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才能看到一念未生之前,即念头起处

达照法师  2016/08/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请问师父,怎么样才能看到一念未生之前,就是念头起处。

达照法师答:要看到一念不生之前,首先要看见你的念。我们的念就像是客人,也叫客尘烦恼。实际上我们的念像尘埃一样的,一个念接一个念,念头很多,就好像很多尘埃起起伏伏。

佛经里面说这些尘埃就像客人一样。客人是来来去去的,来了马上去。我们的妄想也是一样,每一个妄想打出来以后,它马上就过去,过去了它马上又打了,好像客人来了一波接着一波,多的不得了。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到两点,第一,看清楚这些客人,这些念头到底是什么。第二,当你看清楚的时候,你不要理它,但知道它都会自生自灭。一个念头出来马上就灭掉了。前一个念头灭掉以后下个念头还没出来之前,在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背后的主人在家里等着,已恭候多时了。你妄想随时来了,随时又走了,但是主人却始终没走。

所以《楞严经》说:“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比如你打一个电脑的妄想,离开电脑实际上你就没有妄想了。所以说离前尘如果无分别性的,那就是你的妄想。离开电脑有分别性的,那就是你的真心。就是当我想妄想想什么,所有的这些想法,它自己过去了。当我们不想电脑这些想法的时候,你内在有一种有分别性的东西,它具有想电脑啊、想桌子啊、想其他的性能,这个东西它是永恒不变的,物来物现,胡来胡现,汉来汉现,有什么它就现什么,没有什么它就如如不动。所以说若离开前尘,还有你的分别性的是“即真汝心”,就是你的真心。

我们想看一念不生之前。也需要通过两步走:第一步是你先要看见你在想什么,你在念什么?第二步是当看习惯了以后,突然把你想到的那个东西忘记掉了,前面那个念头它过去了,后面那个念头还没起来,在这中间你一盯,可能就能看到一念未生之前,看到以后你要反复的看,反复的看,越看越熟悉越看越熟悉,才能认清什么是客人什么是主人。我们现在不是客随主便,而是主随客串,都是随着妄想产生各种分别和烦恼。如果是客随主便,那么客人就不做主了,你的妄想也只能是妄想,不会来干扰我们的主人公了。这就是要通过两步来实现的。如果你的妄想太多了,无法看清楚,那也可以通过念佛或持咒。三个步骤:先念佛或者持咒,只管念只管持,念的久了或持的久了,你的妄想就越来越少,妄念少了就会被你看见,久而久之,就发现没有妄想了,如果没有妄想,你就能看到一念未生之前了。这三个步骤都是可以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达照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在安逸环境下生起出离心

问: 如何在安逸的环境下生起出离心? 梦参老和尚答:...

办厂开公司,如何请佛菩萨加持保佑

问: 办厂开公司,想请佛菩萨加持保佑,顺利开展,心...

为什么不能吃葱、蒜、韭菜

所谓素食,不仅仅是不吃肉而已,而且连葱、洋葱、韭菜...

佛性为何没有因果,它是如何产生染污的法

问: 弟子有一个问题纠结很久,万法都有因果,佛性为什...

大学生如何摆脱颓废,树立人生观

大学生甲: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

不管遇到什么因缘,它就是回光返照这个明了的心性

我们佛教在止观当中的修学,因为修行人因地发心的不同...

佛的几个问题

一个人被情伤,决定远走天涯。他来到佛前诉数苦恼,痛...

念经是快点好,还是慢点好?

问: 念经是快点好,还是慢一点好啊? 惟贤老和尚答:...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达照法师:有福报的生命

经常听到人说:压力很重,得抑郁症的人很多。为什么会...

「数沙」修行法语

一 问:修行人当谋何事?曰:谋道。 问:道可谋乎?曰...

达照法师:弹簧人的故事

诸位有没有听说弹簧人的故事啊?有一个弹簧人,他的身...

越固执的人越容易受伤

别让心太固执 佛在菩提树下开悟的时候说:一切众生皆有...

【佛教词典】金光明忏法补助仪

(书名)一卷,宋遵式着。记金光明忏法之修法。...

【佛教词典】藏殿

指兼有经藏(指经堂)与看经堂之楼殿。经藏,指供奉有...

星云大师《心理的病态》

每个人都有生病的时候,身体有病,就要医生给看。我们...

正念应供

过去佛陀在婆罗园弘法时,一天,着衣持钵入婆罗村乞食...

寒门佛子成就六祖慧能祖师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把去世多年的人挂牌超度,能否有效果

问: 请问把去世多年的人挂牌超度,能否有效果?能否从...

出家人托钵意义何在

出家,乃出离俗家牵缠杂务之束缚,以期证悟无上菩提为...

【推荐】传印长老慈母与胞姊出家往生记

1954年夏天,传印长老离开庄河老家,前往云居山。六年...

超越男女相的分别

一天,佛陀在王舍城附近的灵鹫山,与大众比丘开示涅槃...

不求万事如意,只求万事如法

奉劝各位,在社会里边,不要热衷名利。名利好比过眼云...

罗汉的含义

我们常说的罗汉实为阿罗汉的简称。为声闻四果之一,如...

善人杨自惩的故事

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时县宰严...

如何处理做义工与念佛修行的关系

问: 学佛人如果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排在第一位而无暇参...

佛法的力量不会消失掉,它会不断引导你

为什么佛陀敢施设方便?往下看就知道了,佛陀他非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