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达照法师:我们的心就是阿弥陀佛的心

达照法师  2011/05/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弥陀佛大医王

对治病的时候,我们念阿弥陀佛要怎么样念呢?若有病生起来,首先想到阿弥陀佛的光明,照到我们的身上,身体内外都清净没病,整个身体和自己的内心都安住于这种没病的感觉,过去的一切好比昨天已死一样,今天刚生到这世界。若以这种心去念,专心把这句“阿弥陀佛”想住,就感觉好比你的身体跟阿弥陀佛换了一样,这个身体送给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你的身体,这样对换。阿弥陀佛没生病,所以我也没生病,如这样念阿弥陀佛,念一段时间身体转变比较快。

有些人也可能是这样的心态,人生几十年在这里,没什么意思啦,病好不好也没关系,如此对临终也没什么妨碍,对于老病死也没怕也没愁。因为在娑婆世界无论多久,也是无常的,到极乐世界去才真正是我们生命的归宿。对于今生的遭遇要坦然面对,用三世因果的道理来如理思维。过去想的、做的结果出现了,现在碰着了不好的事情,要对它进行改良,别把担心或者是其他不好的念头放心里。我们人生在世就好比种田一样,去年种下去收回来,今年又要种,今年种下去要种得好。如果去年种下的不好,今年收成不好,今年又把不好的种下,你越种越不好。过去因得到现在的果,我们这一世和身体有关的果报,像智慧或者福报如不够,我们今生从此以后要种好好的种子,以后好的境界就会出来,这是因果的缘起,如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

我们内心当中每个念头生起来,对自己的身心世界都有影响。你别看这个念头小,有时念头虽小,你碰到缘若大,这个念头作用就很大。譬如你想骂别人一句话,骂的人若是普通人,可能给你骂一句就骂一句,你若骂一位领导就不行了。若过去骂皇帝,同是一句话,你也许会被判死刑。虽然说我们内心的念头同样大,但你所对境界是什么,你对的境界若不好,你念头起的作用就非常大。有时我们觉得心里想一下,这没什么问题嘛,没关系嘛,别人又看不见。实际你碰到这样的因缘,出现这个念头,在现实当中马上会得到现报,所以我们对每个念头一定要非常小心。那么净土法门把所有的念头,都转到一句佛号上来。在所有的念头里,我们做好事的心、解脱的心,或者是救众生的心、度人的心、积德的心,这些都是世间和出世间的善法,还是当善的法、当好的事情,还不是成佛的法。

真正成佛的法,是跟佛相应。除净土以外,其他任何一宗的修行都是先把我执烦恼破掉,空了以后,佛的功德智慧才慢慢显示出来。但净土法门是因果同时,因上面你现在想佛念佛是因,果没到,但是你现在想佛,你内心里跟佛已一样。我们可能没感觉,大家想想阿弥陀佛的心是怎样的,你知道不?不知道吧。阿弥陀佛的心跟我们一样,但是我们的心里面有贪嗔痴烦恼在,所以我们自己的心晓得,阿弥陀佛的心不知道。真正阿弥陀佛的心,就是你没妄想念佛的心。这下你自己看看,妄想没有,在那念阿弥陀佛,这时你的心怎样?你若可以看见,就看见了阿弥陀佛的心,实际就是开悟。非常可惜,我们念阿弥陀佛的心怎样看不见。贪心生起来了,你们可以看见。好比拿什么东西吃,想这个东西,就会看见,那么念阿弥陀佛的心又怎么不知道了?

知道不知道啊?你们自己看,看自己的心,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时的心怎样啊?没怎样,没心吗?又不是没心,没心怎么晓得念佛,没心也不是;有心,有心怎样啊?没相。我们想到阿弥陀佛的相,脑里面阿弥陀佛的相就出来了,有这个相。你若念阿弥陀佛什么都没想,这个心是无相的心。我们贪心生起来,你贪的那个东西在就会心里出现,你晓得心在想什么。嗔心生起来,讨厌的那个东西在心里也会生出来,如讨厌某人、讨厌这件事情,心里就会想到这个人和这件事。但是你没妄想念阿弥陀佛,没有贪心、嗔心,也不是三恶道,也不是三善道,这时的心实际就是阿弥陀佛的心。

我们心就是阿弥陀佛的心

我们要晓得我们心就是阿弥陀佛的心,每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感觉到,原来阿弥陀佛是这么样的。每个人每天起码都有两次明心见性的机会,不管有知识没知识,我们真心都会出现,但是我们没机会,都忘记了、滑过去了,被跑掉了。我们真心没把握住,都整天把妄想心的尾巴拉住。这好像一个小孩整天把牛尾巴拉住这里跳、那里跳一样,我们妄想的心东跳西跳把牛尾巴拉住,整天打妄想,去听经打妄想,等一下回家也打妄想,晚上吃什么也打妄想,明天去干嘛又打妄想,每天跟妄想走,唯有我们的真心没看见。你们若想看到自己的真心,就是念阿弥陀佛没有妄想时,看自己真心是怎么样。若有一天你们看到这个心是什么样,你就晓得因为没打妄想时念阿弥陀佛,这心确实是没任何相,但不是没有,你说有,又什么也没有。

你们大家可以自己看,念起念不起啊?回光返照看你自己的心,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个念头也没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时看自己的心,是红的白的、长的短的、高兴的苦的都没有。好的坏的所有一切的语言、一切文字,都没办法说出你的心是什么样,因为它没有相,但是你说它没心念是不是呢?又不是,明明白白在那念。这种心我们若抓牢,在心里发出来所有的一切行为、所作一切事,都不会伤害任何众生,就像我们眼前的虚空一样。虚空面前,我们没有人会受伤,地上是硬的可能会受伤,在虚空不会受伤。我们的内心跟虚空一样,从来也没有受伤。有些人说,哎呦,心很痛、很难过。心痛什么呢?有什么值得的东西,有什么值钱的呢?钱掉了心痛,心里如没想到什么东西掉了,如果没拿出东西来,心怎么会痛?念阿弥陀佛没妄想时,心怎么会痛?根本不会痛。

以这种心去在生活当中,特别是生病时以这种心去念佛,非常顺利,心会安。生活中碰到不如意的事,也以这个心念,绵绵密密地念,念到什么时候呢?专心地去念,只要你想到这件事不顺利,我想顺利。想顺利好,想顺利怎么好呢?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件事就放在那里了。不要整天想着不顺利的事,好比说你有什么人生病了,在医院里保佑他身体好起来,这样想一下就念阿弥陀佛。念时不要打妄想去念,不要整天在那里念,阿弥陀佛你保佑他。只要你专心念阿弥陀佛,晓得你念阿弥陀佛是为他念,这样加持力特别大。要么专心想他一定会健康起来,一定会好起来,专门想到他好的一方面,不要想他不好的方面。别想“哎哟,他不一定好不起来”,这样不能想。

有些人生病、生癌,癌细胞实际上每个人都有,只是我们健康的细胞很多,癌细胞没办法生长。有些人检查出来知道生癌,怕起来啦,健康的细胞都统统躺下了,癌的细胞都出来,跟打仗一样。我们平时内心若健康,病毒的细胞没办法出来。心情好的人很难生癌,原因在哪里?因为真心都在我们心里啊,所有一切世间好的恶的都在心里。你也别看着别人说,这个人很恶,讨厌他。其实所有恶的人也在你心里面,因为你心里有恶才会碰着有恶的人。阿弥陀佛如此慈悲庄严,阿弥陀佛碰着恶的人,恶的人也会变好人。恶的人到了释迦牟尼佛那里,也都会变好人。我们的心若不好,好的人到我们这也会变成恶的人,皆缘于我们自身福报不够、智慧不够。

真正晓得念阿弥陀佛的人,不论行住坐卧,不管是持名也好,或者观相念佛、实相念佛(忆佛念佛)也好,都能坚持不懈。不过我们大家最习惯的还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最要紧是持到一心不乱。如《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都教我们要一心不乱的去念。《阿弥陀经》讲:“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无量寿经》教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若真正晓得用功得到好处,念起时自己要感觉到,自己心里没有其他妄想。没妄想这个心舒服还是不舒服,这种感觉你要去感觉。不要这时念阿弥陀佛舒服去念,明天念难过了,难过时心想静也静不下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达照法师文章列表

会性法师《小净土文略说》

小净土文为宋朝慈云忏主遵式法师所作。遵式法师字知白...

有两种人念佛最老实

念佛是我们的生命,那什么是养分呢?就是法义的学习。...

为临终昏迷者、聋人助念有用吗

问: 有人平素信愿念佛而临终中风失语,神识昏迷,此...

念佛有大光明,护念行人不遭魔事

护持多障行人不遭堕落者,末世修行,多诸障难,一亏正...

救世必先救心,心乃诸病之源也

饥馑旱潦,刀兵瘟疫,皆心之所感召也。尝闻医之治病也...

修心养性二十四要

第一要 [看破世事] 世事若还看不破,身沉苦海怎能出。...

你要不动,外面的世界不会动

整个修行当中就是四个字:莫向外求!你一定心中有仁者...

圣号的成就来自于佛的愿力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诸佛与众生的互动不是单方面的,...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达照法师:得定的过程

初禅得定,需经过粗住、细住、欲界定(明镜暗镜)、未...

达照法师:不修行的修行

总是以一颗有所得的心,去求无所得的法,怎么可能相应...

达照法师安心妙语

(一) 1 命运和生命可以由自己来安排,每个人的起心动...

如何才能看到一念未生之前,即念头起处

问: 请问师父,怎么样才能看到一念未生之前,就是念...

【佛教词典】惛沈

(术语)使心盲昧沈郁之烦恼也。八缠之一。唯识论六曰...

【佛教词典】禅家龟鉴

全一卷。朝鲜清虚休静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书中...

面对被伤害时的态度

有光明就有黑暗,有正义就有邪恶。 曾经,佛陀也遇到迫...

【推荐】从朝至暮,一句佛号不令间断

无论在家在庵,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

用温柔优雅的态度来生活

有位花匠,他家院子里的一棵葡萄树今年结了不少葡萄,...

诵《无量寿经》不念佛号,属于念佛法门吗

问: 一个朋友每天诵三遍《无量寿经》,不念佛号,这样...

观世音菩萨的形象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翻译于东晋,公元四世纪初,是鸠...

心头无事一床宽

梦窗国师(1275-1351)是日本明代着名禅宗高僧。他开创...

在尽责中求满足 在义务中求心安

净慧老和尚提出的生活禅四个要点发菩提心、树般若见、...

人都在为什么而奔忙

有一次,我到繁华的首都北京出差,晚上路过一座天桥,...

苦乐双忘名极乐,死生俱尽说无生

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又称为极乐?我们一般谈乐,都马上...

星云大师《禅堂的生活与清规》

各位贵宾、各位护法信徒: 禅堂是供给禅者参禅打坐的...

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问: 一位法师说本师释迦牟尼佛没有在任何一部经典上说...

人生七种无形的财富

人生有许多无形的财富。大部分的人都只知道追求物质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