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要忽略名号的无量光、无量寿

净界法师  2013/07/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不要忽略名号的无量光、无量寿

我讲一个念佛的公案给大家参考,这个公案出自《念佛法要》,讲到一个居士叫杨莲航。

这个居士他是民国初年的人,他生长在一个很贫困的小村庄,慢慢长大以后,年轻的时候,跟着家族做一些卖杂货的小生意。后来,这个村庄来了一位法师,成立一个念佛的莲社,他就参加念佛,也经常听法师讲净土的开示,他听了以后起欢喜心,所以他定期去参加念佛共修。

后来他结婚生子,三十岁的时候生了一场重病,这个病很严重。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念佛共修,在家里面休养,躺在床上。家人就杀鸡、杀鸭来给他补身体,就造了杀业。这个杨莲航居士就觉得很奇怪,它一吃荤以后,整个神识愈来愈暗钝、愈来愈暗钝,他自己也不知道有这个罪业。然后念佛会的莲友,看他很久没有来参加念佛,三五个就去找他,看看是怎么回事。一看,唉呦!生病了。

大家谈了以后,莲友就跟他讲说:你现在是关键时刻,你绝对不要再去造杀业了。

这个时候,一个人念佛有善根,一听到这样的情况,他的善根就启发了,就合掌向佛菩萨忏悔,就跟他家人讲:从今以后,不要再送荤的东西给我吃了。

这个时候,莲友就帮他助念,助念了三天,也没有死掉,莲友有家事就准备回去。杨莲航居士就醒过来说:你们先不要走,我的寿命还没有尽,你们再多念几天。莲友说:好吧,再念三天吧。再念到第二天的时候,杨莲航居士本来是嘴巴随大家念,突然间眼睛打开来,就看着佛像讲了三句话:

‘好莲花!好宝池!好光明!’然后看着佛像就安然往生了。

诸位要知道,我们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不可能说谎的,你平常可以说谎,你临命终的时候没有能力说谎,你从他临终最后一个念头所讲的话,肯定是往生极乐世界。后来他往生以后,八个小时头顶发热。

今天我们从果地来推他的因地,杨莲航居士他现在在极乐世界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他的活动范围很广,他的寿命是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他现在受用这个果报,他凭什么受用这个果报呢?

诸位想一想!你看他的一生,他没有做多广大的布施、也没有说持戒多么的精进,他只有参加一个念佛的共修会!所以我们不要忽略这个名号的无量光、无量寿,因为它是弥陀的法身所创造出来的。

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事实:不是所有修行的法门它的功德是一样的,不是的。所以从往生净土的角度,这句佛号代表特殊的加持力。

所以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征释名号’?因为它是你心中的归依境。你不了解佛号,你能够归依它吗?我不相信。

所以这个地方,佛陀必须说明佛号的无量光、无量寿。因为无量光,所以你以后能够招感广大的国土;因为它无量寿,所以能够招感你广大的寿命:因果才能够相随,所以这个‘征释名号’是这一层的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通智法师往生记

通智法师,法名寻源,号忆莲沙门,俗姓阮,扬州仪征人...

念佛别怕妄想

我常引用佛国禅师描写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两...

趋向解脱的功德

前面的安乐道讲到苦乐的问题,这一块我们全部讲完了。...

这个是你学唯识最重要的功课

基本上,我们凡夫对人生的因缘的观察,跟佛法所谓的因...

念佛需恭行,切忌好高骛远

现在的人好高骛远,有点小聪明,就忙着参禅、学相宗、...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和「至心信乐乃至十念」有冲突吗

问: 《佛说阿弥陀经》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

念佛打妄想是什么原因

问: 我阿弥陀佛念到今天,还是打妄想,这是什么原因...

净宗三祖-承远大师

1.生平 承远大师(公元712---802年),四川绵竹县人。...

永嘉大师证道歌

君不见。 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我们看这个家字,上面一个宝盖,好像一个房子一样,底...

佛弟子身上勿佩带佛像、观音像挂件

印光大师在《复邬崇音居士书》中讲:前三日接到歧路指...

怎样发菩提心呢

昨天我们简单了解了发菩提心的原因和广大功德。那么,...

【佛教词典】尼说戒请法仪

亦名:说戒请法仪 子题:广德 资持记释云:“引缘中,...

【佛教词典】善知加行

【善知加行】 p1143 瑜伽七十七卷十九页云:云何善知加...

省庵大师论发愿的重要性

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有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

星云大师:如何做人处事

做人处事是人生的一门大学问,有的人活到七、八十岁,...

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赞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

生死极苦

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中,佛陀正在为人天四众说法。当时...

心开路就开 心死路就死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有三个儿子,因为工作的缘故...

增福最快的方法是什么

师父说:你们知道增福最快的方法是什么吗? 就是回家孝...

别把自己筐住

财是第一大筐。在这个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有钱能使鬼...

佛号里就具足了一切

我念佛是从2003年开始,最初提起佛号,是枯燥的,无味...

佛陀对弟子的态度

佛陀平常对于自己弟子的态度,不但慈爱、坦率,尤其难...

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想」和「识」有什么不同

问: 请问法师,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想和识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