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二十三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二十三

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

摄相应分相应品第二之上

心心数法。当知相应。当知不相应。当知无相应。当知非无相应相应。当知亦有相应不相应无相应非无相应不相应。当知亦有相应不相应无相应非无相应。无相应。当知亦有相应不相应无相应非无相应无相应。当知亦有相应不相应无相应非无相应。相应者。谓心与数法相应。数法与心相应。数法数法与数法相应。除自性自性自性不相应非无相应。心心数法相应正问。今当说。

眼识界乃至意界意识界。身触心触名触对触爱触憎触明触无明触。明分触无明分触。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受想思触思惟觉观。忍见智解脱。无贪无恚无痴。顺信悔不悔悦喜心进心除。信欲不放逸念舍怖。烦恼使见使疑使戒道使爱使恚使嫉妬使悭惜使无明使慢使掉使。有觉有观定。无觉有观定。无觉无观定。空定无相定无愿定。信根乃至慧根。是名相应。问。

何谓眼识界。若识眼根因色境界。已生今生当生不定。是名眼识界。耳鼻舌身识界亦如是。何谓意界。若意知法念法。若初心已生今生当生不定。是名意界。何谓意识界。不离彼境界。若余心似彼。已生今生当生不定。是名意识界。何谓身触。若触身识相应。是名身触。复次身触若触五识身相应。眼识耳鼻舌身识。是名身触。何谓心触。若触意识相应。是名心触。何谓名触。若心触。是名名触。何谓对触。若身触。是名对触。何谓爱触。若触欲染相应。是名爱触。何谓恚触。若触瞋恚相应。是名恚触。何谓明触。若触圣智相应。是名明触。何谓无明触。若触不善非智相应。是名无明触。何谓明分触。若触明分生明得明能令明广大。是名明分触。何谓无明分触生无明得无明能令无明广大。是名无明分触。复次明分触。若触圣忍相应。是名明分触。复次无明分触。若触非圣非烦恼相应。是名无明分触。复次明分触。若触圣能得智果是名明分触。复次无明分触。若触非圣。若善无记是名。无明分触。何谓乐根。若身忍受乐。眼触乐受。耳鼻舌身。触乐受乐界。是名乐根。何谓苦根。若身不忍受苦。眼触苦受。耳鼻舌身。触苦受苦界。是名苦根。何谓喜根。若心忍受乐。意触乐受喜界。是名喜根。何谓忧根。若心不忍受苦。意触苦受忧界。是名忧根。何谓舍根。若身心不忍受苦乐。眼触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触不苦不乐受舍界。是名舍根。何谓受。若心受。是名受。复次受六受。眼触受。耳鼻舌身意触受。何谓眼触受。若受眼识相应。是名眼触受。乃至意受亦如是。复次眼触受。缘眼缘色生眼识。三法和合触缘受。是名眼触受。乃至意受亦如是。何谓想。若想忆想胜想。是名想。复次想六想。色想声香味触法想。何谓色想。若想眼识相应。是名色想。声香味触法亦如是。复次色想。色境界思惟色。若想忆想胜想是名色想。声香味触法想亦如是。何谓思。若思正思缘思。若心有作是名思。复次思六思。色思声香味触法思。何谓色思。若思眼识相应。是名色思。声香味触法思亦如是。复次色思色境界思惟色。若思正思缘思。若心有作。是名色思。声香味触法思亦如是。何谓触。若触正触。是名触。复次触六触。眼触耳鼻舌身意触。何谓眼触。若触眼识相应。是名眼触。耳鼻舌身意触亦如是。复次眼触缘眼缘色生眼识。三法和合触。是名眼触。耳鼻舌身意触亦如是。何谓思惟。若心分别计挍筹量忆念。是名思惟。复次思惟六思惟。色声香味触法思惟。何谓色思惟。若思惟眼识相应。是名色思惟。声香味触法思惟亦如是。复次色思惟。色境界思惟。色若心分别计挍筹量忆念。是名色思惟。声香味触法思惟亦如是。何谓觉。若觉重觉忆想缘境界心语。是名觉。复次六觉。色声香味触法觉。云何色觉。若以色境界思惟色觉重觉忆想缘境界心语。是名色觉。声香味触法觉亦如是。何谓观。若心行微行微津微分别心随微转。是名观。复次六观。色观声香味触法观。何谓色观。若以色境界思惟色。若心行微行微津微分别心随微转。是名色观。声香味触法观亦如是。何谓忍。贪嗜欲得。若于顺不顺法。堪任忍辱。是名忍。何谓见。见有二种。或见忍。或见智。何谓见忍。若贪嗜欲得。若于顺不顺法。堪任忍辱。是名见忍。何谓见智。若必执于法。是名见智。何谓智。若必执于善法。是名智。复次智有四智。法智比智世智他心智。是名智。何谓解脱。若解重解。究竟解。心向彼尊上彼倾向彼以彼解脱。是名解脱。复次解脱六解脱。色解脱声香味触法解脱。云何色解脱。若解脱眼识相应。是名色解脱。声香味触法解脱亦如是。复次色解脱。若以色境界思惟色。若解重解究竟解心向彼尊上彼倾向彼以彼解脱。是名色解脱。声香味触法解脱亦如是。何谓无贪。若不悕望。是名无贪。复次若堪忍离贪心。是名无贪。复次若于五欲中。爱喜适意爱色欲染相续。眼识色爱喜适意爱色欲染相续。耳鼻舌身识触爱喜适意爱色欲染相续。若于他欲他财他所须他妇女。不欲贪取。若不贪重。不贪究竟。不贪心。不着不悕望。不爱着。不欲染。及余可贪法。若不贪重。不贪究竟。不贪心。不贪着。不悕望。不爱着。不欲染。是名无贪。何谓无恚。若无诤讼。是名无恚。复次若堪忍离恚心。是名无恚。复次若于少众生。若多众生。欲令此众生。不系不闭不伤害。莫令为若干苦加。若无恚重。无恚究竟。无恚心离恚。无诤讼。不憎害。无恼缘心。不怨憎。慈重慈究竟。慈矜愍欲。利益众生。及余可恚法。若不恚重。不恚究竟。不恚心离恚。无诤讼。不憎害。无恼缘心。不怨憎。慈重慈究竟。慈矜愍欲利益法。是名无恚。何谓无痴。若明。是名无痴。复次无痴。若堪忍离痴心。是名无痴。复次若知苦集灭道。知前际后际。知前后际。知内知外。知六触入集灭大过患出要。知因缘。知业报。知缘生善不善无记黑白有缘无缘有明无明可作不可作可亲近不可亲近。若于彼法。无痴无闇。无忘无失。正念无障碍。无覆盖。无闇蔽。无荒无缠。无浊。明焰术光炤知见解射方便。慧眼慧根慧力择法觉正见。及余痴法中。无痴无闇无忘无失。正念无障碍无覆盖无闇蔽。无荒无缠无浊明焰术光炤知见解射方便。慧眼慧根慧力择法觉正见。是名无痴。何谓顺信。若信善顺不逆。是名顺信。何谓悔。若可作不可作处。若作不作已。若于彼心。燋热重燋热。究竟燋热。是名悔。何谓不悔。若可作不可作处。若可作不可作已。若于彼不燋不热重不燋不热究竟不燋不热。是名不悔。何谓悦。若心悦豫欢乐爱乐未喜。是名悦。何谓喜。若欢喜踊跃正踊跃。离恚寂静。是名喜。何谓心进。若心发起显出越度。是名心进。何谓心除。若心乐心调心轻心软是名心除。何谓信。若信入信胜信。是名信。何谓欲。若欲重欲悕望欲作欲发起欲显出欲度欲得欲触欲解射欲证。是名欲。何谓不放逸。若覆护心念欲令我心不染于染法。不恚于恚法。不痴于痴法。不着垢秽法。不顺于色欲法。不贡高于贡高法。不放逸于放逸法。是名不放逸。何谓念。若念忆念。是名念。何谓心舍。若舍胜舍心等心均心清净心无作非受。是名舍。何谓怖。若于色声香味触法。若众生。若怖重怖究竟怖。心惊毛竪。是名怖。何谓烦恼使。十使见使疑使戒道使爱使恚使嫉妬使悭惜使无明使憍慢使掉使。是名烦恼使。何谓见使。除戒道见。若余见。是名见使。复次见使。六十二见。及邪见。是名见使。何谓疑使。若有人缘过去疑惑。我过去有。我非过去有。以何性过去有因。何过去有缘。未来疑惑。我未来有。我非未来有。以何性未来有因。何未来有缘。现在疑惑。我现在有。我现在非有。以何性我现在有因。何现在有谓我生处。此众生从何处来。去至何处。若世尊疑惑。是佛世尊非佛世尊。世尊善说法。世尊非善说法。世尊声闻众善趣。世尊声闻众非善趣。行常行非常。行苦行非苦。无我法非无我法。寂静涅槃。非寂静涅槃。有与无与。有施无施。有祀无祀。有善恶业果报。无善恶业果报。有今世无今世。有后世无后世。有父母无父母。有天无天。众生有化生。众生无化生。世有沙门婆罗门正趣正至。若今世后世自证知说。世无沙门婆罗门正趣正至。若今世后世身证知说。若于彼法疑惑重疑惑究竟疑惑。心不决定。犹豫二心疑心不了。无量疑不尽不解脱。犹豫重犹豫究竟犹豫。是名疑使。何谓戒道使。若戒道见。是名戒道使。复次以戒为净。以戒道为净。解脱无依尽一切苦际。若忍欲觉触证戒谓护身口。道谓邪。吉养发敬事水火日月。持牛鹿狗默然等戒求。为力士报人天中尊。如是勤行苦行邪行。此谓道。若戒若道求觅。求觅已以是为净。为净已为解脱。为解脱已以是为圣人为罗汉为涅槃。若于彼忍欲堪任乐着。是名戒道使。何谓爱使。若欲染。是名爱使。何谓瞋恚使。若憎恚。是名瞋恚使。何谓嫉妬使。若他得利养恭敬尊重赞叹礼拜。憎嫉瞋恚忿怒心嫉。是名嫉妬使。何谓悭惜使。若财物悋惜不舍心贪。是名悭惜使。何谓无明使。痴不善根。是名无明使。何谓憍慢使。若以慢自高。是名憍慢使。何谓掉使。若掉动不定发奔逸不寂静不正寂静心不息。是名掉使。有觉有观定无觉有观定。无觉无观定。空无相无愿定。如道品三支道中广说。何谓信根。学人离烦恼圣心趣圣道。若坚信坚法。及余趣人。见行过患。观涅槃寂灭。如实观苦集灭道。未得欲得。未解欲解。未证欲证。修道离烦恼见学人。若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观行具足。若智地。若观解脱心即得沙门果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无学人阿罗汉未得圣法。欲得修道。观行具足。若智地若观解脱心即得阿罗汉果。如实人如趣人。若信入信胜信真信心净是名信根。进念定慧根亦如是。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二十三

 

上篇:舍利弗阿毗昙论

下篇: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毗昙部目录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杂阿毗昙心论

杂阿毗昙心论卷第一 尊者法救造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等...

阿毗昙五法行经

阿毗昙五法行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苦法黠可苦法黠...

阿毗昙八犍度论

阿毗昙八犍度论序 释道安撰 阿毗昙者。秦言大法也。众...

阿毗昙甘露味论

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上 尊者瞿沙造 曹魏代译失三藏名 布...

佛说奈女耆婆经

佛说奈女耆婆经 后汉安世高译 佛在世时,维耶离国王苑...

【注音版】文殊师利发愿经

文殊师利发愿经...

佛说七处三观经

佛说七处三观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一) 闻如...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佛说宝积三昧文殊问法身经

佛说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

达摩多罗禅经

达摩多罗禅经卷上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夫三业之...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等集众德三昧经

等集众德三昧经卷上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究竟的平等心

修行这条路要坚持走下去,确实有很多困难、很多障碍。...

格言联璧

学问类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

傻瓜与聪明人

在一个城市里,住着一个傻瓜,他很为大家都把他看成傻...

雷阳公问地府官吏

族叔祖雷阳公说,从前有个人遇见阴曹地府的官吏,便乘...

断除对异性的贪爱与相思

如果说死亡是这个世间人们最恐惧的事,那么最悦意不过...

才发一念,池内便生莲花一朵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 答:此亦二义:一约...

每个人都应要有惜福的心

一个人活在世上,不管家境的贫富,也不管地位的高低,...

却到莲池更回首,世间蝼蚁尽纷纷

贵人虽贵未为欣,死后还他一个坟。 三谢园亭空燕子,五...

不同答案回答相同的问题

某个清晨,当佛陀正与弟子齐聚一堂时,一名男子前来请...

六根的见闻觉知,全是自己的东西

我们一生当中,你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全部是你自己的...

如何知道自己信愿是否具足

前面也讲过,「愿」就是生命的方向,我们怎么知道自己...

虬龙与猕猴

这个故事出在《佛本行集经》,这个故事怎么说的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