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从内心寻找幸福

济群法师  2017/06/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何从内心寻找幸福

一、如何面对逆境

生活中,一旦遭遇逆境,如身体不健康,家庭不和谐等等,我们便会痛苦不堪。究其原因,在于我们心里有恒常的设定,一旦被无常打破,便不接纳。

导师指出,佛法里讲因缘因果,就是告诉我们,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前因后果。我们只有接纳逆境,才不会被其伤害。只要从调整自身入手,在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慢慢地就会变好。

佛法告诉我们,世上一切现象都是无常的,一切都有可能,好的事情会变坏,坏的事情也会变好。关键的是,我们要用智慧接纳无常,正确看待顺境逆境,方能“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二、幸福要有福

福报包含五种,所谓“五福临门”,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和善终。身体健康和内心安宁,是获得幸福的重要条件。现代人最大的特点是内心浮躁、混乱,无 法安宁。而佛教被称为“心性之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帮助我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进而通过修行,摆脱生命的迷惑和烦恼。因此,身心健 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修身养性是人生最好的投资。

此外,想要幸福就要有福报,这就需要培植福田,即恩田、敬田、悲田。导师说,这是我们源源不断产生福报的发电站。

三、提高认识,智慧没有烦恼

看待同一件事情,有些人偏向消极悲观,制造一堆烦恼;有些人偏向积极乐观,常常欢喜。可以说,我们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同时,我们看到什么样的世界,都会对我们产生影响。至于这个影响是好是坏,取决于我们的认识。可见提高认识的重要性。

导师笑言,拥有智慧,便没有烦恼。佛法告诉我们,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假相,不能执著其中。我们应该建立如实的认识,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因此,有了智慧的认识,人生得意、失意,其实都是好事。

四、多欲为苦,知足常乐

外在的幸福是一种感觉,是欲望达成后获得的一种满足感,欲望与幸福感并不成正比。但整个社会都在鼓动欲望并刺激消费,让我们在占有、攀比、竞争的过程中,不断忙碌,形成惯性,失去休息的能力,活得很累。

欲望还使我们的生存成本越来越高,幸福的成本也随之变高。古人讲“少欲知足,知足常乐”,就是说欲望越少,越容易幸福。

五、建设健康的心灵

我们的心具有两面性,有迷惑和觉醒两套系统,它既是痛苦的源泉,也是快乐的源泉。凡夫内心充满迷惑和烦恼,是不断制造痛苦的永动机。而佛法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开发内在良性的潜质,通过戒、定、慧的修行,成就智慧和慈悲的品质。最终,幸福会成为一种本质性的存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叫做日用而不知啊!古人说:有一...

没有人可以伤害你的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此类的话语:你说...

培养自己的柔软心

所谓的「柔软心」,是指把自我减低、减少、减轻,不在...

即心是佛,云何识自心

洪州黄檗希运禅师。上堂云: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

大安法师2021新春开示:修心如牧牛

南无阿弥陀佛!在这里代表常住,向大家表达新年问候,...

身如宝塔,众宝庄严

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

返观内照,观此生灭之心

若求心地一段受用,更须向读书作文已了时,种种应缘处...

圣严法师《帮忙保平安》

有次我去拜访一位相当有钱的居士,他家门口有保镳站岗...

学佛是否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

问: 在家学佛是否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如何使学佛与...

戒除贪欲

贪欲生忧,贪欲生畏;无所贪欲,何忧何畏? 《法句经...

净宗法门:一个特别的法门

佛法的方便之道,主要指净土法门。此处所说的方便,是...

踏破铁鞋不如回到当下反观自照

顿教的修行是从真心入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什么...

【佛教词典】四板头

指禅宗在僧堂中所设四板之首位,转指僧堂内之四位头首...

【佛教词典】七种精进清净相

【七种精进清净相】 p0063   瑜伽七十八卷十一页云:...

救命的口袋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善良的本性,但是被后天习...

《心经》的般若正观

以般若波罗蜜多命名的经典,其中,玄奘翻译的六百卷般...

冬天,应多吃这些「大块头」

俗话说: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根菜是指以...

学佛要先度己再度人

【原文】 古人大彻大悟,参学事毕,且于水边林下,长养...

究竟什么是「我」

当我们迷失觉悟本体之后,就会对自己产生一系列的错误...

生命是一个故事,还是一个事故

我在想:生命是一个故事,还是一个事故?年轻的时候,...

【推荐】如何才能得到富贵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现在要跟大家讲的是:如何得到富...

修行有四种不退转

修行不退转有四种: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和毕竟不退...

净土者的「夹杂」

有自以为学净土者,每作如此之言,谓净土之读经只能读...

吃葡萄的哲学

在一个果实飘香的秋季,一只老狐狸无意间经过一个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