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常耕福田,才能福报多多

济群法师  2017/07/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常耕福田,才能福报多多

福报从哪里来?不是说你能力强就一定有福,因为福报也有它的前因后果。佛教告诉我们,福报来自福田,主要是悲田、恩田、敬田三种。

悲田,是慈悲普天下的劳苦大众。他们需要快乐,可没有快乐;他们想摆脱痛苦,可没能力摆脱。如果我们从慈悲心出发,帮助他们获得快乐,解决痛苦,就是在耕耘悲田。慈善的本质是什么?并不是简单的捐献或帮助,而是慈悲大爱。当我们本着慈悲大爱来捐献或助人,才是实至名归的慈善。否则,即使捐了再多的钱,严格地说,只是善行而已,不能称为真正的慈善。只有从慈悲心出发,我们所做的一切,才会源源不断地产生福报。

恩田,是对有恩于你的人,如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包括一切众生,乃至山河大地,都怀着感恩心去回报。因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人帮助,也离不开日月天地,山川草木。正因为这一切的存在,我们才能自在无忧地生活。所以,我们要以感恩心面对这一切,尽己所能地回馈他人,包括关爱社会,保护环境。当我们心怀感恩时,看到一切都会非常欢喜。感恩不仅是福报的源泉,本身也是一种健康、正向、让人快乐的心理。在回馈的同时,自己当下就能受益。

敬田,是对有德者心生恭敬,包括我们的老师、宗教师,也包括社会上德高望重的人。我们平时在寺院看到佛像会顶礼,因为这些神圣场所本身就有加持力,当我们进入其中,身心会被摄受;另一方面,当你有一份虔诚和恭敬时,会让自己的心得到净化,变得清净而调柔。所以,带着恭敬心面对有德者,就能与佛菩萨和善知识感应道交,得到正能量的加持。

常耕福田,才能福报多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惟觉老和尚:修善培福

人如果没有福报,生活上就会经常遭遇困难与挫折;相反...

福慧双修的重要

过去在迦叶佛的时代,有兄弟二人一起出家求道。哥哥每...

福业相当,方为夫妇

很多女人总想,工作好事业好,不如嫁得好,所以总想投...

玉琳国师前生是个苦恼的和尚

玉琳国师的前生是个最苦恼的和尚,相貌长得相当丑,也...

不求现世长寿康宁,唯求临终往生净土

仲春来山,瞬息半载。纵寿百年,弹指即过。一息尚存,...

钝根众生先培福

【原文】 《十轮经》云:若有钝根众生,为欲发起善根因...

逆境也能种福田,看你怎么善用其心

我们只要能够善用其心,都是我们修福德的机会。第一个...

大福自有妙方

明白人生道理,处之安然,幸福自是可得。不因愚痴无知...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济群法师:情到深处人孤独

虽然我们刻意地回避真相,但在内心深处,其实知道这些...

济群法师《人生五大问题》

在这个世间,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事实上,...

「色不异空,空即是色」是何意

问: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何意...

僧人的威仪与形象也是度众方式

人有人格,国有国格,僧人也应该有僧格。作为三宝之一...

【佛教词典】行如芭蕉

【行如芭蕉】 p0608   瑜伽八十六卷十二页云:萨迦耶...

【佛教词典】贪习

(术语)贪欲之为习性者。楞严经八曰:贪习交计,发于...

恶缘太多,发愿舍寿求往生行吗

问: 顶礼大安恩师,弟子依止您修学净土己七八年了。...

对待神通要戒慎恐惧

一场目连与舍利弗的神通较劲,让我们了解神足第一的神...

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

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导上圣下凡,共证真常。 净土法...

畏苦勤念佛 安详离娑婆

我们最初来到世间是一个人,最终离开世间也是一个人,...

净界法师:宁可在山中睡觉,也不要在都市办道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小国家,这个小国家有一个猎人,他...

明代四大高僧之莲池大师

莲池大师明朝圣僧,杭州人,俗姓沈,字佛慧,号莲池。...

久坐不动对身体的危害

引导语: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最新报告显示,全球...

净界法师:十念必生愿

我们看第十八愿的:十念必生。前面的消除灾障、增长福...

如何让孩子戒掉手机瘾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很迷恋手机,时常拿爸爸...

保护自命之第一良方

天地之间,凡有血气者,莫不自爱身命,是故世间有种种...

佛法是依靠智慧成就解脱,而不是福报

很多的佛教修行人,大部分是比较欢喜修福报的。因为修...

地藏菩萨和我们关系

谁是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是佛陀座前,大愿第一的大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