供养我,  当言:『得菩提。』
 此我实供养,  闻此胜定已,
 当舍知识利,  修行则相应。
 何供养色身?  诸聚我已舍;
 应供养法身,  亦如善实供。
 爱命舍离已,  常宿阿兰拏,
 念此修多罗,  当尽于命世。
 喜王!我告汝:  修行此已闻,
 决莫共彼辈,  谄曲作伴党。
 于中我不赞,  在众中当言:
『此实、此不实。』  于中莫欲信。
 不于境界所,  有欲佛菩提,
 所有彼诸行,  彼菩提大远。
 我所有神通,  此见大体力,
 诸此有禁戒,  修行我得已。
 爱、戒作分者,  众中似野兽,
 已舍知识利,  独宿阿兰拏。
 我无有是处、  我不说无实,
 久后末世时,  此经付嘱汝。」
 无量寿放光、  及不动法王、
 六十三亿佛,  众会皆已见,
 教师皆付彼,  久后令护法。
「如此经智印,  我普持在后。」
 三千即震动,  诸天称善言,
 多有华雨落,  闻此付嘱故。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二


上篇:寂照神变三摩地经

下篇:诸法无行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佛说象腋经

佛说象腋经 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

阴持入经

阴持入经卷上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经所[卫-韦...

佛说孝子经

佛说孝子经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 佛问诸沙门:「亲之生...

贤劫经

贤劫经卷第一(亦名颰陀劫三昧,晋曰贤劫定意经) 西晋...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上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

止观义例

止观义例卷上 天台沙门湛然述  第一所传部别例 第二...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

佛说杂譬喻经

杂譬喻经 比丘道略集 雀离寺师将沙弥下喻 圣王生九百...

佛说四无所畏经

佛说四无所畏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

曹洞语录序 荆山之璞。非逢明世与和氏。则空藏荆石之...

佛说帝释所问经

佛说帝释所问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

长爪梵志请问经

长爪梵志请问经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如是我闻:...

女儿的礼盒

一个母亲惩罚了自己5岁的女儿,因为她把一整卷精美而...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

善知识!讲到佛法两字,实与世间一切善法,等无差别。...

今暂做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

整个大乘佛法的止观修学,有二个重点:第一个云何应住...

【推荐】佛法告诉我们,要这样去对待逆境与业力

人处在这个世间,你是不是非得要追求那么顺利?遭受一...

如何理解「名山底下无善人」

常离恶友,常近善友,生生常遇诸佛菩萨。大家不要认为...

坚持良知,不说假话

人常常为自身的利益,不惜说假话,欺骗别人,有时候甚...

明明无悟法,悟法却迷人

有僧人问夹山善会禅师:祖意和教意是前人所立,和尚为...

别人伤害我们的时候该如何对待

现在的众生烦恼习气很重,很容易生气,乃至于说你随便...

感恩的活着

因为活着,所以找们应该感恩,如果没有感恩,活着等于...

大乘小乘之区别

问: 大乘小乘之区别如何? 太虚大师答: 大乘小乘之...

一个人会痛苦,他只有一种情况

我们现在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业力,你会痛苦:这是我...

真修实干的青萱老和尚

现在要真正找到一个像彻悟大师讲的,真为生死发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