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怎样看待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

济群法师  2012/02/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怎样看待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

济群法师答:当我们说到出世修行时,往往会联想到出家这种修行方式。若是这么定义的话,似乎与在家居士无关,其实不然。出世可以指出家修行,也可以指出世的超然心态。

作为在家居士,虽不能在寺院、山林过一种远离尘嚣的清修生活,同样要具备超然物外的出世心态,不为世间种种名利声色所染,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出离心。有了这种心态,我们才会过得更自在。

菩萨道,是以入世的悲心修行。但我们要知道,这种入世仍须以出世的心态为基础。只有这样,入世时才不会陷入对世事的执着中。若无出世的超然,很可能入到哪里就陷到哪里。不仅陷入世事中,同时也陷入生命内在的世俗心中。那时,自顾尚且不暇,遑论利益他人?所以说,入世修行必须以出离心为基础,否则就会随世俗心所转。

至于说到出家及在家的修行方式,我觉得,出家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也是有前提的,必须找到一个如法道场,找到一位堪为依止的善知识。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修学道场,出家后也可能会忙于应酬,和世俗生活并无太大差别。

若是因缘具足,自己也有纯正坚定的发心,走上出家之路,就可放下一切负担,全身心奉献于追求真理、传播佛法。在社会上,毕竟有太多牵挂,太多羁绊,必须完成各种责任后,才有时间修行或弘法利生。但人生几十年是很短暂的,如果我们在尽义务的同时又继续不断地制造责任,可能永远都会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比较而言,出家确实比在家的修行条件优越很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爱幻想,能修观想念佛吗

问: 本人念佛时经常忍不住爱幻想,幻想净土的情景。...

施戒得名利

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说法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一...

【推荐】做好这四大步骤,为往生做准备

一、提起佛号 蕅益大师强调:提起佛号,净土宗念佛不一...

圣严法师:爱情为什么会变的这样恐怖?

问: 有的人和情人分手,会带着刀子去谈判,想要杀人...

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问: 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大安法师答: 这里...

东林寺是怎样持戒念佛的

问: 东林寺是净土祖庭,很想了解东林寺是怎样持戒念佛...

一昼夜念佛是什么标准

问: 汉、吴两译原译本下辈往生只要曾发心念佛一昼夜...

惟贤长老《修学佛法的基本纲领》

尊敬的夏林长,各位护法居士: 我这次从重庆出来,经...

如果没有「我」谁在成佛和流转

问: 如果没有我,谁在成佛?死后又是谁在流转? 济群...

济群法师:商品经济与寺院清净

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稍稍不慎就会被社会淘汰出局...

成佛应具备哪些条件

成佛的修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千百年来,汉传、藏传各...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含义

《金刚经》说,一切法都是佛法。很多人感到疑惑,那么...

【佛教词典】一切诸法

一切道理或一切事物的意思。...

【佛教词典】衣

原为一切衣服之总称,于佛典中,则统称僧尼所著用之袈...

日行一善

人们相互之间喜欢祝愿吉祥如意,其实这仅是良好心愿,...

不生病长寿的要诀是什么

想要知道世界上为什么有刀兵、水、火、瘟疫流行,这个...

孝顺的哥哥

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女主人留下一子往生了。男主人不...

礼佛的一刹那间,十大愿王都具足了

十大愿,是总说的。我们昨天跟大家讲的是总相;十愿里...

随顺世缘减烦恼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除烦恼》,讲了放下我执,精...

《法音》杂志专访界诠法师

(原载于《法音》杂志2002年第11期) 界诠法师,1959...

参禅会出现的三种习气障碍

你在参的时候,过去的种种习气烦恼,就会在身心中翻出...

宣化上人:佛光普照

佛光普照,佛的智慧光明,普照一切众生心。把众生的心...

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古人说: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人到年老时...

从妄想躁动归回于平静

人常常有一种冲动:我一定要到什么地方去看看!实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