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的目的与任务

2012/09/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目的。做事如果不预定一个目的,不但浪费时间,徒耗精力,而且结局也决不会收到美满的效果,甚至或会留下许多懊悔,造成自己一生的遗憾和不幸!

学佛,自然也需要认清目的。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转迷成悟’和‘离苦得乐’。

迷和悟,是相对的名词。迷就不悟,悟就不迷。不迷,就是圣者;不悟,就是凡夫。凡夫愚昧,不明人生理性本然的真如,也不明宇宙缘起无常的事相,所以执我执法,起惑造业,流浪生死,长沦苦海。佛号觉者,觉而不迷,有大智慧,对于人生理性的真如,宇宙缘起的事相,有透彻的理解,知道是缘生性空,缘起无我,不从执著,再造恶业,自寻烦恼,以招苦果。这便是迷悟的界线,也就是圣凡的分野。

因此,学佛的目的,不外乎转迷为悟,转凡成圣。但迷是迷个什么?悟又是悟个什么?干脆的说:迷是迷昧真理事实,不知修习戒定慧的道法,反而成了贪嗔痴的烦恼;悟是悟理见性,明辨事相,从而修戒习定,由定发慧,便可决破无明的罗网,截断生死的根源,证登涅槃的彼岸,生起离苦得乐的胜用。

离苦得乐,是学佛的目的,也是成佛所起的殊胜妙用。人生痛苦多端,但归纳的说,不出物资的苦和精神的苦。衣不蔽体,食不充腹,住难遮身,行无舟车,都是物质缺少的痛苦;至于精神的痛苦,那便是一个欲望。欲望一起,想这不成,想那不得,没有金钱,想金钱,有了金钱想子女,有了子女想做官,有了官做想长命。像秦始皇那样,派遣徐福入海求仙;汉武帝那样延召方士炼丹,希望自己长生不老;结果是幻梦一场,终归于空,不但难填欲壑,精神上仍是留下了一种无可弥补的缺憾和痛苦。

为了世人沉迷,所以我们提倡学佛,因为佛法教人清心寡欲,解结去缚;而能获致这种修养,使身心恬澹宁静,少欲知足,必须要了解诸法性空、缘起无我的道理,对于世间一切的事物,看得透彻,不争不执,即于现世,便可减少许多自寻烦恼的苦痛了。若再能依戒定慧的三学去修习,断除贪嗔痴的三毒习气,那么,就可获得出世解脱的涅槃之乐。

但是,学佛的任务,还不光是为自己解决痛苦,寻求快乐;还要普为一切众生解除苦难,得到快乐。在现世少欲知足,减少烦恼的痛苦,或修习戒定慧的道法,得证涅槃。这都是在消极方面,为了自己要离苦得乐,所达到的目的。我们在达到这种目的之后,更须进一步地拿出积极的精神,来为社会服务,来教导社会,来化度社会,来为社会广大的人群谋福利,使广大的人群都走上离苦得乐的境地。像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像地藏大士说的:‘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学佛的人能够这样做,那么,不特学佛的目的达到,亦是学佛的任务完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明影法师的的学修经历

我学佛20多年了,从1993年的下半年开始,基本上是全身...

模仿佛陀的行为,就可以成佛吗

有人问我,师父说每天的24小时里有20个小时是在学习、...

【推荐】给人生一个更准确的定位

一位外国作家的小说讲了一则故事。有个小镇上来了一个...

修福从恭敬三宝开始

问: 请问法师,弟子刚刚皈依,应当如何理解三宝的功德...

学佛人要闭是非之嘴,开念佛之口

释迦牟尼佛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中说,在末法时期...

老板学佛记:从土豪老总到文明绅士的进阶

最近十多年来,喜欢佛教、学习佛法、信仰佛教的人越来...

念佛的目的不要搞错了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这...

四点建议避免学佛走偏

对于学佛人来说,这几个重要的概念一定要搞清楚,不能...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一念佛名,能净身口意三业

念佛一法,切切不可看轻,乃是最简单、最圆妙之无上法...

假借众生的因缘来开显自性的功德

有一个老禅师带着一个沙弥在山中修行。这个沙弥跟着老...

佛教里的10种善恶因果

今复举恶业、善业别述如下: 恶业有十种。 杀生、偷盗...

拜经拜忏能使身体健康

前面我们看了日记《都摄六根打禅七》知道了拜经在打七...

【佛教词典】常悲菩萨

(本生)世尊昔为菩萨,曰常悲,见世秽浊,背正向邪,...

【佛教词典】金刚乘教

为密教之异称。金刚乘,梵名 Vajra-yāna,意为金刚不...

修法前应当先修忏悔

《占察善恶业报经》里面说: 「应知善男子!」应该知道...

做月下老人是助人堕生死欲坑

你很喜欢做月下老人?喜欢做月下老人,这完全是凡情,...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现在很多人认为诚实就是吃亏。其实,一个人如果失去了...

圣严法师:空性与孤独

心与物质真实存在吗?如果仔细去分析它们,我们就会发...

做自利利他的佛弟子

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开始转向精...

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

佛教弟子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利他谓之修福...

不明经意是否能诵经

问: 请问,我想每天诵念一部经:《普贤行愿品》或《...

宏海法师:安士全书

(第一讲) 好,各位同修,我们一起先合掌。 南无本师...

在家佛弟子该如何修行诵哪些经

问: 在家佛弟子该如何修行?早晚课该诵哪些经?时间...

大乘生命缘起正见的两个重点

复有十二支缘起,是名分别爱非爱缘起。以于善趣恶趣,...

昌臻法师《净土法门是末法众生的对症良药》

佛所说的一切法门,都能了生死,证菩提,法法平等,无...

善用时间十诀

(一)事先要有安排 每天应做的事,应有事先的计划,否...