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调心之道,离不了心学

济群法师  2013/12/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目前,整个社会最大问题就是人的心态失衡,并且到了危机四伏的地步。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各类恶性事件,正是向我们敲响的一次又一次警钟。所以,对各种心理问题的疏导、调节和改善,不再局限于部分人群,而是全社会的当务之急。作为以自利利他为使命的佛弟子,我们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仅仅这样还不够,面对如此庞大的人群,我们的努力不过是杯水车薪。更何况,很多人对佛教充满误解与隔阂,甚至完全排斥。鉴于这样的现实,有必要和心理学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携手合作,共同探讨,以期找到最易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的,治标和固本相结合的改良方式。

我们目前所接触的心理学,主要是西方心理学,至今不过百余年历史。而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佛教,自古也有心学之称,因为它所关注的正是人类心灵。在佛典中,有大量关于心的教言,如“心生则种种法生”、“心净则国土净”等。仅《大正藏》中,提及“心”之一字的即有四十多万处。可见,佛教正是以心作为认识世界和修行解脱的立足点。

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见性成佛。他所成就的并不是外在的什么,不是羽化成仙,亦非长生不老,而是对心性的透彻认识,对迷惑、烦恼的彻底解除。用佛教的话来说,是证悟了心的本质——也就是明心见性,这是人类最了不起的成就。因为发展科技所改造的只是外部环境,而认识心性才是完善自身的唯一途径。如果自身问题重重,即使有再丰富的物质条件,还是无法获得我们所希求的幸福安乐。因为能够感受幸福的不是其他,正是我们的心。

佛陀成道后,一生致力于传播真理,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言教,后结集为经律论三藏,流传至今。所有这些经典及经典所开示的修行法门,都是教导我们如何开启生命内在的智慧,解除无始以来的迷惑烦恼。换言之,就是启动心的正向能力,以此对治负面情绪。事实上,这种负面情绪正显现出越来越不容忽视的影响和破坏力。近年来迅速蔓延的一些网络用语,如郁闷、崩溃、纠结等,无不是负面情绪恣意生长、不断侵占心灵空间的表现。若不及时对治,就会出现失控的局面。

对个人来说,心是幸福安乐的根本;对社会来说,心又是和谐安定的所系。所以,调心不仅是个人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的需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禅与心理健康

有禅的大智慧,就能心灵健康无烦恼,保持良好的心态,...

你心中在动,才有外在的世界在动

楞严经中讲有个琉璃光法王子,他在因地的时候,先观察...

有什么东西,跑得比乌龟还慢呢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佛陀带了诸位比丘到处游化,走...

直指见性是「心」非「眼」

我们看第一段, 直指见性是心非眼。 这个地方,佛陀从...

心无自体,它是缘生缘灭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

深山中的道场

很久以前,在深山中有一个道场,有位弟子一直想到外面...

众生心若有垢,法身则不现故

【又问曰。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一...

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

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善人、恶人就是吉、凶...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生活优越为什么仍会悲观

问: 很多人生活优越,为什么仍会悲观? 济群法师答:...

学佛是否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

问: 在家学佛是否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如何使学佛与...

戒除贪欲

贪欲生忧,贪欲生畏;无所贪欲,何忧何畏? 《法句经...

济群法师:遭受欠钱不还、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计较

问: 对于欠钱不还、冤枉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该计较?...

【佛教词典】识自性

【识自性】 p1433 瑜伽五十三卷十六页云:问:何等是识...

【佛教词典】印前恢廓

印,指印字、印刷;印前,超越语言文字所能表诠之境界...

「嗔打报仇戒」与「不化众生戒」

若佛子,不得以嗔报嗔,以打报打。若杀父母兄弟六亲,...

饱满的稻穗

佛陀常常警惕弟子,即使已经智慧圆融,更应含蓄谦虚,...

佛经精华摘要

华严经 ☆ 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 ☆ 离菩提心。一切...

四念处观

四念处观就是一种般若智慧。有的人讲小乘没有般若;小...

佛经中有关职业与财富问题的开示

佛陀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得财富,应当学会一门技艺,作...

圣严法师《海绵精神》

我们学佛修行的人,应该具备两种态度内方、外圆。 内...

行恶与修善

有学僧请示峻极禅师道:如何才是修行行善的人? 峻极...

伽蓝菩萨的前世今生

佛教的伽蓝菩萨是寺庙丛林的护法菩萨,来源于印度。依...

学佛的三大纲目

今天我讲的内容是《学佛的三大纲目》。这个题目没有什...

参梦老和尚为朝五台山的弟子开示

你是相信文殊菩萨有?你是相信文殊菩萨没有? 那我们朝...

如何解决往生的最大障碍

从净土宗的观点来看,对我们往生最大的障碍是什么?贪...

沾到三宝的边,为何都能都成佛

【诸佛灭度已。供养舍利者。起万亿种塔。金银及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