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安法师: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修学

大安法师  2011/07/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

大安法师:初学净土者,宜以培植坚固信愿为要务。信有事信与理信二种。事信(或曰仰信)是相信二有,即《阿弥陀经》所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理信(或曰智信),是相信西方净土不在吾人介尔一念之外(唯心净土),阿弥陀佛恒在吾人心结跏趺坐(自性弥陀)。吾人本具阿弥陀佛性德,托彼名号,显我自性等等,兹不广述。愿即厌离娑婆欣慕极乐,要真为生死发出离心,观照此娑婆浊世,如火宅,如牢狱,如茅坑,不容一刻的停留。愿往生心,万牛莫挽。具备这种深信切愿之心态,忆佛念佛便法尔自然。声声佛号,契入弥陀愿海;步步经行,趋近极乐故乡。清凉安乐,庆快生平。这是从净宗信愿核心,单刀直入,获得法益。此乃属于般若智慧的范畴。如或未能,便从谨遵净业三福入手,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深信因果,孜孜修福。福德积累到一定程度,便可转化为智慧,所谓福至心灵。有般若智慧,便会厌离三界之苦,油兴欣慕莲邦之乐。是故,净宗念佛法门接引众生,亦有因材施教之善巧,或事入,或理入。然总不离导归弥陀愿海,蒙阿弥陀佛大慈威神之力加持,成办净业。从修行功课上,应根据自己的工作生活条件,制定一切实可行的功课。然总以简洁、一门深入为主。每日坚持念佛或一万声,或二三万声,记入功课册。以数量求质量,不可自瞒自欺。解门,亦先需一门深入,主要是对净土五经一论与中国净宗祖师的著作要熟稔。以此作为辨别是非邪正的坐标,建立净宗正信正见。待到净宗信根深植后,行有余力,可旁涉其他大乘经典,以广见闻。其次须亲近净土善知识,勉策信行,以古为师,如是方可获得真实利益,不致走错路头。勉旃勉旃。

问:请问法师,对于一个初学者,我应该上哪一类课程才能够多了解佛法?而能应用在生活上呢?如果上课时候感觉很困,这是不是表示我与佛法暂时还没有缘分?

大安法师:初学佛的同修,一接触到如大海般的佛法,就想博览遍学,顺应这个因缘,各佛教机构亦开办种种学习班,开设种种课程,这是佛教兴盛的表现,吾人宜随喜赞叹。然选择哪些佛法课程来修学,却要自揣根基,认真抉择。吾人生斯浊世,慧浅福薄,寿命短促,如欲遍学诸法,恐不堪胜任。宜选择应机法门,一门深入,庶几获得佛法之实益。如仁者真为生死来修学佛法,便宜选择净土念佛往生一法。念佛法门无论是久修还是初学,也无论是上智还是下愚,悉皆能得利益。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根利器念佛,不会有下抑之羞憾;下下根人念佛,却有高攀之荣耀。若念佛者,能与诸上善人如观音、势至等圣众做胜友,是何等地庆幸!是故,初机行人宜对净土主要经论加以了解。诸如净土五经一论与中国净宗祖师的著述,像《印光法师文钞》、《净土十要》、《龙舒净土文》等。通过这些基本典籍的研读,对净土法门植下坚固信根后,方可涉猎大乘方等经典。尤其重要的是,要将圣言量与祖师的开示落实在生活行持中。奉行净业三福,老实执持名号,或一万、或三万,念佛能开发般若智慧。日常生活随智慧行,便得自在安乐。以智慧做事,无论是运作一家公司,还是待人接物,都能显发心性深潜之能量,令我们的事业做得更卓越,对人就更慈悲,卑以自牧,谦光可掬,尊敬他人,自可营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是佛法提升世法,相得益彰,才是我们学佛真正的利益所在。

至于听经时感觉发困,是由于昏沉重,宜以至诚恭敬心突破。对讲法者作医师想,对所说法作良药想,对自己作患者想,对佛法作稀有难遭想。摄耳聆听,自可排遣困乏,安享法味,获致法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预知往生,分秒不差——胡松年居士往生记

灵岩山是个专修净土的道场。因此,除了数百个出家众以...

不小心谤法还能往生吗

问: 谤法的罪很重,我们都很害怕。我们是以好心来弘...

什么条件才能皈依呢

问: 法师,几年前就对佛法有一点儿兴趣,但对于皈依我...

开饭店雇人杀生,同时要说假话,这样犯戒吗

问: 弟子开一个饭店,开饭店当然以赢利为目的,弟子...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

宋代的很多禅师,比如五祖师戒禅师一转世成为大文宗,...

往生极乐是靠超度去还是自己信愿念佛去

问: 弟子以为,念佛行人勤修净业三福,以至诚恳切心...

大安法师:十种念佛方法

至于念佛方法,净宗经典与历代祖师大德提供了诸多繁简...

《楞严经》跟《法华经》有什么不同

问: 师父上人,听说您在讲完《楞严》之后,接下来会...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极乐世界是报土还是化土呢

问: 极乐世界是报土还是化土?三辈九品是真实说还是方...

工作生活忙碌,怎样达到念佛三昧

问: 如果工作生活忙碌,怎样达到念佛三昧? 大安法师...

竭诚致敬能获佛法利益

持经利益随心论,以今人受持经典,了无敬畏而发。欲得...

儿孙之爱难舍,如何防治爱欲

问: 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欲妨碍修行,儿孙之爱更是难舍...

【佛教词典】散支

(天名)又曰散脂。具名散脂迦,散脂修摩。新称僧慎尔...

【佛教词典】乃至十念

(杂语)举十念而上摄多念下摄一念也。无量寿经上曰:...

痛苦和外境没有关系,是自己内心生起的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

女人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一个女人可以生得不漂亮,但是一定要活得漂亮。无论什...

上香是上一支还是上三支

问: 上香上一支?还是上三支?还有红香和黄香,上哪...

佛是大医王,医病亦能医业

世间人之病,多多都是自己造者。即如令严之病,乃不知...

圣严法师《在不断的错误中学习》

我们常说: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可见修行必须要有修...

三界无安,以苦为乐

【原文】 厕虫之在厕也,自犬羊视之不胜其苦,而厕虫不...

慈心不杀为诸善之本

读《悲惨世界》那一行行血淋淋的文字令我痛彻心扉,不...

不要忽略名号的无量光、无量寿

我讲一个念佛的公案给大家参考,这个公案出自《念佛法...

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

印光大师谈应对灾难法语

即灾殃翻为善导,转热恼直下清凉 (因邻火延烧,物屋一...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土

《经》: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

从阿弥陀佛因地发愿来解释无量寿

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