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句佛号圆融四法界

大安法师  2019/09/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句佛号圆融四法界

一句弥陀,圆融法界。觌体全真,交罗无碍。——彻悟大师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圆融的法界。什么叫法界?根据现象和本体的关系,华严宗概述为四法界。

第一种是事法界。这里的“法”是指万法,依据不同的分类,有色法、心法,无为法、有为法,圣贤法、凡夫法等;“界”就是界别、分界。诸法各有自体,且分界不同,从而构成了千差万别的现象界,称为事法界。

第二种是理法界。纷纭复杂的诸法,从本体上来看,都是一真如性,理上是平等一味的,是不二的。

第三种是理事无碍法界。森罗万象的现象界与本体界,是有机的一体,是不二的。理和事相即相入,圆融无碍,这是理事无碍法界。

第四种是事事无碍法界。现象界的一切法可以互为作用,相渗互即,主伴圆融。事事无碍法界是契入到不二状态中呈现的实相,这不是凡夫业力所能感召的。无碍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比如说无量寿、无量光。由于是无量光,因而横遍十方,意味着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等于往生到十方刹土。这就是一土即一切土,一切土即一土。

由于是无量寿,因而竖穷三际,阿弥陀佛就是法界藏佛,极乐世界就是法界藏土,见到阿弥陀佛就等于见到了十方一切诸佛。这就是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切佛。

在事事无碍法界中,时间和空间也超越了。从时间上来说,一念可以延拓为无量劫,无量劫可以浓缩为一念,这叫念劫圆融;从空间来说,大小、广狭也被超越了,能够圆融无碍。比如,须弥山入到芥子里,须弥山没有缩小,芥子没有放大,可以相融互即。

《佛说无量寿经》讲,极乐世界声闻、菩萨的手掌能够安立十方无量刹土。一个手掌是一个很狭小的空间,但却能够容纳广阔的十方无量刹土。

而且在事事无碍的状态中,任何一法界都可以作主,其他的法界为伴,主伴圆融。一切法互为一体,叫相即;一切法互相辅助、无碍,这叫相入。相即相入,重重无尽。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事事无碍就称为法界的缘起。这句“阿弥陀佛”佛号,能对四种法界都圆融无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广州具备临终关怀的护理医院—广东颐年护理院

一直以来,当家里有癌症病人或年老即将临终长者时,都...

曾经信愿持名,后来退转不念了能否往生

问: 往生与否,关键看这个人是否在具足信愿的条件下念...

一生的罪业和临终时几句佛号,谁轻谁重

问: 《安士全书》中有一个故事,说唐代的张善和一生...

唐代高僧慧日慈愍三藏法师

我们中国佛教弘扬中,最能够落实到行处的,就是禅宗和...

怎样念佛才能都摄六根

问: 怎样念佛才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

念佛切勿起疑念

念佛全凭信心,若起疑念,则念佛就念不成功了。我们是...

「十念法」到底怎么念

问: 印光法师十念法,是十口气念佛还是念十声?临终十...

念佛不可过猛,须按自己精神气力

至于念佛,必须按自己之精神气力,而为大声,小声,默...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教的弘法人才太少了

中国的宗教市场非常非常的广大,很多的居士包括潜在的...

心不知心,如何万虑休

在不念阿弥陀佛名号之前,我们每天都在打妄想,都在念...

四依法之「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法四依的最后一依是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佛说的三藏...

大安法师:什么叫发邪心

什么叫邪?发邪心,立邪愿的相状:世有行人,一向修行...

【佛教词典】受学家食戒缘起

亦名:学家受食戒缘起 含注戒本·四提舍尼法:“佛在罗...

【佛教词典】恶见

(术语)恶见解也。八十华严经十四曰:舍不正道,永除...

孝亦有道,方为孝道

曾参是孔子的学生,经常听孔子讲孝,就暗暗下定决心,...

圣严法师《体验》

你没有真正去体验自己的生命,也没有真的想要体验属于...

念佛时该如何观想

1940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

【推荐】你的一次参与是动物一生的痛苦

你的一次参与是动物一生的痛苦,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呼吁...

圣严法师:见人低一级

所谓的「大丈夫」要能屈能伸、舒卷自如,一般人往往是...

用求救的心去念佛

大家一定要坚信一点,这个六字洪名阿伽陀药,万病总治...

猎人与小鸟

有一群小鸟每天很快乐的飞翔,有个猎人很想捕捉它们,...

生漏梵志皈依佛本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位名...

在教在禅,皆修净土,同归一源

然于百丈立祈祷病僧,化送亡僧之规,皆归净土。又曰,...

明白诸相皆空,面对毁谤无需太在意

【原文】 经言:人之谤我也,出初一字时,后字未生;出...

舍利弗的坚心

一日,佛陀打坐后起而经行,罗睺罗即跟随在佛陀身旁。...

大孝中的大孝

佛世,大目犍连事母至孝。母死出家,精进行道,得六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