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海涛法师:净宗讲义辑要

海涛法师  2010/12/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1.弥陀大悲,彻底哀愍,能令一切众生,常蒙护念,心生希望。

2.佛愿虽无人不救,为与信心者同在。

3.如来大悲于苦者,心偏怜念长没众生。

4.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5.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

6.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7.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

8.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危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

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

三者无顾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

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9.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陆 ,乘船则乐。」

10.善导和尚云:「世尊出世本意,唯说念佛往生。」

11.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

12.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名为正行。

13.弥陀如来唯以名号为往生本愿。

14.《无量寿经》下卷云:「佛语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15.善导和尚《礼赞》云:「其有得闻彼弥陀佛名号,欢喜至一念,皆当得生彼。」

1.末法万年后,余行悉灭时,释迦如来以慈悲特留念佛。

2.《无量寿经》下卷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3.以念佛为多善根,以诸行为小善根。

4.善导和尚云:「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七日七夜心无间,长时起行倍皆然,临终圣众 持华现,身心踊跃坐金莲。」

5.十方诸佛等,护念念佛行者。

6.释尊以弥陀名号,殷懃付嘱舍利弗。(如:《阿弥陀经》)

7.《往生礼赞》云:「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8.《观无量寿经》云:「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9.《观无量寿经》云:「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持无量寿佛名」。释迦如来唯以名号付嘱阿难尊者。

10.念佛行者,必当具足三心。《往生礼赞》云:「入欲生彼国土者,如《观经》说者,具三心必得往生。何等为三?

一者至诚心:所谓身业礼拜彼佛,口业赞叹称扬彼佛,意业专念观察彼佛。凡起三业,必须真实,故名至诚心。

二者深心:即是真实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

三者回向发愿心:所作一切善根,悉皆回愿往生,故名回向发愿心。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

11.唯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则自然具足三心。

1.《十往生经》云:「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着;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 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2.成佛虽难,求往生易得;仰佛本愿力以为强缘,故虽凡夫,亦得往生报土。

3.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4.《菩提心经》云:「食不妨菩提,心能妨菩提。」

5.《法事赞》云:「如来出现于五浊,随宜方便化群萌,或说多闻而得度,或说小解证三明,或教福慧双除障,或教禅念坐思量,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

6.往生正业,称名为要。凡夫出离要道,无如「净土」一门,「念佛」一行。

7.谓其「机」则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破戒、破见等罪心;论其「行」则十声一声,任何婴儿亦可称之;言其「信」则又一念十念,任何愚者,亦可发之。

8.本愿原为「十方众生」之故,任何机皆不漏,任何人皆不舍。

9.「十方众生」中,有智无智,有罪无罪,凡夫圣人,持戒破戒,若男若女,若老若少,乃至三宝灭尽时之机,皆包含也。

10.但遇本愿,得闻「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若不生者」之誓故,阿弥陀佛以遍照光明,摄取不舍。

11.就罪重障深,心昏识寡,更应仰佛本愿。其故者:弥陀本誓:「本为凡夫,非为圣人」也。应仰应信。

12.宿缘最难有。罪恶重障凡夫之出离,特不依弥陀难思愿力,何得契!

13.虽斯恶业强身,若念佛者,不违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因愿之誓约,决定来迎也。

1.虽然身心不起恶造业,不凭念佛者,难生极乐;即使逆谤阐提,乘愿力者,往生无疑。不依罪业之有无,唯在本愿之信不信。

2.念佛在于「信心」二字,有此信心,实时得往生之身分(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已入极乐 之圣众。

3.《佛说铁城泥犁经》云:「人于世间,身作恶,口言恶,心念恶;常好烹煞,祠祀鬼神者,身死当入泥犁中。」

4.《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言:「闻说净土法门,心生悲喜,身毛为竖,泪即出者。」

5.法然上人云:「高声念佛,感悦彻髓,落泪千行。」

6.莲池大师谓:「喜悲交集,感极呼号,声震三千大千世界。」

7.龙树菩萨之《易行品》曰:「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

8.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9.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实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10.若人种善根,疑者华不开,信心清净者,华开则见佛。

11.《般舟赞》云:「释迦如来实是慈悲父母,种种方便发起我等无上信心。」

12.《往生礼赞》云:「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

13.《法事赞》云:「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14.源信大师《往生要集》云:「极重恶人,无他方便,唯称弥陀,得生极乐。我亦在彼,摄取之中,烦恼障眼,虽不能见。大悲无倦,常 照护我。」

15.《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云:「人身行恶,口言恶,心念恶;谤讪贤圣,见邪行邪;其人寿终,便堕恶道,入泥犁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律航法师《持名念佛要义十则》

一、念佛须明真理 生死何来?因有妄念;欲了生死,须断...

【推荐】极乐世界与华藏世界的关系

在华藏世界海世界种里面有二十重世界,第十三层就包含...

宗舜法师:灾难来时你的佛号还能提得起吗

我们大家不要面临灾难的时候却又怀念一些所谓美好的时...

念阿弥陀佛而成就的古月禅师

佛教里面佛法是心法,你心能体会到的话,一切法都在运...

如何正确运用十念记数法念佛

问: 我平时用印光法师讲得念十声的方法记数,但我发现...

五浊恶世唯有靠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劫浊,劫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一切浊恶之法聚集的一个时...

净界法师:净土宗修学法要

学人这次奉和尚尼的慈命,来跟大家讨论,我们净土宗的...

心跟佛号接触时,会产生两种强大的力量

我们身为一个净土宗的修学者,当我们开始在佛堂中,忆...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佛教词典】世间法

指三界中一切因缘所生的生灭无常的事物。...

【佛教词典】三善知识

修行之人欲得道果,必由教授知识以训诲,同行知识以策...

【推荐】把心送到极乐世界是怎么送

问: 请师父开示,先把心送到极乐世界是怎么送? 净界...

畜生是有灵性的

有朋友问:为什么信佛的人要持素?我所信奉的宗教认为...

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

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因为有自信心的人,做起事...

助念以佛为本,佛来比人来容易

我们现在助念团功德无量,成就了多少往生的因缘,这个...

星云大师《佛教对社会病态的疗法》

各位来宾、各位护法居士: 承蒙三宝的加被、龙天的护...

极乐世界的菩萨,在这个世间的示现

极乐世界的菩萨们,来我们这个世间示现的,自古及今应...

求「地藏水」有没有效果呢

我是求过地藏水的,有没有效果呢?效果是有,怎么样开...

难道临命终还让你选时间吗

接下来我们讲上广下钦老和尚的故事,好让大家仔细体会...

堕胎杀生的因果公案

堕胎是杀生恶行,以事、意乐、加行、究竟衡量,事是胎...

中西医的素食营养观

目前的社会,由于对素食营养知识的缺乏,造成一般人对...

【推荐】除粪贱民出家证果 佛陀详解前世因由

编者按:今天这一篇故事出自《贤愚经》,原题为尼提度...

省庵大师:念佛著魔辩

或问省庵曰:参禅一门,全仗已力,故每多魔事;念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