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太子刷护经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时,与千二百比丘,菩萨万二千人,优婆塞、优婆夷,诸天王、梵、释,及无央数人民、鬼、神、龙皆来俱会。

阿阇世王太子,名为刷护,从国中与群臣、长者子五百人,各持黄金华盖,出罗阅国相随出至佛所。持黄金华盖上佛已,却叉手持,头面著地为佛作礼讫竟,皆叉手住。阿阇世王太子刷护白佛言:“愿欲问事,如佛肯说者当问,不肯者不敢问。”

佛言:“在所问事。”

太子白佛言:“菩萨何因缘得颜颊端正?何因缘不入女人腹中,于莲华中化生?何因缘能自知前世宿命之事?愿佛大恩,当为我曹说之。”

佛告太子:“能忍辱不怒者,后生即为人姝好。不淫泆不与女人交通,若寿欲终时,人生一岁一月及七日者,后世生,便自知宿命无数世以来之事。”

太子白佛言:“菩萨何因缘,身有三十二相?何因缘有八十种好?何因缘人民有见佛身者视之无厌极?”

佛告太子:“本为菩萨时,好喜布施种种杂物,与诸佛、菩萨及师、父母人民,在所来索用,是故得三十二相。菩萨当有慈心,哀念十方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如视赤子皆欲令度脱,用是故得八十种好。菩萨见怨家、父母,心适等无有异,用是故人民见佛视之无厌极。”

太子复白佛言:“菩萨何所因缘,知深经智慧及陀罗尼行?何因缘知三昧定意得安隐?何因缘佛所说皆快善,其有闻者皆欢喜信受?”

佛告太子:“菩萨喜书信受讽诵学,用是故知深经智慧,得陀罗尼行。菩萨常喜专心正意,用是故得三昧安隐。菩萨所说皆至诚不欺,用是故所语人民皆信向,闻者莫不欢喜者。”

太子复白佛言:“菩萨何因缘学经闻佛语人民皆信?何因缘知经律仪法?何因缘孝顺随佛教不犯?”

佛告太子:“菩萨世世不谀谄,用是故学经闻佛语悉知不忘。菩萨入深经不恐不怖,用是故得经律便知仪法。菩萨世世敬佛、敬经、敬师、敬父母,用是故得智慧。”

太子复白佛言:“菩萨何因缘世世生佛边?何因缘问佛叹经晓知中慧?”

佛告太子:“菩萨世世见人说经,不中坏乱不呵之,用是故得生佛边。菩萨数叹深经,用是故知中慧。”

太子复白佛言:“何因缘不生恶处?何因缘生天上?何因缘不贪爱欲?”

佛告太子:“菩萨世世信佛、信经、信比丘僧,用是故不生八恶处。菩萨持戒不缺,用是故生天上。菩萨知经法本空,用是故不贪爱欲。”

太子复白佛言:“菩萨何因缘身所行、口所言、心所念皆净洁?何因缘魔不能得其便?何因缘不敢诽谤佛,不敢诽谤经,不敢诽谤比丘僧?”

佛告太子:“菩萨侍佛、喜学经、爱比丘僧,用是故得净洁。菩萨昼夜行道精进不懈,用是故魔不能得其便。菩萨所语皆至诚,用是故众人不敢诽谤佛,不敢诽谤经道,不敢诽谤比丘僧。”

太子复白佛言:“菩萨何因缘,好高声如梵天声?何因缘有八种音?何因缘知众人所念皆悉能报?”

佛告太子:“菩萨世世至诚不欺,用是故好高声如梵天声。菩萨世世不恶口,用是故得八种音。菩萨世世不两舌、不妄语,用是故众人所念悉能报故。”

太子复白佛言:“何因缘得寿命长?何因缘身得无疾病?何因缘家室和顺相爱,不令他人别离?”

佛告太子:“不杀生者,用是故后生为人师寿命长。不持刀杖击人,用是故后生为人得无疾病。见人有变斗喜行和解令欢喜,用是故后生为人,他人不能得别离。”

太子复白佛言:“菩萨何因缘,多得财物珍宝有不离?何因缘不亡财物,不为人所劫盗?何因缘得尊者得高?”

佛告太子:“不贪他人财物者,用是故后生为人得富乐。喜布施不悭贪,用是故不亡财物。物益增多,见人富乐得钱财,心不嫉妒,不自贡高,用是故后生得高尊。”

太子复白佛言:“何因缘能得天眼洞视?何因缘得天耳彻听?何因缘能知世间人民死生之事?”

佛告太子:“用好喜燃灯于佛前,以是故后生为人得天眼洞视。好喜持倡伎乐于佛寺前,用是故后生为人得天耳彻听。菩萨喜定意入三昧得禅,用是故知世间死生之变。”

太子复白佛言:“菩萨何因缘得飞行四神足?菩萨何因缘念知前世无数劫以来之事?菩萨何因缘得三活佛便般泥洹?”

佛告太子:“菩萨好喜布施,常持车、马、驴、骡、象、骆驼、履屣及水船,与诸佛、比丘僧及与人民,用是故得飞行四神足。菩萨常专心念诸佛,三昧从学喜行教人,用是故得念前世无数劫以来之事。菩萨得阿维越致道,以念无所复著,用是故能断死生之根,得佛道便般泥洹。”

太子复白佛言:“菩萨何因缘预治国?何因缘预会比丘僧?何因缘光明照十方?”

佛告太子:“菩萨本求大愿,用是故豫得佛国。菩萨好喜布施,乞丐与人,喜教人民为六波罗蜜,是故后得比丘僧。菩萨喜持七宝作华盖用上佛,用是故得光明遍照十方。”

佛为太子分别说是事,太子欢喜,及五百长者子皆大欢喜。

太子刷护复白佛言:“愿使我后世生者,佛所说令我悉受得悉奉行之,皆令如愿。”

佛便大笑,口中五色光出。佛告弥勒菩萨言:“听我说之,太子刷护菩萨及长者子,前世皆供养百八亿佛,皆行菩萨道。乃前世提和迦罗佛时,是五百人皆是佛弟子,是我所教。后世悉当共会,六亿佛却后一劫,摩诃波罗会一劫中,五百人前后作佛,皆同一名若那伎头陀耶。后作佛时,当如阿弥陀佛其国,亦当如阿弥陀时等无异。国中菩萨往来者、飞行者,皆如阿弥陀佛国。若有人民闻是经信喜者,皆当生阿弥陀国。”

佛说是已,太子刷护及五百长者子,诸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人民、鬼、神、龙,皆大欢喜,前为佛作礼而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观察诸法行经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译 无边善方便...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一卷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

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裴相公问师曰。山中四五百人。几...

佛说缘本致经

佛说缘本致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

八识规矩补注

八识规矩补注序 八识颂凡八章。文略而义深。乃集施颂...

佛说护国经

佛说护国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

相续解脱如来所作随顺处了义经

相续解脱如来所作随顺处了义经 如《相续解脱经》说:...

今生的际遇,是前世修来的

布施的道理,古往今来很多贤人哲士,都会用种种不同的...

佛教的因果思想是「三世两重因果」

业力的转变他都是在死亡到来的时候才算帐的,就像我们...

纵欲是以消耗福报为代价

当欲望的享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尚时,一些在传统道...

都是归于你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有一个婆罗门愤怒恶...

明朝郑兴儿:不贪人财积德改命的故事

明朝初年,京城有个叫郑兴儿的人,他在一个姓王的部郎...

转生复仇的黑狗

小时候,我常常缠着父亲讲故事,一次他便给我讲了一个...

【佛教词典】三尹

明末清初僧。湖南平江人,俗姓李。生卒年不详。少入学...

【佛教词典】内心住

【内心住】 p0366 瑜伽九十一卷八页云:于三摩地所行所...

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相不相同

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是一样,还是不一样? 你不能说一样...

人生旅途的每一处驿站

人在旅途,往往要考虑:今夜宿何处? 大多数人会把驻...

善的链条

一天傍晚,乔驾车回家。一路上冷冷清清。天开始黑下来...

生死随缘

禅宗里有则机锋逼人的公案: 洞山因僧问:寒暑到来时,...

本来面目

智闲禅师是百丈禅师的弟子,饱学经论,后来参学师兄灵...

有梦想就要立即行动

海伦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可是她有一个坏习惯,那就是...

遇安禅师的生死自在

温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禅师,天台德韶国师之法嗣,福州人...

如何对治自己的情执贪欲

问: 请问如何对治自己对于情执的贪欲? 答: 情欲是缘...

从小我到无我

一、禅是什么 首先我想告诉你的,禅不即是知识,知识...

善用时间十诀

(一)事先要有安排 每天应做的事,应有事先的计划,否...

印光大师:念佛人为什么还要遭受横死

有一天,印光大师收到一位周颂尧居士的来信,信的内容...

学会放松,是成功路上关键的一步

安南曾是一名普通律师。刚入行时,他发誓一定要出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