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原理略释

大安法师  2012/12/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六字洪名人人能念,个个可念,方法极简易,而念佛原理却深邃浩博,乃佛果觉境界,极平常极玄妙,超出众生的思量,兹谨依圣言量,对念佛原理,略施诠释。

一、名具万德,名召万德

阿弥陀佛深知十方众生,无始以来,念念不停,如急流水,漩洑不止,阿弥陀佛大悲愍念常没众生,以悲智愿力建立名号,令众生执持称念,以起借一遣万,以净破染之功效。

阿弥陀佛名号,不仅凝聚着阿弥陀佛三身四智无量功德,而且,阿弥陀三音亦是本着众生的心性而建立,乃佛法界的内在音声。阿字是宇宙开辟,万有生命生发的根本音,表法界体相、空义、因义。自阿字出一切陀罗尼,自一切陀罗尼生一切佛。在生理效应上,持念阿音可以打开人体内脏的脉结,清理脏腑之间的各种宿疾,华严四十二字中,阿为第一字。弥字表一心平等无我大我义。陀字表含摄一切法藏之究竟处。《阿弥陀秘释》云:"是故唱阿弥陀三字,灭无始重罪,念阿弥陀一佛,成无终福智。如帝网一珠,顿现无尽宝珠。弥陀一佛,速满无边性德也。"

阿弥陀名号是法界大密咒,是阿弥陀佛万德的载体,是圣凡同构呼应的媒介。名号所在之处,即阿弥陀佛愿力光明遍照之处。净业行人念佛之时,即是蒙光照触护念之时。名具万德,名召万德,信愿持名,即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念佛法门的特质之一,就在于以阿弥陀佛果觉名号,作净业行人修持之因地心。即因即果,因果同时,至心称名,圆转五浊,圆成五清,一句名号,极平常极玄妙,念念相续,将见开智慧,发辩才,得神通,成念佛三昧。究竟大安乐法门,无过于此。

二、心作心是,系念佛界

《观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这段经文昭示念佛的根本原理,阿弥陀佛是本觉之理,遍在一切众生的心念中,念佛即是始觉之智,佛与众生的想念不相隔离,诸佛正遍知海,依众生的观念而得以显现。众生若不念佛,则圣凡永隔,父子乖离,长处轮回,去佛遥远。是心是佛即性德,是心作佛即修德,修德有功,性德方显。吾人妙明真心含藏在尘垢中,难以自现,今以阿弥陀佛万德洪名之力,清除垢障,显明清白,声声唤醒自己,就路还家,领略本地风光。

现前一念为升沉苦乐之根因。无念心体唯佛独证,九法界众生皆悉有念。凡起一念,必落十法界。心念佛德,即佛法界现;心作恶业,即地狱法界现。《好生录》记载,有一常探巢取卵以食的小儿,在桑田中自见一四门紧闭之城。满城热铁碎火烙足,小儿号注狂奔。其父赶来呼子名字,小儿应声倒地,城火俱不见,而小儿膝下腐烂如炙。证知,地狱不远,即在目前,随人业报以现。同样,"阿弥陀佛,去此不远,"实因阿弥陀佛在众生自心之内,以念佛观佛之功,即能引发显现。

人生世间,凡经一日一夜,有八亿四千万念,每起一念,为一受生之缘。吾人心念若与佛名相应,即念佛法界。念佛从念头入手,即波究水,遣荡杂念,契入本心,乃背尘合觉,反本归元第一妙法。心作心是,系念佛界,乃念佛法门的根本理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时要全佛是心,全心是佛

必须令其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无二,心佛一如。《...

念佛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我们以下...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持经、持咒、念佛,包括这些佛号,全体就是实相,就是...

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

《华严经兜率偈赞品》: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此人...

昌臻法师:「念佛现世获十种殊胜功德」浅释

一句佛名,是万种功德的结晶,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

为什么念佛时有空旷柔和的感觉

问: 我集中思想念阿弥陀佛时,心中有一种空旷、充满...

持名念佛简易殊胜普摄三根

念佛法门里有四种念佛。有观像念佛,观阿弥陀佛三十二...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如何落实

问: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具体落实在念佛的时候,应该...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念佛感通清净实相

什么叫清净实相呢?清净就是断除一切烦恼、习气;实相...

死亡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

为何烦恼很难断

问: 我这几天修行很精进,为什么还很烦呢?是什么原...

止恶扬善——由孝产生的人生态度

现在有的子女也比较孝,然而他有时候就从自己的主观意...

【佛教词典】祅教

(流派)具名大秦末尼火祅教。略名末尼教,又云祅教。...

【佛教词典】权化

佛菩萨以神通力方便示现种种的身体或是种种的事物。...

方寸心间的抉择

三国时代,东吴的孙权对佛教素无信仰,有一位印度的出...

我曾亲近过几位长老,发现了他们好人缘的秘密

度化众生最主要的是要有大悲心,佛陀的大悲心是怎么样...

西行天竺历艰辛,译经传法慰平生

慈恩寺中国佛教法相宗的祖庭,在陕西省西安市和平门外...

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穷年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

世尊示苦行非道

有一段时间,佛陀居止在毗舍离城外林中。当时世尊向比...

四大

佛教中的四大主要指佛教术语。指地、水、火、风为四种...

恶人要如何改恶向善

问: 本人是社会上的一个恶人,如何改恶向善? 大安法...

多运动是保持身材健美的良方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里的一句话,影响了几千年来...

道证法师:念佛人唯一的障碍

接着再谈到助念存心的问题。我们应该要存感恩的心,就...

这些深恩重爱会障碍我们成道

蕅益大师开示我们,学道之人要真实具足刚骨。什么是刚...

鉴真大师--为了佛法的事业,何惜生命

一、鉴真大师的一世佛缘 赞宁《宋高僧传》曾记载(鉴真...

佛度憍陈如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后,便前往王舍城宣说佛法,以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