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是不是让人觉得太无情

济群法师  2011/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财富品质》:庄子丧妻,击鼓而歌,佛教的爱是不是也超越生死的?但这个故事在很多人眼里有些太过无情,一个人如果在现实中修炼到了这种“不难过”的状态,会不会让周围的人有些无法忍受?觉得太无情?

济群法师答:对佛弟子来说,绝不会因谁的去世击鼓而歌,不论是至爱的亲友还是曾经带来伤害的人。但也不会像世人那样嚎啕大哭,悲痛欲绝。

佛法告诉我们,生死只是一种自然规律,如同春夏秋冬的更替,如同岁岁枯荣的野草,既不值得狂喜,也没什么可悲。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已经到来的死亡,而是我们这些处在生死旅途中的人,能否超越生死的束缚和羁绊,能否获得自在。

其实,佛教并不是无情。有句话叫做“多情乃佛心”,但佛法所说的情并不局限于亲友,局限于与己有关的人,而是对一切众生的关爱和慈悲。佛经告诉我们,菩萨对众生的痛苦应当感同身受,应当像独子患病一样牵挂在心。但这种慈悲又是建立在空性基础上,虽然在乎,却不会纠缠其中,无法自拔。而凡夫之情是建立在执著、占有的基础上,从一开始,就埋藏着痛苦的隐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确定亡者的往生去处

问: 现在社会上流传用摸温度来判断亡者的往生去处,...

怎样从生活中落实看破放下

问: 师父慈悲,弟子不知怎样从生活中落实看破放下,...

佛号助念过程中,可以夹杂其他吗

问: 常见一些出家师在荐亡助念往生过程中,以超度仪...

六个方法对治烦恼

问: 大师您好,我自己很容易为一些小事而感到烦恼,也...

修行不是在做学问

问: 如果有人教理是懂得,但是在自己的内心觉得都是浮...

情关难过,欲界难出

佛陀告诉我们:爱不重,不生娑婆。又称我们人类是有情...

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需要念往生咒吗

问: 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是否一定须念《拔一切业障根...

念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原理是什么

问: 阿弥陀佛!请问念佛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我们现前的一念,究竟有多大的能耐呢

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

当代佛教的健康发展要靠什么

如何面对传统 作为今天的出家人,我觉得很不容易。首先...

佛教如何看待知识

问: 佛教怎么看待知识? 济群法师答: 知识对人类究...

生命美容的最高境界就是佛菩萨

世人都很关注相貌和身体的美,其实,那种美是非常短暂...

【佛教词典】作用道理

【作用道理】 p0686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页云:作用道...

【佛教词典】羯若鞠阇国

【羯若鞠阇国】 p1337 西域记五卷一页云:羯若鞠阇国,...

有多少时间,尽量念多少佛

这个持名念佛呀,这个名号当中是庄严,这个名号是从阿...

至诚念观音菩萨就能逢凶化吉

在佛法里面,有很多经典都在介绍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

受持五戒,修养道德都能得到升华

皈依若干年以后,因缘成熟了,要受持五戒。皈依三宝,...

什么是真正的平静呢

为了找到平静,我们已下定决心成为佛教中的比丘和沙弥...

降伏内心淫念欲望的方法

有一次,尊者宾陀罗婆罗陀阇在婆磋国游化,住在首府拘...

【推荐】印祖力荐的治病救命妙方

备注:以下七则方均摘录自印光法师文钞,为印祖所认可...

弥陀光明没有障碍,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我们这些业力凡夫,好像感知不到弥陀的光明,所以无碍...

懈之一字,为世间最恶毒之物

懈者,倦之渊薮也。世之万事,若沾住一懈字,作事者纵...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光近来得一摄心念佛方法,若已成片,固不须此。若未成...

修庙不是和尚的事儿

北宋年间,大慧宗杲禅师提倡参念佛是谁,为什么呢?念...

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在《六祖坛经》说,有一个法达法师,他去参访六祖大师...

坚守自己,不随波逐流

有一位富翁,垂垂老矣。他把儿子叫到跟前,向儿子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