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时说法都有净土法门的施设

大安法师  2021/04/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五时说法都有净土法门的施设

我们说末法众生有个特点,不知恩不报德,很多众生对释迦牟尼佛的恩并不了解。因为释尊在这个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竟然还能成佛,成佛竟然还能说一个一切世间特别难信的法门,这桩事情那就是稀有啊,稀有的大事因缘。所以《佛说阿弥陀经》中就用十方诸佛的口吻,赞叹释迦牟尼佛在此浊世,成佛、说难信之法来度众生,“是为甚难”。

从佛的一代时教来看,我们看到佛在法华会上开权显实,开迹显本,开近显远,《法华经》是这样一部纯圆的经典。在此经典中讲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以一大事因缘。

我们来看这“一大事因缘”,什么叫“一”?一乘法;

什么是“大”?一切众生心体其大无外;

什么是“事”?就是出离轮回,圆成佛果之事;

什么是“因”?一切众生本具的本觉理体;

什么是“缘”?诸佛来讲经说法就是缘。如果没有诸佛这个缘过来,我们虽然有佛性,但我们不知道。

所以这“一大事因缘”,其目的就是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开、示”是属于佛那边的,佛通过开示,打开众生烦恼里面的如来藏,来指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悟、入”是属于众生这边的,众生的“在缠如来藏”中,具有如来全体的性德。众生在闻听佛之开示后,他相信有佛性,然后在解、行上契悟,就证入了佛之知见。

佛的知见就是离开一切念,离念灵知,就是出世间的智慧。而众生有种种的根机,种种的好乐,种种浅深的善根,种种程度的烦恼,为了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就应这个机来施设教法。本来佛的本怀是要称性宣说一乘法的,但是众生没有办法相信,没有办法理解,所以佛就从实相一乘法里开出二乘、三乘,乃至五乘佛法,这就是八万四千法门的施设。

佛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是说预备了要讲什么,佛是无念的,是不动的,他的一切教法也是顺应众生的心识、根机、好乐来施设的。所以佛最后说他四十九年没说一个字,也无众生可度,这是佛的境界。

无众生可度,又终日度一切众生,佛施设门余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循循善诱,让我们的根机调熟。

华严会上将佛的一代时教用太阳来比喻。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先要照到山顶,也就是要说最高妙的法。这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佛为界外的法身大士宣说。但是我们这个世间众生,听不懂、也看不到。

所以佛就得不动道场,分身到鹿野苑,为五比丘宣说四谛法。这就是太阳慢慢地要照到山谷里面去了,说最低的法。然后到最后,太阳要落山的时候,它又照到高山顶上。这时候就说《法华经》和《涅槃经》,这样大乘的经典。在佛的一代时教里面,净土一法是一个特别的法门,在五时说法里面都有。

在先照到高山的《大方广华严经》里面,就首先宣说了净土往生一法,这就是体现在《普贤行愿品》里面。特别在方等时广为宣说,到了法华时还在说。

所以我们说净土一法,有别五时,有通五时,五时都有净土法门的施设。但是净土法门要称性说出来,这就要等待机缘。

我们从目前所翻译出的净土三经来看,有一个特点,就都是佛观众生,待其能够荷担、相信净土一法的时候,他才心怀愉悦地来说。这一点非常明显地体现在《佛说无量寿经》中。《佛说无量寿经》在五种原译本里面,是同样一个缘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阿弥陀经》跟《圆觉经》的会通之处

如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是《圆觉》义。《佛说...

悟而未证,绝不能了生脱死

原文: 世之学佛者,率以开悟为志事。不知悟而未证,尚...

净土诸祖师对「信」的阐述

净土法门以仰仗弥陀愿力往生安养为本质内涵,所以深信...

【推荐】道源老法师为临终者的助念开示

大德,我现在要向你讲几句佛法,希望你静下心来听着。...

若疾病缠绵者,当力修净业誓求往生

相晤已来,忽满六年。不但星霜屡更,即国历已非其旧。...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和「至心信乐乃至十念」有冲突吗

问: 《佛说阿弥陀经》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

净业行人为何要读诵大乘经典

《观经》中佛为何提出净业行人要读诵大乘经典?因为念...

念佛是除业障最好的方法

净土法门本来就是大乘佛法,所以这个往生善知识,他就...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临终被冤亲债主纠缠,该如何往生

问: 念佛人临命终时被过去世的冤亲债主纠缠,该如何...

这八个字误却了往生大事

觉明妙行菩萨对常摄说:只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

随顺佛的教敕、随顺佛的心,随顺佛的愿

深信就是一心唯信佛语。就是虽然在我们凡夫层面对这个...

五种因缘加持往生者不退转

有人就问,我们都是业力凡夫,具足见惑思惑了,常常起...

【佛教词典】不变随缘

(一)圆成真如有不变、随缘二义。此乃法性宗之通说。真...

【佛教词典】为除饥渴受诸饮食

【为除饥渴受诸饮食】 p1177 瑜伽二十三卷十五页云:云...

如法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功德呢

假设我们能如法地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功德呢?看经文:...

如何参究「念佛是谁」这个话头

念佛审实公案者,单提一声阿弥陀佛作话头!就于提处,...

供养烧饼的女孩

佛陀僧团里,出家人必须每天出外托钵乞食,表示上乞佛...

控制心识的两种力量

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

真正跟外境接触,也就这么一念而已

这个果报的受用,我们来看看它的差别。这个差别有两种...

逆境恶缘也是帮助我们成道的善知识

一日,净饭王往诣佛所,见到迦叶一千人等诸沙门形体枯...

12个最内涵的汉字,道尽人生真谛

汉字除了是语言外,还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

物欲横流的年代,怎样做个真念佛人

吴如庵。安徽歙县人,居住于江苏宜兴县。平日一心向佛...

人生怎么样才能圆满

不害诸有情,修慈悲喜舍,证无量梵住,圆满不为难。─...

认定你这个朋友

单位和家之间的路途有点远,又不在公交线路上,遇上紧...

八地菩萨所破所悟的是什么

第八地中由不增不减义。前面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这...

世界名人谈素食

1、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我认为素食者的人生态度,乃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