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济群法师:遭受欠钱不还、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计较

济群法师  2011/06/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对于欠钱不还、冤枉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该计较?

答:别人欠钱不还,或者冤枉诽谤,如果你能不和他计较,那是说明你的修养和境界。但作为一个学佛者,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还要考虑众生的利益。只要涉及到他人,就要考虑怎样才能真正利益对方。有时,我们用不计较的态度,能感化一些人。但有时,也可能迁就了对方的缺点,反而是害了他。真正的慈悲,应该是帮助他认识并改正自身错误。

面对他人的冤枉诽谤也是同样,如果不去辩解,对方的误解可能越来越深,嗔心越来越大,甚至因此造下种种罪业。你固然有涵养,能够如如不动,却使对方痛苦不堪,这也不是真正的慈悲。在《瑜伽菩萨戒》中,如果有人冤枉菩萨,而菩萨不作澄清,不去消除对方的误解,也是一种犯戒行为。当然在对待不同情况时,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最重要的,切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否则,冤冤相报何时了?我们要怜悯他,因为他也是在烦恼支配下不能自己。他虽然伤害了我们,而他自己却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佛陀在因地时,被歌利王割截身体都不起丝毫嗔心,这才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慈心龙王消伏怨害

菩萨在久远劫前的过去生,曾因为瞋心的缘故而堕为龙身...

遇到逆境就退失菩提心该怎么办

问: 弟子发的心总是在遇到逆境的时候,退消菩提心怎...

开悟和没开悟的人有什么不同

问: 虚云老和尚的年谱里面提到,老和尚在谈到老参用功...

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退失道心

问: 无法参与道场或团体修行的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

如何判断念佛人在平时或临终是否具备信愿

问: 我们通过什么样的现象,以什么方式去判断念佛人...

只要念佛就好了,为何还要破妄显真呢

问: 有人说末法时期只要念佛就好了,为什么还要破妄...

不精进,业障很重该怎么办

问: 弟子不精进,业障很重。 梦参老和尚答: 你自己...

如何看待净土宗行人是「自了汉」

问: 有人说我们净土宗行人是自了汉,您怎么看待? 道...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注音版】二时临斋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五福临门」从何而来

古人视五福临门为祥瑞。所谓五福,即长寿、富足、康宁...

当代居士教育的探索

一、引言:当代居士修学的困扰 近年来,随着物质条件的...

通过欲望得来的幸福,是非常短暂的

幸福是什么?通常,人们追求的幸福只是一种感觉而已,...

佛教是什么

问: 是否可以从超越于门派的高度,也可以说是基于各...

【佛教词典】明印

(1841~1928)清末民初僧。湖南湘阴人,俗姓周。名普...

【佛教词典】同体相入

为华严宗显示事事无碍圆融义门之语。同体为“异体”之...

其实轮回就是一念的妄想

我们佛教的正见,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也就是...

三种念佛方法可对治妄想

这里有几种念佛方法,都可以对治乱想,防止思业。我今...

道证法师:念佛人唯一的障碍

接着再谈到助念存心的问题。我们应该要存感恩的心,就...

把自己的心儿丢了

一个小沙弥刚吃完一只山杏,准备把杏核随手丢了时,被...

身口意不清净,结果一定是烦恼痛苦

什么是恶语?无论所说的是何种话,无论是好听的还是难...

应如何看待堕胎现象

问: 请问法师,应如何看待堕胎现象? 大安法师答:...

集体念佛的十六条规约

夫生死海深,非念佛莫能济度;菩提路远,非净土孰可依...

满山的石头抵不上一颗钻石

佛教的因缘观,所谓诸法因缘生,那么这个观念如果是套...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

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

《药师经》三个经名的含义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法门?我等云何奉...

慈悲的力量

提婆达多虽已随佛出家,仍不改嫉妒及喜好名闻利养的恶...

【推荐】四十四招教你修忍辱

1.如果瞋心是凡夫的天性,则没有什么好瞋的,因为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